“中庸之道”的经济考量

时间:2022-05-18 09:30:03

“中庸之道”的经济考量

【摘要】中国传统的儒家“中庸之道”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观念,都为规范社会秩序而提出,在经济发展的角度可以将之视为经济思想。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庸之道”少有体现,更多的是为一己私欲各走极端,而造成诸多问题。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更多的体现中庸思想,使更多的人认同其作为道德要求和经济准则,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庸之道;经济思想;道德;发展

1.何为儒家“中庸之道”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由孟子、荀子继承,在汉代以后同国家权力相结合,被赋予了国教的地位,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

关于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doctrine of the mean),中庸的思想制驭着作为一个复杂整体的儒家思想。关于“中庸”通常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二是“中正,平和”。指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预焉”。

“中庸”的内涵也解释了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关于生产的经济思想主张,即:不完全否定人欲望的存在,承认生产财货的合理性。由于财货的生产有赖于农业,因此贯彻重农的思想,重视自然法则。但是应对人的经济欲望加以限制,以不至给精神生活带来障碍。

2.“中庸之道”是不是经济思想

桑田幸三总结了孔子的性别分工论:为了发挥和适合他或者她性别特征,并且依据这种性别分工是最理想的状态。按照这种理论,具有丰富情操的君子与淑女相结合,用矩之道(以身作责,推己及人)来规范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健全的家庭,并以“家”为基层单位,建立由新兴知识阶级“士”来领导的,立足社会道德主义的国家。这可能是孔子所要构筑的理想社会的蓝图。

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也有关于“矩之道”的表述,即“在恰当的时候就恰当的事物而言,对恰当的人,基于恰当的动机,以恰当的方式感受到情感,才可以称之为适度或最佳,这正是美德的特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也就是使人们怀有以同情感受他人幸福的“仁爱”和以同情对别人受难感同身受的“正义”的道德情操。有仁爱和正义道德情操的人构筑有序的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作为社会生活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说“中庸之道”为经济思想也未必言过其实。

3.当前社会与“中庸之道”的背离

我国当前的稳定和发展的社会形势,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但并不是说不存在问题。尤其,在金钱至上,教育、医疗高费用,物价、房价高水平等社会现实下,要求人们大怀仁爱、正义之心,来稳定社会,是有难度的。有报告称我国七成人不相信陌生人,总体信任已经跌破底线。这种信任危机的出现,无疑成了背离“中庸之道”的严酷写照。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人专注于现实的经济利益、有形的物质财富,那么背离“中庸之道”,走上了逐利的极端也是顺理成章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跑单帮,狗苟蝇营只为钱。在一切向钱看的现实形势下,为自身利益而伤害他人的情感或财物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仁爱、正义根本无从谈起。

从前举手之劳的事情,现在变得极其复杂,因为极有可能染上大麻烦。当善意救助反而使得自己倾家荡产的闹剧一再上演,一再刺痛民众心灵的时候,社会可能真的要永远告别同情和正义了。独生子女的增多使亲戚关系的形成越来越难,商品经济的复杂性加剧了信任的难度使朋友关系越来越少,那么可以说金钱使人越来越偏离生而为人最本质的方向。在一个冷漠互不信任的社会里,显然达成交易要增加很多交易成本,给社会效率带来很大损失。

4.“中庸之道”和幸福的关系

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反观现在物质财富很大丰富的人,收入大增,获得极大物质效用,但是幸福吗?商人等得百万不满足,千万不满足,财富以亿计,这么多钱,就得到幸福了吗?如果缺失了作为人主要特征的情感,可能幸福也无从谈起。即便衣食足用,同能吃饱肚子的动物又能强多少。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经济学在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时代被称为“家政学”,此后长期成为伦理学的一部分,直到近代前期才逐渐演变成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可以说经济学出自伦理学。两门学科都探究人类追求的最终目的――幸福。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它幸福“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

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

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得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道德的经济含义是寻求自己的利益也尊重别人的利益,即经济中的中庸之道。正如张维迎所说,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通过给别人带来幸福而使自己幸福最符合伦理。因此在市场经济构建中,法律、制度、道德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根基却在道德。

5.合意的道德从何而来

作为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约定俗成人们潜意识共同接受和认可的准则与规范。它不像法律以国家立法制定强制执行,更不像制度可以由上层建筑设计并自上而下得以实施,所以道德更是无形,无法加以控制的东西。这就产生了,道德如何构建的问题。如果简单说何种行为表现出好的道德规范,加以宣扬,要求人们跟从,却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或无利害冲突,对人而言则不会产生任何激励,也就不会有什么积极效果。因此应该在可控的法律和制度层面下功夫。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设计应体现正确的道德观念,应能产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激励,使人在法律的遵守和制度的服从中形成合意的道德观念。我们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符合恰当道德要求的经济思想,因此,如能在法律和制度上有所体现,且能对人们产生适当的激励,显然有益于提高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效果。

孔子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以“中庸之道”为“德”,为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谐、发展、幸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吧。

参考文献

[1]《中庸》、《论语》[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候家驹.中国经济史(上、下)[M].新星出版社,2008.

[3][日]桑田幸三,著.沈佩林等译.中国经济思想史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世纪出版集团,2008.

作者简介:

孔波涛(1978-),男,山东曲阜人,硕士,现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理论经济学。

李慧(1980―),女,回族,宁夏吴忠人,法学硕士,现供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一篇:显失公平的法律效果探析――兼评合同撤销权的... 下一篇: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