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媒体融合

时间:2022-05-18 08:33:46

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媒体融合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切实运用科学理论思维,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理论思维 媒体融合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媒体融合发展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在我国网络社会初步生成。互联网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时代变化,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无限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适应变化、追赶时代、引领潮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媒体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环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就难以深化改革,就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理论思维,在指导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我以为,具体表现为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

一、运用战略思维,把握融合发展大局

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运用战略思维,要求我们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现实前瞻长远,从局部把握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急功近利、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媒体融合,从思想观念来看,核心在于加深对传媒发展趋势的认知,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更是一次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体人应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之策。应下决心破除影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阻碍,让融合发展成为媒体人的思想自觉。随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不少挑战。纸媒发行、广告连续下滑,不少都市类媒体收入“断崖式”下跌。广播电视受众日渐分流,广告收入也在下降。在现实压力下,一些媒体人才流失加剧。面对这种新情况,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传统主流媒体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因此,媒体人应从战略思维高度,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自我更新,以新的姿态迎接新媒体、拥抱新媒体,坚定不移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运用战略思维,体现在制定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时,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努力方向。从战略思维高度,明确媒体融合发展的追求目标。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的价值再造过程,也是新的传播关系的重建过程。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

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具体方针,从长远利益着眼衡量工作举措。实践证明,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成功的媒体,在管理运营中,始终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理念和思路,并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紧紧围绕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始终把握工作重心和总基调: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媒体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

二、运用辩证思维,抓住融合发展重点

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特别是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事物发展的结果总是具有多种可能性。应以矛盾规律把握现实、解决问题,既敏锐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注意矛盾的复杂性,避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简单化、片面性。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学会“弹钢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媒体融合发展中,突破媒体深度融合的难点: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分层级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平台,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抓好“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个重要支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正确处理和把握几个矛盾关系。一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避免唯新媒体论。既重视新媒体建设,也重视传统媒体发展。二是技术支撑与内容建设的关系。既重视技术支撑,也重视内容建设。媒体融合发展,从长远来看,建立新闻网站、数字报、手机报、移动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等是需要的,但从根本上讲,内容建设、新闻质量,才是立足之本。坚持运用新媒体延伸工作手臂、拓展传播渠道,同时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进程中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传播渠道与传播规律的关系。新媒体种类繁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重视渠道建设,也尊重传播规律。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任何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都适合新媒体。媒体融合需要畅通的渠道,否则就不可能有顺利的融合。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人才、资金、服务对象等因素。四是平台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媒体融合需要搭建新平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出深刻的调整和完善。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重视平台建设,也重视体制改革。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是重点,涉及到新闻采编流程再造、转变用人C制、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等。只有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推动形成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运用创新思维,激活融合发展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贯穿整个发展之中。创新发展,辩证否定,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事物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中,其基本方向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创新发展遵循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突变,又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新的渐进到新的突变,以至无穷。当前,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融合传播技术广泛应用,融合发展正成为引领新闻传播创新的强劲引擎。

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与时俱进、知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在立足客观实际、考察事物既有联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敢于突破陈规,锐意创新创造。创新思维的本质要求,就是打破迷信经验、本本和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进展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实际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应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树立创新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创新步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遵循客观规律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行动,不会得到应有的、合乎规律的效果。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对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适应自然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破除不符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人们思想和行动更符合客观规律。

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正确运用规律,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创新发展的保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强调人的认识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人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目的是为了适应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更好地改造世界。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创造性改造世界。人的这种特有的能动的因素和能力,起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应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预判,预见可能风险,主动化解问题和矛盾,从而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生机,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科学预见性,避免风险、降低损失。反之,高枕无忧、按部就班,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茫然无措,最终丧失机遇。

实践是发展的动力,创造性实践是突破式发展的推动力量。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一定是在创新实践中体现。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更离不开实践。实践,尤其是人们的创造性实践,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创新发展的成果,需要在创造性实践中取得,甚至需要多次反复实践,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再发展、再突破。只有顺应时展趋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内容产品、生产方式、传播手段、服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才能在剧烈变化的传媒格局中寻找到生存和发展空间。

总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理论思维,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上一篇:轻拾“意外”,收获精彩 下一篇:舆情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