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停方配伍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2-05-18 01:22:16

泻停方配伍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泻停方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儿科门诊及住院小儿腹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人。治疗组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思密达联合泻停方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单纯给予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健康恢复情况,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35人中,显效者21人,有效者12人,无效者2人,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人中,显效者10人,有效者15人,无效者10人,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泻停方;思密达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7-0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其临床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的改变,常伴有呕吐、腹痛、发热,并可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节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2岁,按临床习惯该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2],由于小儿自身免疫力低下和调节功能差,发生腹泻时更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需及时治疗。本研究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应用泻停方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70名患儿,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儿科门诊及住院小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年龄6个月---3岁,所有就诊患者均在72内发病。临床表现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7-16次/d不等,入院行大便常规检查,镜下可见较多脂肪球,无红细胞,大便培养示无致病菌生长,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肠炎,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实际病情给予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使用思密达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泻停汤,该制剂组方如下:党参10g,白术15g,茯苓20g,薏苡仁15g,藿香18g,川贝母15g,对照组仅为单纯服用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患儿用药48小时后,腹泻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组35人中,显效者21人,有效者12人,无效者2人,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人中,显效者10人,有效者15人,无效者10人,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同时还伴有呕吐、腹痛、血便、黏液便等症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因此阶段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机体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若药物、病菌、饮食等因素影响肠道菌群失调,致使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大便增多及性状的变化[4]。腹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是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小儿腹泻的特点与中医的“泄泻”较为相近,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腹泻的致病原因为外感六淫,部分小儿体质不足,调护失宜,脾胃虚弱,即可导致腹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古人云:“湿胜则濡泻”说明湿可引起泄泻。饮食所伤或饮食过暴、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或误食腐馊不洁,食伤脾肠胃,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致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腹泻[5]其根本病机在于湿邪困脾及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浊气不降,则可出现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异常,表现为泄泻。因此健脾化湿为其基本治则。泻停方是由我院自制中药方剂,方中党参性平,味甘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是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燥湿利水,化痰,止汗,是为臣药;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是为佐药;藿香、川贝母化脾醒湿,辟秽和中,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健脾化湿之功效。本方经医院中药房汤煎并密炼成丸,味甜易于患儿服用。

综上所述,泻停方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且服用简便,无严重不良反应,增加疗效,适合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桂芝.小儿腹泻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0);119-120

[2] 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4.

[3] 李双新.药物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4,19(1):33.

[4] 雷巧容,肖成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4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40-41.

[5] 向群华.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探析[J].中医中药,2013,4(11):303-304.

上一篇:天麻钩藤饮合桂枝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 下一篇:刺针关元联合中药下腹部热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