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交通环境改善对攀枝花旅游业的影响

时间:2022-05-18 12:19:37

“十二五”期间交通环境改善对攀枝花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是游客到旅游目的地完成旅游的必备条件,在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者存在着交叉融合、共生共荣、上下产业链、外部性和支撑辐射的五大关系。

一、目前攀枝花市交通现状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攀枝花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物流和人流运量都较大;攀枝花又深居四川西南内陆边陲,远离我国中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甚至也远离四川省会成都,对外运输距离较长,目前对外远距离联系起大作用的仍然只有成昆铁路一条,对外联系非常不便。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385.186公里、水运通航里程368.4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44.72公里,一个以市区为中心、干支相连、水陆空兼备、所有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城乡互通一体化的区域公路交通路网已初步形成,交通闭塞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但交通仍然是制约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铁路运力不足,制约中远距离旅游发展。目前攀枝花旅游业已经从短暂的起步阶段进到快速的发展阶段,交通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旅游发展,制约了攀枝花游客进出攀枝花,作为非常有特色的冬季度假入境旅游开展起来也较难,作为最安全、方便、经济的铁路运力亟待加快发展。

2 公路网不发达、低密度、路况差严重影响到旅游出行的质量。公路网的发达程度和公路路况是直接制约一个城市旅游业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攀枝花与两个最近的省会城市成都、昆明的高速公路均未正式开通,对外只有攀西、攀田高速公路通车,108国道公路贯通全境但是路况较差;市域公路交通网络由于攀枝花特殊的地形和城市布局,城市公路主干道沿金沙江两岸分布,使得公路网单调、密度低,城区道路线形曲折,弯多路窄,纵坡较大,路网中许多路线功能杂乱,断头路较多,回路不够非常容易堵车,减慢了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平稳度,降低了旅游出行的舒适度。

3 景区可进入性差。首先旅游交通规划建设中,交通、旅游部门各自为政,旅游道路建设的主体不明确,相互推诿使旅游区道路建设的投入很少,严重地制约了旅游交通发展。其次是旅游景区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低,比如,以生态为主的四A级景区一格萨拉,从渔门镇上去只有一条简单的较窄双车道硬化水泥路面,公路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景点虽然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由于公路交通的通达度不够,降低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再次,旅游专线经营范围太少,攀枝花市的景点较多,但较分散,现阶段只开通了到格萨拉、阿暑达景点的专线,其他景点游客要去,除了自驾车或包车出游外,无法从市区直达景点,如到红格温泉景区的游客从市区乘车只能到红格镇,到温泉去就只能再乘私人经营的“火三轮”摩托车或自己开车去,非常不方便和安全。

4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低下,影响城市旅游形象。在2005年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后,来攀的外地旅客越来越多,虽然旅游交通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攀枝花市公交旅游车辆的车况已大为改善,但服务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市区公共交通站点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站距不合理,站名与到达地点不吻合等现象;交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市区公交车服务人员平时不用普通话报站现象很普遍,郊县车辆实行承包制,服务不规范很容易与乘客发生口角,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长途车还普遍存在着经常不能准时客运的现象;交通部门管理水平较低,当前交通部门的数字化管理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旅游者及时、有序的出游活动,交通服务问题使游客无法感受到旅游的愉悦,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损害了旅游运营商和目的地及城市的形象。

二、“十二五”期间攀枝花交通建设规划

“十二五”是攀枝花交通运输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关键期,是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成长期。

1 公路规划:攀枝花2015年间将形成内环线和外环线两条环形线路。内环线:滨江大道-机场路-炳仁大道-渡仁西线;外环线(由高速公路路网构成):丽攀高速-京昆高速-西区仁和快速通道。

2 铁路规划:成昆复线建设,将在现在金江车站江对面建设新金江站(主要始发成都、昆明方向列车)。昭攀丽铁路将结束仁和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将在仁和区建设攀枝花西站(补充新金江站,主要始发丽江、贵阳方向列车)。

3 “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如下:(1)高速公路进出攀大通道建设:全面建成西向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开工建设攀枝花过境高速公路,加快推进东向攀枝花-宜宾沿江高速公路,形成对外高速公路“一纵一横”的十字型路网,新增高速公路出口2个;同时,抓紧开展攀枝花一大理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西北向攀(枝花)丽(江)和西(昌)香(格里拉)高速公路连接线的研究工作,构建以攀枝花为中心,辐射川西南、滇西北,连接西昌、昆明、宜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城市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

(2)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区域路网,初步形成“五纵四横”骨架路网,加快城市过境通道的研究和建设,逐步使干线公路绕避城区和较大的城镇。加快市域内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化建设,完善市域路网与高速公路的有效衔接。加快既有S214线、S216线、S310线、G108线等干线公路的改造升级,提高现有国省道的通行能力、服务能力和抗灾害能力。新建S310红格复线,实施环湖路改造、盐米路改造,提高原有进出口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场站和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3)农村公路建设:在现有乡乡通、村村通公路基础上,实现有条件的乡与乡之间、乡与村之间通水泥路(油路),有条件村与村之间通水泥路(油路),并同步提高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抗灾害能力,更好承担交通运输辐射功能。

(4)运输方式建设: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努力转变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加快建立统筹协调、衔接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建设1个运输协调信息服务中心,5个公路客运枢纽,6个公路货运枢纽,2个公交枢纽站。通过这些站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公路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攀枝花客运快速化,物流标准化,运输全面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等。

三、“十二五”期间攀枝花交通环境改善对攀枝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 交通环境改善将改变攀枝花旅游市场结构。交通运输是实现旅游者空间位置移动的必备条件。旅游流的流动形式,旅游流的空间扩展范围是与交通工具的先进程度紧密关联的。到2015年,随着攀枝花“五纵四横”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与周边地区

的进出口通道达到14个,交通枢纽的纽带和集散作用得到初步体现;配合城市过境快速通道,基本实现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级配合理、规模适当的现代公路运输枢纽客货站场系统构建完成,初步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桥梁;市域内建成半小时城市经济圈和一小时县域经济圈,与周边县域形成两小时经济合作圈,与邻近大城市形成三小时经济协作圈,初步打造起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经济环保、保障有力的交通体系。攀枝花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方式变得快捷、方便、舒适、多样化,攀枝花市周边大城市及国内主要大城市客源市场的游客就可以大量吸引进来,彻底改变过去攀枝花为旅游客源输出大市的形象,形成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的合理市场结构。

2 交通环境改善将促进攀枝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规模的发展是建立在旅游需求基础上的,没有需求旅游业就无发展的根基。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深刻影响旅游目的地内外部旅游流浪潮的兴起,表现在一是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带动旅游流规模的迅速扩张,如青藏铁路通车实现旅游与全国旅游大市场的对接,促使国内进藏游客人数大增;二是城际之间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高等交通设施建设带来的同城化效应推动城市群之间旅游者的大规模流动及旅游资源的整合;三是一些偏远城市地处僻远、交通不便,通过高等级交通设施建设,缩短与目标客源市场的时间距离,降低游客的时间成本,能迅速刺激游客需求引动旅游客流。同时城区交通体系完善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舒适,本地旅游市场需求也会更加旺盛,旅游流的规模呈几何倍数递增。四是交通可达性增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旅游目的地交通运输条件越好、可达性越强,旅游团队产品组织与旅游物资运输成本就更低、更加便利,旅游人才流、旅游信息流等旅游要素集聚就更多,也能集聚更多的旅游企业。五是更能实现旅游要素的有机耦合。交通运输是实现旅游产品组织和跨区域旅游流形成的基础条件,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旅游日程的安排,借助于交通设施通过旅游线路的科学组织与安排可以实现旅游者与产业要素(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的有机耦合。旅游者的旅游比(游览时间与旅行时间的比例)趋于合理,“尺缩钟慢”的效应显现,节省旅游者大量的旅行时间,旅游流诸要素结合得更为紧密,游客感知旅游质量更好。随着交通环境改善,旅游需求的大增,旅游质量提高,攀枝花的旅游业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3 区域交通体系形成加快攀枝花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在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由于主要交通廊道所具有的主导性的快速通行功能与交通运输效率,旅游客流、旅游物资流、旅游技术流、旅游信息流等旅游流要素必然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的廊道型交通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和“圈”。旅游企业组织旅游路线一般聚集于交通廊道的旅游资源地、交通集散地,以节约运输成本,形成旅游投资集聚带,带来大量的旅游物资流与旅游人才流,进而使得区域间主要交通廊道由旅游流主要流动廊道逐步转变为交通旅游集聚带。随着成攀、攀昆、攀宜沿江高速公路、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丽(江)和西(昌)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等的建设完成,形成以攀枝花为中心,辐射川西南、滇西北,连接西昌、昆明、宜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城市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攀枝花作为进入泸沽湖、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最佳过境地地位彰显,攀枝花成为川西南、滇西北区域通枢纽城市确立,其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的区域旅游就真正实现。

4 交通环境改善将促进攀枝花旅游产品形象的升级。攀枝花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多样,除了阳光资源特色突出外,整体级别也不是很高,旅游业的发展程度也较低。对外交通的改善是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大大缩短攀枝花与全国各地的时间距离,增强攀枝花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旅游互动,尤其是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确立,将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作为过境地攀枝花旅游可以得以借势发展,在发展初级观光旅游时,主要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旅游;同时城市内部交通的完善等本身就是城市魅力品质的体现,随着攀枝花川西南和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确立,城市品质的提升可大力发展城市旅游等,从而促进旅游品质形象的提升。

旅游与交通是我国现阶段迅速发展的两大产业,交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攀枝花的对外大通道在未来三至五年时间里将会有极大的改变,制约攀枝花发展的交通瓶颈将根本打破,交通的改善必将为攀枝花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带来腾飞的动力。

上一篇:将贵港港打造成为西江航运第一枢纽的思考 下一篇:铁矿石贸易定价的博弈分析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