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氧化铅锌矿资源及利用现状

时间:2022-05-18 11:05:32

西北地区氧化铅锌矿资源及利用现状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11031-2)

摘要:本文针对西北地区氧化铅锌矿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最终确定了具有开发价值及潜力的陕西楠木树氧化铅锌矿作为科研对象。

关键词:西北地区;氧化铅锌矿;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O611.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我国是一个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已探明的铅锌矿产地600多处,探明储量约9000多万吨,在已探明的储量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氧化铅锌矿。

以区域矿业发展看,西北地区铅锌矿资源丰富,但工作程度低,随着东部矿产资源的枯竭,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铅锌矿资源基地重心西移,区内氧化铅锌资源的勘查开发将得到大的发展,资源优势将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

2 西北地区氧化铅锌矿资源及利用现状

西北地区已探明氧化铅锌矿资源非常丰富,其特点是储量大、品位高、储量集中、埋藏浅、大部分易于开采等。但同时,由于铅锌矿物的氧化程度深,嵌布粒度细,风化和泥化严重,多金属共存等特点,给选矿工艺带来了极大困难。早在80~90年代,对于氧化程度不太高的铅锌矿,基本上按原生矿的工艺进行加工处理,其中氧化部分大都丢弃在尾矿中,对氧化率高的铅锌矿,由于没有成熟的选矿工艺和有效的选矿药剂,选矿指标不理想,至今未能得到开发利用。为了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氧化铅锌矿资源,根据以上情况,对西北地区的重点氧化铅锌矿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

2.1陕西凤县铅硐山氧化铅锌矿

2.1.1企业概况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是由原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陕西省投资公司和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合资建设的中型采选联合企业。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也是陕西最大的铅锌采选企业,项目于1997年建成投产。企业主要从事铅锌矿石采选、井巷工程施工、机械加工、汽车运输、铅冶炼的生产经营工作。目前采选能力已达到1300t/d,年产铅金属2.5万吨,粗铅8000吨。

2.1.2资源概况及利用情况

该矿区最初探明氧化铅锌矿的矿石储量在200万吨以上,而且品位高(10%~30%)。由于当时氧化铅锌矿选矿技术不成熟,导致该矿区氧化铅锌矿一直未得到开发利用。该矿区的氧化铅锌矿资源因当地管理不严,私人乱采现象非常严重。特别在2007年之前,铅锌矿价格很高,私人将一部分高品位氧化铅锌矿偷采之后不经选矿直接卖给化工厂或冶炼厂。由于当时开采技术不够完善,在开采原生矿的同时在氧化铅锌矿的下部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致使大量的氧化铅锌矿无法开发利用,目前能够开采利用的氧化铅锌矿资源量仅为6万吨左右。

2.2陕西省南郑县楠木树氧化铅锌矿

2.2.1企业概况

南郑县楠木树铅锌矿采矿权人为汉中市天鸿基矿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汉中市天鸿基矿业有限公司是以国有资产运营及产权管理和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为一体的企业。是由陕西有色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及陕西银母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单位共同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从事铅锌采、选的国有中型矿山企业。

2.2.2资源概况

南郑县楠木树铅锌矿矿区位于陕西省南郑县县城155°方位、直线距离62公里处,隶属陕西省南郑县福成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7°18′25″--107°20′15″, 北纬32°31′01″--32°32′00″,面积约2.4010平方公里。矿区北侧有白玉—前进乡级公路通过,有约5公里的简易公路与矿区相接。沿白玉—前进乡级公路,可达南(郑县)—(江县)省级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矿山拥有铅锌矿石量584.22万吨,锌金属量21.29万吨,铅金属量3.07万吨。其中氧化锌矿、氧化铅锌矿石量197.81万吨,铅金属量955吨,锌金属量8.63万吨;混合铅锌矿石量386.42万吨,铅金属量2.97万吨,锌金属量12.66万吨。

2.2.3资源利用情况

矿山建设规模30万吨/年。2009年开始项目建设,目前已经竣工进入试生产阶段。因矿石品位不稳定,日处理矿石量600-1000吨,处理量不均衡。另外由于氧化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不理想,自2012年3月份以来,仅回采利用1030、990两个中段的混合矿,氧化矿浮选流程暂未利用。

本矿床氧化矿石属硅化白云质大理岩和结晶白云岩或白云质大理岩。目的矿物氧化锌以菱锌矿的形式存在,经矿石性质研究及浮选条件试验,得到了锌回收率69.97%,锌精矿含Zn30.79%,锌精矿含银18.34克/吨的技术指标。矿山选矿工艺流程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破碎粒度-12mm)—一段闭路磨矿(磨矿细度-200目占65%)—铅锌优先浮选工艺(先选铅—再选硫化锌—最后选氧化锌)。

从生产指标看,原矿品位铅0.12%、锌0.64%,原矿氧化率7%-27%,个别班次氧化率达40%以上;选矿回收率铅50%、锌85%;尾矿含铅0.04%、锌0.11%。氧化矿对整体选矿回收率有一定影响。

2.3青海省杂多县东摸扎抓氧化铅锌矿

2.3.1资源概况

青海省杂多县东摸扎抓氧化铅锌矿矿区,位于西宁市市区西南方向,与的巴青县交界,交通十分不便。根据青海省地调院地质详查报告得知,该矿区氧化铅锌矿远景储量(金属吨)近100万吨。氧化铅锌矿的品位较低,铅加锌的品位仅为2%左右。

该矿石属于氧化铅锌矿石,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是菱锌矿和闪锌矿,杂质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和雌黄铁矿等,方铅矿含量甚微。矿石矿物形态大小不一,呈粒状结构,星散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脉石矿物成分单一,主要是白云石,其次有很少的石英脉,呈粉晶、细晶结构,块状构造。受构造应力作用,有些白云岩发生破碎,呈碎裂结构。矿化作用发生于粉—细晶白云岩中。

闪锌矿一般呈不规则的粒状产出,分布不甚均匀,呈星散状,局部呈浸染状分布。菱锌矿呈不规则粒状、钟乳状,少数呈半自形菱面体状。分布不均匀,呈星散状,局部呈浸染状、细脉状分布。菱锌矿是闪锌矿的氧化产物,多分布于闪锌矿的表面,呈土状、钟乳状分布,闪锌矿包裹于其中。闪锌矿和菱锌矿多呈星散状、局部浸染状分布于白云质碳酸盐围岩中。早期二者分布于铅锌矿床的氧化带中,后由于碳酸盐的沉积,锌的分解产物被碳酸盐交代后形成菱锌矿,并包裹了闪锌矿,在矿石中多是闪锌矿与菱锌矿呈同一颗粒产出,呈星散状、浸染状散布于碳酸盐围岩中。菱锌矿与脉石矿物有三种嵌布关系:一种是菱锌矿极细小的粒状,一般都小于0.048mm或小于0.02mm,呈微粒状、圆粒状散布于围岩中;第二种是菱锌矿呈很细的网脉状分布于部分白云晶体周围,脉宽小于0.048mm;第三种使菱锌矿呈微粒状,一般小于0.048mm,呈浸染状分布于围岩中。方铅矿在矿石中含量极少,且较细小,呈它形粒状,大约在0.3mm左右。

2.3.2资源利用情况

根据矿石化学检测分析及物质成分研究结果,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是菱锌矿和闪锌矿,铅、锌品位较低,而且多呈氧化型铅锌矿物,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属于难选氧化铅锌矿。2008年青海省地调院委托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进行了该矿的选矿流程试验。在选矿试验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药剂方案对比试验,药剂全流程对比试验,粗精矿再磨试验,粗精矿再磨全流程试验,粗精矿再磨精选药剂试验,全流程开路试验等。最终采用两次粗选、一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后六次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铅锌混合精矿产品,精矿品位Zn33.08%、Pb4.42%,锌回收率69.11%,铅回收率63.04%,圆满完成了该矿石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工作。

上一篇:设计仿生学请学习自然 下一篇: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