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治疗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18 10:46:01

克林霉素治疗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对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组)37例,对照组(使用头孢三嗪治疗组)37例,给药治疗5天时统计自觉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的病例数,并分别于用药后第5天和第10天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复查,观察各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5天时,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宫颈分泌物取样检查结果显示,给药治疗5天后观察组PCR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有24例,治愈率为64.9%,对照组中检查结果呈阴性的患者有15例,治愈率为4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克林霉素 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 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19-02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者可造成不孕、异位妊娠,炎症反复发作还会引发败血症、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严重影响了患病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同时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近些年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此类疾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本文就克林霉素对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未形成脓肿,不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即可,入院时宫颈分泌物取样涂片培养进行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观察组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2.0±6.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7~37岁,平均年龄(31.7±5.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克林霉素0.6g溶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天。

1.2.2 对照组 采用头孢三嗪(菌必治)1g溶于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天。

1.2.3 治疗时间 克林霉素与头孢三嗪均为抗生素类药品,使用时应加以注意,因此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确定。实现合理用药。

1.2.4 治疗效果

患者给药期间,每天定时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如:下腹疼痛、腰骶部不适、恶心呕吐[1]、膀胱刺激征、下附感[2]等),监测患者体温,并详细记录。

用药后第5天对患者宫颈分泌物取样涂片培养进行PCR检测[1],检查结果为“阴性”视为治愈,并停止对其用药。其余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继续用药至第10天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1.3.1 自觉症状及体温检测结果统计:于用药后第5天分别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觉症状消失且体温恢复正常的患者数(n5天)。

1.3.2 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PCR检测结果统计:记录用药后第5天治愈患者数(n1),用药后第10天新增治愈患者数(n2),n1与n2的和为治愈样本数。

1.3.3 以上两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算X2值,P

2 结果

2.1 自觉症状及体温检测结果统计

观察组(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组):静脉给药5天后,37位患者中29位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无其它不适感觉,体温恢复正常。对照组(使用头孢三嗪治疗组):静脉给药5天后,37位患者中有17位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消失,无其它不适感觉,体温恢复正常。

结果统计:给药治疗5天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PCR检测结果统计

观察组(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组)与对照组(使用头孢三嗪治疗组)两组治疗10天后治疗效果比较情况见下表: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统计表

结果统计:给药治疗至第5天时,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治疗至第10天时,观察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病因[3]:

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但对患病妇女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 ,还会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传染给家人。了解其发病因素、增强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生理结构很特殊,淋球菌等病菌很容易通过阴道口侵入生殖系统内部,进而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和腹腔,引起各种盆腔腹腔炎症。特别是已婚生育过的妇女,阴道开口较大,更容易侵入病菌。此外急性淋菌性盆腔腹膜炎的患者多为20~40岁的女性,不洁、初次年龄偏小、多个或患有传播性疾病等都会增加患病几率。

3.2 克林霉素的应用价值[4]

克林霉素为抗菌谱较窄但抗菌活性很强,对厌氧菌及敏感阳性球菌有极强的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它口服吸收快,在消化道内吸收时肠道内的食物对其影响不大,可做成口服剂型方便使用。也可制成注射剂,用药前不用做试敏,使用方便。因此应该重视克林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2009年克林霉素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使用时应重视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必要的防范及抢救措施,使其真正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 陈新萍,梁绮霞,李敏,急性淋菌性盆腔炎38例临床分析 [J],解剖与临床,2003,8(4):240―241.

[2]郭华,冷冠群,后穹窿穿刺置管引流药物介入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疗效观察 [J],淮海医药,2009,27(3):233.

[3]王艳萍,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因素与诊断要点,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J],2010,18(32):3.

[4]李新,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天津药学 [J],2007,19(6):27-30.

上一篇: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26... 下一篇: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