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全球公海

时间:2022-05-18 10:28:53

“谁能有一天测透这深渊的最深处呢?”

在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跟随脾气古怪的尼摩船长在海底旅行的阿龙纳斯博士有此一问。

蛰居海底的尼摩船长用贝壳类的足丝织成衣料,染上从地中海海兔中提取的紫色;用最柔软的大叶海藻做床,用鲸鱼的触须做笔,用墨鱼或者乌贼分泌的汁液做墨。

在深海航行的“诺第留斯”号利用海底煤坑里的煤炭发电,它没有会被风浪损坏的缆索,没有会被风撕裂的帆,不会发生火灾,不用担心燃料耗尽,它在水下独来独往,独享海洋的静谧和安全。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蛰居海底,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看到海藻做成的窗帘随波浪律动;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在海底平原上漫步,会有色彩斑斓的箭鱼、鲱鱼在身边穿梭;

2050年,像尼摩船长一样摸清广袤海洋的脾气,环游大洋,去打捞沉船的财宝,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

是异想天开吗?未必。

2050年,中国将开启“大海洋”时代。

“中国海”与“世界海”

中国科学院的《2050年中国海洋能力发展路线图》,将“海洋能力拓展计划”作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提出:2020年前,逐步拓展到全部领海和专属经济区;2030年前后,逐步拓展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2050年前后,拓展到全球公海。

占陆域国土不到30%的沿海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着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吸引着80%以上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90%以上的出口产品。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9%。未来,蓝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原所长相建海在接受《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另外,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21世纪国际争夺区域资源的重要领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就开始在太平洋东北部地区的国际海底区域圈地,谋求对世界海底资源的分配。

那时的“蓝色圈地运动”中,各国争夺的目标是锰结核,这科喊者黑色或者褐色的金属结核资源,小的像豌豆,大的像土豆,洋葱般层层包裹着,一颗颗排铺在静谧的海底,好像鹅卵石。

紧接着,深海油气、“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富钴结核、热液硫化物和极端环境下的深海生物基因资源,接连不断地进入海洋国家的视线中。

“国际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相建海说,“如果没有相当的海洋进入、认知、探测和开发能力做支撑,怎能保证海洋利益分析和决策时准确科学?”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各国海洋的划界问题日益突出。而划界的基础就是摸清“中国海”,获得近海海域的详细资料,做到了如指掌。“无论是海洋开发、海洋保护还是维护国家海权,我们都需要对近海海域情况了然于胸,”相建海认为,海洋能力拓展的首要目标就是服务国计民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三六条另外规定: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应该积极探索海洋的奥秘,为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作出贡献。”相建海说。

“海洋意味着权益、安全和财富,”他解释说,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广袤无垠的海洋还有太多神秘之处,而海洋进入能力、认知能力、探测能力和开发能力都有待提高,将海洋能力拓展到全球公海理所当然。

建立在这利,认识上,中国海洋能力拓展计划将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建设多维海洋实时观测与研究网络,主要包括天基对海观测、水下固定与机动观测、深海工作站、海洋浮标与潜标和海洋综合考察船。

二是建设海天陆一体化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海洋基础数据库、海洋环境与动力过程模型、动态仿真、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平台,逐步实现数字化。

三是提高海洋开发与利用能力,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管理、海洋航行安全、特定海区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预警。

预计2050年前后,中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三位,可建立近海动力环境生态一体化监测系统、全球海洋监测体系和数值预报系统,形成规模化深海资源开发装备体系,以持续有效地支撑中国的海洋强国地位。

移民海底世界

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向海洋要淡水和化学资源、要能源、要新生物资源、要空间,成为必然。

未来我们能从蓝色海洋中获得什么?

向海洋要淡水和化学资源。全世界共有近800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的淡水超过60亿立方米。海水中还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是钠、溴素、锂盐、镁盐等化工资源的来源,而铀、氘等微量元素是重要的国防资源。

向海洋要能源。深海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人类近中期探测开发的重点;而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都是海洋中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到2020年,中国计划在山东、海南、广东各建一座1000千瓦级岸式波浪能电站;在浙江舟山建设10千瓦级、100千瓦级和1000千瓦级的潮流电站;在西沙群岛和南海各建一座温差能电站。

向海洋要“新的生物资源”。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新增水产品近1000万吨才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显然,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生态型的养殖、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和近海渔业资源养护,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更重要的是,海洋中蕴藏了巨大的人类迄今知之甚少的生物基因资源。在热液喷口高温、高压、无光、有毒的环境下,为何会有生命存在?它们就像是另一个星球的生命。这种可能与生命起源相关的奇特现象,是目前国际深海研究最大的热点和焦点。知识提升经济,技术催生产业。一个基因足以形成一个产业。

向海洋要空间。人类专家预测,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届时有限的陆地空间已不能满足人类正常生活的需求。未来学家已经在勾画“上天”、“入地”、“下海”的新型城市蓝图。“比起建太空城市,海洋城市实现的可能性更大。”相建海说。

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怎么办?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尔伯特早为未来的“气候难民”想好了招:一座可以根据风向和气候在全球海面上到处漂移的智能人工生态岛“丽丽派德”,可供5万名流离失所的人居住。

目前已经建设的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机场,大多是为某种海洋开发服务的。浮在大型海底矿场上的海上城市,可供矿工居住、购物、游乐,也可用来就地加工矿石或作为装船外运的码头。

2050年,“大海洋”时代即将到来,向这蓝色世界的最深处、最远处进军,中国不可能缺席。

上一篇:跟着菠集捕捉阳光 下一篇:上海滩“新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