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时间:2022-05-18 09:04:55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承保政策,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是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的重要表现。

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共计实现承保金额285.7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赔款2437.2万美元,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约人民币405亿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实现承保金额26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7.7%;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0.8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我国同期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20.2%,比2009年全年水平上升1.6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9年未的8.2%提高到9.0%,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有力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今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对重点行业出口的覆盖水平在200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机电产品出131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3.4%;承保高新技术产品出IS166.9亿美元,同比增长469.5%;承保纺织品出171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0%;承保轻工产品出口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0.7%;承保农产品出N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7%;承保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70.3%;承保船舶出H7.0亿美元,同比增长3829.8倍。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先后试点推出或推广多个扶持国家重点行业的承保政策。其中,包括结合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需要分期制造、分期安装调试、分期付款的特点,推出了应收账款承保模式,满足了通讯等行业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帮助摩托车出口企业拓宽营销思路、转换结算方式,以改变摩托车出口行业存在的元序价格竞争现象;结合造船企业的运作模式特点和风险控制需求,制定专门的船舶融资方案和风险管理方案等。针对个别高科技企业、大型生产企业特殊的风险保障需求,中国信保设计了个性化的承保方案,如扩展承保其境外关联公司采购的信用风险、资信调查服务前移、参与企业前期合同谈判等。

加大对中小型出口企业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继续将中小型出口企业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对于贸易金额小、自有资金短缺、迫切需要风险保障的中小型出口企业来说,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可以用“救一急而活全盘”来概括。

通海高原是云南一家以蔬菜出口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蔬菜出口的特点是发货金额不高,但是批次多,基本天天都有货物发运,对企业的资金占压很大。2009年,通海高原先后向中国信保投保了100余笔出口业务,并通过保单获得银行融资100多万元人民币,较好地解决了库存原料加大形成流动资金缺口的问题;有了充裕的流动资金,该公司的年出口额从2008年的205万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近500万美元。此外,中国信保支付的50多万元人民币赔款,也使该公司因越南买家恶意拖欠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保证了营运资金的安全。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信保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借助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宣传渠道,推出多种覆盖广、费率低、操作简便的风险保障模式,受到中小型出口企业欢迎。一季度,我国新增中小型出口信用保险企业用户751家,中国信保承保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出口规模达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0%。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有效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承办机构的政策性职能,以积极承保政策引导出口企业健康发展,保持了较快业务发展势头。2010年是我国经济巩固回升势头的关键一年。中国信保将立足政策性定位,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外经贸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外贸“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中国洗盘全球汽车业格局 下一篇:探讨如何协调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