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奶赌局无人胜出

时间:2022-05-18 07:37:11

太子奶赌局无人胜出

赌桌上只有两方,按理说应该至少有一个胜出者。投行们饥不择食地要找个蒙牛的“替代者”,太子奶迫不及待地拉拢投行做大旗,结果在一个市场规则愈加规范的时代,双方都输得一败涂地。

4月14日,佳言债权人花旗银行清算逼宫,太子奶濒临破产。

李途纯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太子奶就这么倒了,并且无可救药,自己还含怨出局;英联、高盛、摩根三大投行也没有想到,自己看中的目标、光鲜的潜力股就这么弱不禁风地停摆了,反倒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以及纷扰不清的纠纷。

赌桌上只有两方,按理说应该至少有一个胜出者,但事实是双方都输得一败涂地。说到底,这桩婚姻一开始就是问题婚姻,投行们饥不择食地要找个蒙牛的“替代者”,太子奶也迫不及待地拉拢投行做大旗,他们都以为有了概念、感觉、愿景,市场最终还会买单。殊不知,在一个市场规则愈加规范的时代,这种有点想当然的做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为一个以发酵型乳酸菌产品起家的公司,太子奶的确创造了每年市场增长率超70%的奇迹。乳酸菌产业目前在全球的年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在日本、欧洲乳品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0%,北美约为30%,而中国发酵乳品只占市场的15%左右。

在投行们的眼里,太子奶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好的概念、好的财务收益,剩下的只需好好地包装,到香港或其他地方打包上市,第二个蒙牛奇迹就此诞生。

不管投行们心知肚明还是装糊涂,事实上他们看好的太子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质。太子奶虽然横空出世,但多年来都是一个产品品类包打天下,产品大多在二三线市场卖,形象老旧,最多只能称之为知名的二流品牌。

另外,这个“中国乳酸菌第一品牌”并没有表现出与之相称的清晰的战略规划。太子奶在赚到第一桶金后,就开始式的盲目多元化,业务涉及乳制品、食品、童装、日化用品、酿酒、旅游休闲、餐饮、零售、传媒、房地产等10多个领域,甚至一种名为“辣翻天”的调味品也被贴上了太子奶的标签――这在很多人看来充满投机,胸无大志。

太子奶还有被“人为拔高”的痕迹。1998年,太子奶号称以8888万元成为央视的标王,并最终赢得8亿元的“订单”,事后证明,其实际销售额为3000余万元;至2001年,其销售额为5000万元。

但投行们还是下注了,并且义无反顾。投行们赌的是大势,赌的是时间,太子奶有一个占据优势的行业地位,有一个貌似无限广阔的市场远景,还有一个比较有思想的企业决策者,他们需要的条件,已经足够了。

有了投行的下注,太子奶转而提出的口号是“进入世界500强,‘十年干到一千亿’”的宏大画饼,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有些雷人的目标。

不管外界怎么看待,太子奶本身应该是清楚自己的真实状况的,投行们的介入,本是给了太子奶一个纠错的机会。错就错在,他们以一种掩耳盗铃的姿态认为就此完成了“质的飞跃”,把那些本来是说给别人听的美好画饼当了真。

也就是说,太子奶的沙盘一直是不稳的,但这样的事实却一直不被人当回事,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迈向世界级企业的宏大布局”。期间,太子奶集团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黄冈和昆山新建了四个基地,号称斥资20亿元。事实上,食品行业是一个轻资产、重流动的行业,太子奶的销售额不过十多个亿,而资产总额达二三十亿元,这样的资产配置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

太子奶就这样活在一个伟大的“愿景”之下,也一直进行着击鼓传花式的游戏。但2005年之后,国内的乳业巨头们纷纷变“酸”,期间,蒙牛推出酸酸乳、伊利推出优酸乳、娃哈哈推出营养快线,再也没给太子奶任何机会。

中国的奶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比拼综合实力的时代,一个产品,可以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获得一定的成就。但要成为市场主导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很重要的一点是是否具备市场统治力。很显然,太子奶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欲速则不达,其结果是加速了自己的衰败。PE们也犯了个乌龙的错误。他们以为资本的力量可以随意玩转游戏规则,殊不知,市场早已不相信那些自欺欺人的“画饼”以及急于求成的投机主义。

E-mail:chinacbr@vip.省略

上一篇:英国房企分身避雷 下一篇:物业税只是头疼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