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5-18 07:16:54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

[摘要] 为适应我国目前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公司治理体系的积极作用,我国修订并实施了新的《公司法》。本文将就新《公司法》新增内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公司法》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而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主动适应新的市场发展要求,企业就必须规范改制,建立起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治理体系,并使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明确各自负担的责任。为此,新《公司法》新增和修订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股东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机制等内容,体现了我国在公司治理立法实践方面的逐步完善和成熟,满足了我国当前公司运作的现实要求。本文将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结构治理的作用展开如下论述:

一、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正确认识

1.新旧《公司法》就保护公司股东权益规定的对比

新《公司法》第20条是专门针对控制股东滥用其控制权损害债权人和中小股东权益而提供的保护措施。对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债权人和其他股东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可以直接对滥用控制权的股东提讼,要求其赔偿损失。而原《公司法》第1条虽然规定了公司法要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并没有对如何保护债权人、中小股东做出明确规定,没有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2.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质及特征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又称“刺破公司的而纱”(piercing the corporation' s veil)或“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orporation),即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救济措施。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公司是股东投资的工具,具有人格独立的特点。此外,公司人格还具有重要法律特征,即公司的独立责任和股东的有限责任,通俗地说,是指股东在出资设立公司后,公司与股东作为独立的主体,分别承担各自的责任,而股东对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不承担法律责任。

3.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作用

公司法人格否认,阻止了公司法人格的滥用,保护了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即突破公司的有限责任原则,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众利益直接负责。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在承认公司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对公司人格的否定,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法人制度价值目标的偏离或异化,弥补了公司有限责任对债权人保障不足的缺陷,是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创新。

4.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依据

(1)公司法人制度的创立是为了合法目的,而非为规避约定或法定义务。

(2)当公司被控制者操纵时,公司实际上已经沦为控制者的工具,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此时,揭开公司的面纱,否认名存实亡的公司人格,追究控制者的个人责任,即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又维护了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和法律给予公司独立人格的初衷。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认识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书中指出,“所谓公司法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织在董事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来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本质上并非一般的企业管理,而是指在公司法人资产的委托制下规范不同权利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2.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的所有者在投入资本建立公司后,大都会委托诚实的专业经营管理者来负责公司运营,但所有者在进行委托管理时,应该就经营管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和由于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成本及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权衡。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就需要采取法律、合同和酌情处置权等形式,构建出既有利于所有者对公司最终控制的机制,又能激发经营管理者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激励机制。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三、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

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同时具备。

1.主体要件

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主体要件包括公司法人格滥用者和因公司法人格被滥用受到损害,并有权提起适用该法理之诉的当事人。适用该法理,一方而要有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的控制股东;另一方面,只有因此而受到侵害的相对人,即公司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才有权提起适用该法理之诉。

2.行为要件

行为要件强调的是控制股东行使权利时超越正常界限,实施了如下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1)利用公司法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和契约义务之行为;(2)公司法人格形骸化之行为,公司与股东完全混同。这一要件将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具体情况加以归类,以便在实践中对滥用公司法人制度的行为进行准确判断。

3.结果要件

结果要件是指公司法人格利用者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实质损害。适用该法理时需特别强调:(1)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必须造成损害;(2)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与造成的损失之问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结果要件强调公司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因控制股东的滥用行为造成的损害,必须由该控制股东直接负责,方可获得补偿。

四、“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降低社会信用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当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谋取不正当利益时否认公司的法人格,让股东承担对债权人的法律责任,既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完善公司法人制度,又能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化。从法律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公司法人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公司管理而言,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推动了投资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更趋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司依法经营进行了规范,使过去经常出现的公司注册资本不足或资本被抽空,空壳经营;名为公司,实为自然人独资企业;利用设立公司的手段变更逃避债务;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股东以公司名义从事不法活动等经济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我国相关公司经营法律机制的健康发展。公司法人格独立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志,保证投资人在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投资,促使了经济飞速发展;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确保了当投资人在滥用公司人格,从事不正当经营活动谋取不当利益时,由国家权力顺利介入,赋予公司债权人特定权利,在不全面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即解散公司的前提下,追索违法股东的责任,从而以最小的成本重新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郭富青:公司人格否认:我国新《公司法》的创新与局限性.北大法律信息网

[2]黄丽萍:公司法人人格与法人人格否认[J].行政与法,2002(6)

[3]李宁:新《公司法》对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J].法治与经济,2006(4)

[4]刘德莉: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及其现实意义.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5]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上一篇:论市场经济下的高校体育产业 下一篇:论企业营销的法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