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程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5-18 06:13:15

化学新课程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化学新课程推广已经几年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新课程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存在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与教学的一次伟大革命,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学带来一些可喜的变化,诸如教师教色的转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的自主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等等。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和普遍,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现将笔者的几点建议归纳如下。

1要把学生实践和基础知识学习一把抓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实验,实验是化学的基石和生命。化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合成、用途等等都来自化学实验。新课程教材编排中注重了学生实验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多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课后又为学生安排了校外实践活动,家庭小实验等等,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结果造成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却没有得到巩固,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学校、家长都不满意。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实践和基础知识学习两手一起抓,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不放松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应统一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像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开放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广泛推广,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像过了时的衣服无人问津。一些教师忽视了新的教学方式的不可预测因素,不结合教学内容,盲目的生搬硬套,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混乱,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任务完不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谱写新的教学篇章。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中、差统筹兼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抛弃差距,盲目加大问题的难度,使本应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局限在少数或个别学生参与的范围内,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优、中、差统筹兼顾,使备课、授课、辅导和批改作业的整个过程都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兼顾差生,提高班级的整体知识水平。

4小组讨论应注重实效

新课程主张自主合作、开放、共同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有些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是小组讨论,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有些学生已经很明白的问题也让学生讨论,好像不讨论课堂就没有新意,不讨论就没有进行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致使讨论泛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课堂显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泛泛而谈,学生一无所获或获之甚少,究其原因,一是讨论流于形式,教师对讨论的内容没有充分准备,讨论内容随随便便,质量不高。二是教师对讨论缺乏管理,致使个别学生把讨论当成说说笑笑,玩玩跳跳。三是教师对讨论的结果不加收集归纳,仍按自己的分析给学生讲解,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组讨论的实效,不应盲目地求新,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适当地安排小组讨论。对讨论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对讨论过程全面监督,认真聆听,对讨论结果仔细归纳总结。

5课外实践活动应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定量评估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是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亲自动手对土壤环境、河流、工厂排污等进行实践监测。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下列两方面问题。一是个别教师对校外实践活动认识不足,对活动缺乏严密地组织和管理,学生一旦走出校园造成管理上失控,不是学生走失就是学生受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缺乏定量的评估,致使课外实践活动收效甚微。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首先应做到: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管理,杜绝一切事故发生。其次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应做到“四动”、“五联”、“一论文”。即:课外实践活动应达到“四动”的目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动眼观察实践的整个过程和现象;亲自动口表达实践的要求、目的、内容和结论;亲自动脑思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五联系”即课外实践活动应联系生活、联系生产、联系科技、联系自然、联系社会。“一论文”即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针对本次课外实践活动写一篇小论文,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简单的论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学理论融合于课外活动中,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方青稚教学的革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中药成分的微波萃取 下一篇:让民间艺术(兔子灯)走进美术教学的尝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