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的可行性探讨

时间:2022-05-18 04:59:15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的可行性探讨

摘要:指出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着各专项保护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在管理区域和管理职能上重叠、景区区划严重制约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影响了对景区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和宁安市区位优势的发挥。探讨了对景区现有区划进行调整,促进景区资源的保护,以促进景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

中图分类号:Q9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27-02

1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概况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位于43°46′~44°18N,128°30′~129°10′E,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80km,宁安市境内。东南至镜泊乡庆丰、小沟屯一线;西侧以省界为界;北部沿三陵乡三灵村、沙兰镇、桦树村向北至县界;东部在渤海上京宫城遗址附近。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以镜泊湖为主体,涵盖牡丹江上游流域及火山口地质公园、渤海国宫城遗址等地质和文物保护区域,以自然景观、原始森林和水产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2万hm2,其中水域面积1.2万hm2。

2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保护区范围过大,难以实施有效管护

保护区包括牡丹江上下游流域、镜泊湖区、火山口地质公园、渤海国宫城遗址、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等地质、文物及风景保护区域,面积达1200km2。以景区管委会现有的行政资源,对整个景区进行保护和管理难免顾此失彼,目前有效管理范围只能维持在大门以内。

2.2 保护内容繁杂,难以突出重点

保护区保护对象涵盖自然景观、原始森林、火山口森林、文物遗址、野生动植物和水产资源等储多方面,保护内容广泛,跨度较大。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应为镜泊湖水体及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态,保护内容太多易冲淡保护主题。

2.3 自然保护区与各专项保护矛盾日益增大,难以协调推进

在自然保护区域内国家先后设立镜泊湖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渤海上京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保护机构,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各规划之间在范围、主体及实施内容上存在比较大的冲突,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不断,既制约了各专项保护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统筹协调。

2.4 保护区区划调整不及时,难以实现景区协调发展

目前核心保护区域未得到应有保护,大量建设的旅游服务设施破坏了自然生态,同时旅游服务设施外迁和其他保护与开发项目也因保护区限制进展缓慢。致使大镜泊湖旅游经济圈还没有真正形成,景区内经济社会没有实现协调发展。

3 镜泊湖景区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原则及理由

3.1 区划调整的必要性

(1)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才能发挥宁安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宁安市东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毗连,西南与吉林省敦化市接壤,处于长吉图和哈牡绥东两大经济区节点上,是中国哈尔滨——俄罗斯海参崴——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而且镜泊湖也是“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的后花园。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突出以长吉图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2]。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是该省打造对俄的贸易平台,经过多年努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已培育了木材、机电、食品、建材、轻工五大产业集群。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将推动宁安公园经济的迅速崛起。因此,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才能发挥宁安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响水“两化”项目才能得以实施。宁安市响水米业产业化和响水小城镇化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成为本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典范,更可以打造成与其他地方城乡统筹相区别的农业产业化、土地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全国新型典范。依托石板田珍稀的资源优势及镜泊湖畔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渤海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按照“稻米公园+旅游文化名镇+高端米产业”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走城乡统筹的路子,实现“五化四区”的目标,即响水米产区土地集约化、生产现代化、品牌高端化、全域公园化、农村城镇化,把10万亩石板田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展示区、“公园式”的休闲农业观光区、“餐桌上石板田奢侈米”的唯一集中生产区,把响水小镇建成为一业带动、多业支撑的镜泊湖畔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旅游区。“两化”项目区大部分位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如果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不及时进行区划调整,响水“两化”建设无法实施。

(3)及时进行景区区划调整,镜泊小镇及瀑布村整体改造项目才能顺利推进。镜泊小镇是依托镜泊湖东北方向部分火山熔岩台地建设的国际旅游名镇,规划总面积25.8km2,承载国际级休闲旅游目的地、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两大功能,突出度假养生、休闲娱乐、旅游地产三大特色,体现多元、智能、低碳、环保“四种理念”,打造赏火山奇观、品矿泉温泉、玩冬冰夏水、观南国风光、看马术赛马、住综合营地、打高尔夫球、享异域风情、逛影视基地、秀特色婚庆“十大旅游精品”。两年多来,累计开工项目56个,完成投资21.3亿元,具备了初步的旅游接待能力。镜泊小镇是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14个旅游名镇之一,该项目不仅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命题,更是牵动牡丹江市长远发展的战略项目;不仅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之举,更是城镇化、一体化的全新实践,其建设规模、拉动效应在市城镇建设史和旅游开发史上绝无仅有。

宁安市渤海镇瀑布村,因地处闻名遐迩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而得名,现状瀑布村位于镜泊小镇十大功能区民俗体验中心区内,在火山口地下森林、镜泊湖风景名胜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组成的旅游金三角中的点睛之处,项目定位“三区之核、旅游之窗、宁安旅游业的中心服务区”,是面向世界的门户之地,该村落的改造对小镇建设以及景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镜泊湖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30年来未进行区划调整,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内多种保护内容重叠,保护重点不能得到有效保护,非重点保护工作牵扯保护精力,制约了景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宁安市处于长吉图和哈牡绥东两大经济区节点上及“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的后花园区位优势的发挥。为此,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调整是必要的。

3.2 区划调整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应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基础上,重点坚持符合文化战略新兴产业大发展要求;突出镜泊湖水体及水源涵养区自然生态保护重点;合理调整区划范围,避免各专项保护区重叠;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专项保护规划矛盾。

3.3 区划调整的建议及理由

(1)依据省政府批准的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界,调整镜泊湖自然保护区界线。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与小北湖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为省政府2006年批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以野生动植物、原始森林、红松母树林、火山口地质遗迹为主要保护目标,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保护价值较高,保护和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将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从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中调整出去,交由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来管理,更有利于区域独特自然生态的保护。

(2)自镜泊湖瀑布以下,以镜泊湖迎湖面分水岭以北,原熔岩台地和渤海上京宫城遗址区域调整出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有渤海上京遗址、熔岩台地、基本农田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区域。鉴于该区域与镜泊湖自然区保护主要目标关系不大,并且已受到相应的保护,应将其调出自然保护区。伴随着镜泊湖旅游服务设施的逐步外迁,该区域应成为镜泊湖旅游服务建设的主要区域。目前该区域已建有镜泊小镇,瀑布村也将整体改造,并将建设其他的服务设施。熔岩台地大部分,只有极少区域存在少量的植被,近年开展了大范围的客土造田和玄武岩开采,生态保护利用价值不大。渤海上京宫城遗址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价值显著。中央已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该省文化产业也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旅游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区划调整。黑龙江省人大出台的《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宁安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渤海上京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国家设立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予以文物保护。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响水“两化”建设项目区大部分在此区域内,主要分布在3个乡镇的17个村。

(3)将转心湖、紫菱湖以北,小北湖自然保护区以东,西苇塘、小柳树河流域区域调整出镜泊湖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有两条主要流域,既大柳树河和小柳树河。大柳树河流经小北湖、北湖,在转心湖处与小柳树河汇合;小柳树河流经西苇塘汇入转心湖。转心湖出水向东流向湖北村,在湖北屯处北转,北上至沙兰新富村处汇入沙兰河,鉴于该流域不属镜泊湖汇水流域,对镜泊湖自然保护区影响较小,保护价值不大应予调整。该区域已建有虹鳟鱼养殖场、财政接待中心、紫菱湖宾馆等旅游设施,同时将建设北湖湾——森林湿地小镇等城乡统筹社区,区域开发力度将加强,与保护区冲突较大。

(4)以南湖大坝为界南湖水产养殖区域调整出保护区范围。南湖大坝已将南湖水面与镜泊湖分离,南湖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与景区主要景点关联不大;南湖周边主要是宁安市镜泊乡各村屯,发展相对落后,群众盼发展的要求迫切,宁安市将规划建设温泉小镇,建立亲水养生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及加工、旅游业、康体产业和现代农业,开展品尝、露营、垂钓、探险等旅游项目,打造为服务吉林等外省来湖旅游的接待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鹦哥岭文化为国家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南湖也是抗联的活动基地,挖掘、保护和开发该区域的文化是今后该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开辟相应区域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 宁安市统计局.宁安市统计公报[R].宁安:宁安市统计局,2012.

上一篇:西方油画的传入对明清美术的影响 下一篇:贵州农村生活垃圾环保处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