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选择

时间:2022-05-18 04:25:04

柔性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选择

摘 要:在介绍高校学生管理中柔性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柔性管理理念运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实施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情感的凝聚作用,建立扁平化的学生管理体系。

关键词: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秩序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当代大学生自身新特点、新矛盾的出现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发生裂变与重构,并呈现出理念更新、功能扩展、结构转型等趋势,因此,探索柔性管理理念下可行的高校学生工作方式,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灵活管理模式,它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柔性管理就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依据高校内部共同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氛围进行的人本化管理。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管理轻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生本理念”

当代高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生为本”的管理实质上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学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制度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以“问题管理、危机处理”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至今仍然主导着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活动,这种对高等教育终极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正确、深刻认识的缺失,不仅制约着学校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丧失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终极价值的认识,还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

(二)重制度轻沟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情感交流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言,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形式发展变化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以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来开展,学生工作者扮演的较多的是“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执规必严”的“执法者”角色,而忽略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这就往往造成学生除了服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别无选择。这种管理方式过于注重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学生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间由于缺少亲密感与轻松感而关系冷漠,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了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使师生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的管理范式的产生和创新空间的延展。这种重制度、轻沟通,缺乏感情交流的学生工作方法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性和个性的抹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盲目服从或抗拒管理,甚至引发某些心理障碍和极端事件。

(三)重经验轻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

长期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老师都曾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说我们长讲的“抓两头、促中间”,“多开会、勤座谈”等,但是随着近几年“90后”大学生的入学,我们会发现这些在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天却失灵了。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化,我们工作的主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灵活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习惯于用自已的眼光观察世界,不愿意接受概念化的结论,不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不愿被他人所左右;他们对学生工作者本身的行为以及教育方式不是盲目认同,而是具有自己的看法甚至带有挑剔性。因此,传统的仅仅依靠经验总结的学生工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

三、“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将柔性管理理念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的必然选择,这种管理理念的引入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柔性化管理模式,使柔性管理发挥整体功能,增强其实效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尊重学生人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将柔性管理理念运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自由、身心发展的自由。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参与集体的管理工作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成为具有实际参与能力的人。这样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让学生获得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机会,也实现高校对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关爱学生成长,发挥情感的凝聚作用

柔性管理注重对人的情感关注和内心激励作用,情感是一种具有强大诱发力的东西,是促进人们奋进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这种情感关注连接着管理者与学生的思想,推动二者共同的行动。它主要采用诸如心理沟通、关心体贴、感情投入、激励鼓励、营造舆论等形式,以潜在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形成深刻持久的影响,从而把管理者的意志和组织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做到了解学生、体贴学生、体谅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积极与学生沟通思想,捕捉和把握学生的各种情感需求,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特征,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把教育理念和思想融化于平等、友好的师生交流之中,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把外在的刚性的规章制度逐渐转变为自己内心的承诺、内化为个体的自我需求、并最终转变为学生个体自觉的行动。通过这种情感关注和情感交流,学生不仅容易对管理者的意志认可、理解而且更易于以自觉的行动去实现它。

(三)优化管理体系,建立扁平化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

柔细管理具有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的特点[5]。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工作面向每一位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体现了多方参与的特性。建立扁平化的学生工作组织机构是为了减少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中间层次,弱化等级制度,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沟通,强化信息的共享和全员参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工作对内、外的环境变化更灵敏,为高效、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信息和组织基础。扁平化的工作组织体系施用在学生工作的直接体现就是拉近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问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凸显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平等的地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发挥教师创造性思维,进而建立起高度柔性的、扁平的并能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学生尊师爱师的真切情感,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工作者的才能和智慧,促进组织内部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工作氛围,还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将“柔细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柔性管理虽不像刚性管理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时效性,但却富有战略性和长效性,与刚性管理之间具有突出的互补性,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或弥补刚性管理的短效性、机械性、非人性化等内在缺陷和功能局限。但是强调实施柔性管理并不是为了取代、否定刚性管理,尽管两种管理模式在外部特征上有所区别,但实践中两者往往是并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刚性管理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管理必然是混乱的,其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立足点;柔性管理是管理的“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离开刚性管理,学生管理将陷于瘫痪,流于无序;离开柔性的管理,学生管理将缺乏动力,缺少活力。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郑其绪.柔性管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

[2] 田建国.战略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21.

[3] 刘根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功能的失落与复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4] 王爱民,马长英.高校学生工作:以灵活性调试多边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

基金项目:2011年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高校班级柔性化管理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C0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申万兵(1982.2-),男,山东鱼台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岳彩领,男,山东菏泽人,工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一篇:中国连锁便利店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人际沟通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