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赣南乌药根、茎、叶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

时间:2022-07-07 03:15:09

摘要: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赣南乌药(Lindera aggregate)根、茎、叶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建立了赣南乌药的质量标准。以乙腈-水(45∶5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表明,乌药醚内酯在0.08~2.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851x+9.421, R2=0.999 6。赣南乌药根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为0.529%,茎、叶中未检出乌药醚内酯。赣南乌药根中乌药醚内酯含量远高于市售商品乌药,该方法可用于赣南乌药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关键词:赣南乌药(Lindera aggregate);乌药醚内酯;反相高效液相;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O65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870-03

Determination of Linderane in Roots,Stems and Leaves of Lindera aggregate from the Region of Gannan by HPLC

LIU Bing-jing1,2,ZHANG Jian1,2,CHENG Qi-lai1,2,WEN Hui-ling1,2,LI Chao1, JIANG Zhi-wei1

(1.College of Pharmacy,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2.Jiangxi Provincial Key Lab of Cerebrovascular Pharmacology,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s: Determination of linderane in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Lindera aggregata from the region of Gannan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Lindera aggregata from the region of Gannan. HPLC analytical method was established using a acetonitrile-water(45∶55,V/V) as the mobile phase at 235 nm. The linear range of linderane was between 0.08~2.00 μg,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20.851x+9.421(R2=0.999 6). Content of linderane in the root of collected sample was 0.529%, but it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stem and leave of collected sample. The linderane content of Lindera aggregata from the region of Gannan in root was higher than the commercial products. The HPLC wa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inderane form Lindera aggregata. This method was convenient,stable,and reliable.

Key words: Lindera aggregate; linderane;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江西赣南山区具有特殊的地质构造、海拔和气候条件,主产湿地植物,并且孕育出药理活性极好的中草药,“赣南草药”的良好药用价值已得到证实,逐渐成为新的品牌,其中赣南产乌药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乌药(Lindera aggregate(Sims)Kosterm)系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植物,为传统的理气止痛药[1]。最早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2,3]。乌药根主要由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成分组成[4],茎中主要含有单宁类成分[5],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6]。其中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类成分是乌药的特征成分,具有较强的专属性,也具有一定的活性,为了确保乌药的质量标准评价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根据乌药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本研究对乌药根、茎、叶中呋喃倍半萜类成分乌药醚内酯(Lindrane)进行了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l 1100),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

1.1.2 试剂与药材 甲醇、乙醇均为分析纯,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乌药醚内酯(自制,经HPLC检测纯度达98%以上)。

乌药采自于赣州信丰县金盆山,由赣南医学院药学院彭金年副教授鉴定为Lindera aggregate (Sims) Kosterm,标本现保存在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取上述样品于60 ℃烘干、粉碎、过40目筛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 Lichrospher色谱柱(25 cm×0.4 cm,5 μm,Merck公司)。流动相乙腈-水(45∶55,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进样量20 μL。

1.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0.5 g乌药样品粗粉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100 mL乙醇提取6 h,挥干提取液,残渣用乙醇分次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过滤取滤液。

1.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4.0 mg置10 mL量瓶中,用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浓度400 mg/L储备液,分别量取0.1、 0.5、1.0、1.5、2.5 mL上述储备液置于10 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配制成浓度为4、20、40、60、100 mg/L的对照品溶液。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制备

准确吸取乌药醚内酯浓度为4、20、40、60、100 mg/L对照品溶液各20 μL。按“1.2.1”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0.851x+9.421, R2=0.999 6,乌药醚内酯在0.08~2.0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试验的精密度

吸取对照品溶液20 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乌药醚内酯的吸收峰面积,测定结果的RSD为0.5%,表明精密度良好。

2.3 稳定性试验结果

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20 μL,间隔12 h进行测定,以乌药醚内酯的吸收峰面积进行考察,进样5次,测得RSD为0.61%,表明样品至少在60 h内稳定。

2.4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称取已知乌药醚内酯含量的乌药样品粉末0.5 g,各3份,每份加入一定量的乌药醚内酯对照品,测定3次的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1.25%,结果见表1。

2.5 样品测定结果

收集赣南乌药根、茎、叶样品各3份,分别制成供试品溶液,过0.5 μm的微孔滤膜。吸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 μL,在“1.2.1”色谱条件下进行,用外标法定量,并计算各样品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结果表明,乌药根3批样品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为0.529%,RSD为1.276%(n=3),乌药茎和叶中未检验出乌药醚内酯的含量(表2)。乌药醚内酯和乌药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1~图4。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改进了乌药中乌药醚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45∶55,V/V)为流动相,与许多文献中乙腈-水(56∶44,V/V)为流动相报道不一致[4],可使乌药呋喃倍半萜组分中乌药醚内酯与其他成分获得基线分离,其中乌药醚内酯的分离度很好,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为赣南乌药质量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首次测定了乌药根、茎、叶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乌药块状根中主要含有倍半萜,生物碱等成分[4],乌药茎中主要是单宁类成分[5],叶中主要是黄酮类成分[6],因此只在乌药根中检测出乌药醚内酯,在茎、叶未能检测出,与文献报道一致。

赣南乌药根中乌药醚内酯含量很高,以这类成分作为指标来评价赣南乌药的质量标准是较为适宜的。从样品分析结果来看,赣南乌药样品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总趋势要远高于市售样品[7],这可能与赣南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加工方法以及样品的贮藏时间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30.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3.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26.

[4] 程显隆,肖新月,张南平,等.RP-HPLC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和乌药内酯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3,23(3):225-227.

[5] 张朝凤,贵 新,孙启时,等.乌药茎中鞣质类成分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3,1(4):203-206.

[6] 张朝凤,孙启时,赵燕燕,等.乌药叶中黄酮类成分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0,43(5):274-276.

[7] 蔡立红,癦桂新,王峥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57-659.

收稿日期:2012-06-01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重点项目(GJJ1069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1565);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课题(2011A153)

作者简介:刘冰晶(1985-),男,云南昆明人,助教,硕士,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电话)18720899759(电子信箱);

通讯作者,张 剑,男,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化学研究工作,(电话)0797-8169775(电子信箱)。

上一篇:花籽山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 下一篇: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