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05-17 11:00:42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复杂的企业管理流程,改进财务的管理方式,形成科学的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系统,包括财务信息化预算、分析、核算以及决策、监控,最终帮助企业做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的决策。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而采取措施建设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帮助企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重大的系统管理工程,不但涉及个性作业流程,还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考核程序和标准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但目前不少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未能站在企业全局的战略角度看待财务管理,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部分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会计电算化建设,很多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还只是停留在通过计算机对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汇总以及编制报表上,并没有真正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开发滞后

完善的软件是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目前受软件开发人才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制约,很多企业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都处于滞后状态,市场上财务信息化软件产品品种稀少、功能简单,而且应用的软件、信息编码标准和口径不统一,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总部与分公司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企业的各种业务信息不能实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

(三)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但是,当前很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严重不透明、不真实和不集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分散。企业内部各部门为了各自利益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有些部门还会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第二,信息失真。由于企业的信息监控制度不够完善和内部人为控制的影响,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理依据不统一,致使账实不符,做假账问题突出。第三,信息滞后。很多企业业务量较大、信息处理程序复杂,再加上部门之间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致使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对财务信息的汇总核算、分析等工作,形成有效数据提供给管理者,而财务的实时近、远程查询更无法实现。第四,信息重复。大量的传统的纸质单据、凭证、数据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多次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五,信息保密性差。信息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等,信息就容易被他人破坏、窃取和篡改,造成信息滥用和信息流失。

(四)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除了具备硬件上的要求之外,还需要既懂企业财务又对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开发比较精通的复合人才,而目前企业虽然拥有各种类型的技术人员,但是同时具备财务与信息技术的人才非常缺乏。因此,企业必须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聘请软件公司来开发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而且人才的缺失也使得软件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不高,后续服务不能及时跟上。

二、对策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除了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外,还需要企业积极的建立符合自身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不断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的深度

一是企业领导要转变管理理念。企业要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企业领导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经营方式束缚,站在企业全局的战略高度看待财务管理信息化,重新审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的力度,开办各种财务管理信息化学习班,以成功的例子做典范,达到改变领导观念的目的。二是强化企业员工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企业员工来执行,对员工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使其从思想上形成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良好的认识以及意识,可以促使员工更好地执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三是企业全体要树立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观念。企业全体要上下齐心,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性和长期性,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不断发展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达到持续优化,最终全面实现财务经营管理的目标。四是创新管理模式。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并不是强调人对人的约束,而是重视人对人的影响。良好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氛围,更能促使员工之间相互影响,自觉地执行各项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全国各行业的、统一的并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信息编码体系,以便信息数据能够在各行业和部门之间交换时被正确识别。二是加强与软件开发公司的合作,开发出融入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统一财务管理软件,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和信息编码标准。三是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和使用,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各部门之间协作监督,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财务系统与供、产、销等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证信息流能在企业各部门间顺利流通。四是不断关注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不断扩展通用财务软件的功能系统,使其在功能模块建设稳定化的基础上,更多地涵盖财务处理功能。五是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到硬件管理,从系统操作到文档资料管理,从系统环境控制到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等各个方面都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防病毒、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对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采取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建立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实现业务和财务的结合

企业应建立起标准化、统一化和模式化的财务核算体系,以避免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失真。一是企业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使输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可靠有效,从根本上杜绝财务与业务部门的账账不符、账证不符的问题。二是要明确信息报送体系,规定下属各分公司、子公司必须上报的指标名称、构成规定、统计时间和报送期限。各部门使用计算机以后,都有规范的流程加以控制,业务与财务部门形成良好沟通,使供、产、销、存得到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三是设计好指标汇总的表式,规定财务部门对汇总表开发利用的要求。财务部门应该在系统的帮助下通过指标对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把分析数据分别提供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针对各个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四是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防范资金风险,减少资金管理中的漏洞。

(四)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复合人才

1.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一是更新培训内容,积极参与国内相关组织的软件培训,完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体系。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懂得计算机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二是丰富培训方式。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财务管理信息化培训所需材料。三是建立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在系统建设初期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可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以激励财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四是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骨干人才。实施电算化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具有较高水平计算机和财务知识人员,这样既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又可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其他财务人员的素质。

2.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人才。企业应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专门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马上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勇.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

2.李毅哲.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J].商场现代化,2011,(2).

3.张玉兵.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4).

上一篇:和沙盘的一次倾心交流 下一篇:适应变化学好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