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风云启示录

时间:2022-05-17 06:33:19

tvb老了,曾经占据华语娱乐圈半壁江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即使迟暮,英雄也是英雄,他的辉煌战绩以及人生经验足以给后辈带来无限启示。TVB易主,怀念、感慨或是展望都很合时宜,但似乎都不是很准确,它带给内地娱乐圈的启示应该更重要,它的成功经验该怎么学习运用,他的弊端该怎么规避,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实行制片人中心制

现在内地的电视剧一般是导演起主导作用,制片人要不然是挂名的,要不然是打杂的,很难做到掌控整部戏,但在好莱坞,一向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只有做到这一点,影视才会成为产业,这也是内地影视行业正在追求的。TVB一直都是制片人中心制,他们管这个职位叫监制,是电视台的签约员工,负责管理整部戏。每个监制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戚其义就擅长制造戏剧冲突,搞人心争斗,《创世纪》、《金枝欲孽》、《珠光宝气》等都是这一路线,而李添胜就擅长古装剧,《鹿鼎记》、94版《射雕英雄传》等金庸剧都出自他的手下。这些监制本身就是品质保证,他们不算创作者,更像是管理者,所以能同时运营几个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TVB的工作人员介绍,每部戏一个监制下面有四个导演,一个资深的,负责前后5集,这是每部戏最重要的,其他导演负责剩余的戏份,监制定好整部戏的风格,导演更多的是执行工作。拍摄一般分两组,一组在棚内,一组是外景,演员轮流拍摄,一部普通戏50天左右就能完成。监制除了确定戏的风格,还要控制预算,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绝对是戏的灵魂人物。监制可以不用参与拍摄,但是从剧本创作到挑选演员、指导导演、宣传包装都要全程把关,而监制的薪酬方式是领取固定工资,并不是按戏拿片酬,虽然他们没有透露具体数目,但是足够你养家糊口、生活安乐。

挑选、培养明星有一套

曾经我们对TVB培养出来的明星名导津津乐道,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刘嘉玲、张曼玉、杜琪峰、关锦鹏等太多太多的星途是从TVB开始的。在挑选人才方面,TVB开创了“选秀”的先河,艺人训练班、香港小姐比赛、新秀歌唱大赛,为华语娱乐圈制造了大量的明星。演员训练班早期与邵氏兄弟制片公司合办,自1971年起每年开办一期,1979年第九期开始由TVB独自主办。训练班属全日制,分为两部分,前半年学习多项幕前知识及幕后理论,包括表演、台词、舞蹈、武术、编剧理论、摄影概论、电视工程、形体模拟、化妆、服装、发型,后半年则进行实习,中间经过多次考试,能成功毕业者将成为无线电视艺员。1982年,TVB第一次主办“新秀歌唱大赛”,以发掘乐坛中有潜质的新生代,历届获奖者有梅艳芳、黎明、郑秀文等,日后在乐坛均有辉煌成就。

挑选出来的人才,TVB会对他们进行定位、包装,当年刘德华参加训练班,最想做的是幕后编剧,但是指导老师给的毕业评语是:“正面小生人才”,于是他就被塑造成偶像。还没毕业,这些人就会在各部戏里跑龙套,去活动现场做引导员,参加选美的港姐也在比赛结束后马上参与演出,这种现场实践加速了演员的成长,有心人就可以从前辈那儿学到很多东西,有点薪火相传的感觉。除了拍电视剧,TVB还会挖掘艺人的歌唱潜能,帮忙接洽电影,这就是TVB艺人经纪部要做的工作,我们经常听到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甘草演员不可或缺

在TVB的剧集里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熟面孔,但是却叫不上名字,有人称他们为黄金配角,他们却更喜欢称自己为“甘草演员”。其实有时候很替这些人可惜,论演技他们没话说,论资历都已经为TVB服务了二三十年,论长相年轻时也不输当红的小生、花旦,论敬业程度绝对是勤勤恳恳,但是他们永远是衬托红花的绿叶,永远被塑造成某一种类型的角色,到最后也只能混个大熟脸。

不过甘草演员是每部戏都不可或缺的,他们几乎是一种类型角色的代表,表演起来信手拈来,戏份不多,可以在不同摄影棚穿梭,节约成本与时间。其实演员站在焦点位置的永远就那么几个,大部分人都是甘草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人也支撑起了TVB的大半江山。让我们记住这些熟悉的面孔,也记住他们的名字吧。秦煌:83版《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这个胖胖的可爱老头在多部剧里演着茶餐厅老板,当着主角的爸爸与舅舅。雪梨:米雪的妹妹,《寻秦记》里的雅夫人,《神雕侠侣》里的李莫愁,《天龙八部》里的马夫人……她永远是古装剧里恶毒、蛇蝎心肠的。朱:《陀枪师姐》里面的“二妹妈”,她每次都扮演有点三八、充满喜剧色彩的妈妈。

树立类型品牌剧

TVB就像一条流水生产线,它生产的电视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类型剧都已经有大概的框架,每部戏在这个框架基础上丰满一下,就能马上下线,变成成品。如果某部剧效果不错,就能一直拍下去,成为品牌系列剧。上世纪90年代的《壹号皇庭》、《刑事侦缉档案》,近期的《陀枪师姐》、《妙手仁心》、《法证先锋》等都是这一模式,在TVB拍摄续集是特别稀松平常的事,原班人马、不同故事,总能取得不错的口碑。

一直觉得金庸的小说只有TVB才能拍出神韵,TVB从来不标榜自己尊重原著,他们经常把情节与人物改得面目全非,但是总能得到金庸小说粉丝的谅解,就因为它能抓住小说的精神。金庸笔下的每个男主角都有一部个人奋斗史,从籍籍无名的平凡人,经过个人打拼,还有一些因缘际会,最后成长为名震江湖的大侠,然后还能抱得美人归,过着社会精英的幸福生活,香港很多现代人也是这样的经历,与TVB精神不谋而合,所以他们才能表达得如此精准。

商战剧也是TVB的一大特色,每次看到内地表现所谓豪门恩怨的电视剧时,就更怀念TVB的好,TVB的幕后创作者称这个类型也是他们的骄傲,“香港与内地不同,我们的股票、房地产等经济行业是完全自由的,没有那么多限制,所以为故事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的确,香港经济发展很早,舆论又自由,很多富商的家族恩怨时常见诸报端,就像何鸿粲去年的争产案,就让很多民众津津乐道,他们的生活为TVB商战剧提供了很多真实素材,所谓艺术源自生活,商战剧对TVB来说就是真实演绎。

当然除了以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TVB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派系斗争,消耗能量

TVB的派系斗争由来已久,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老臣子梁家树与曾励珍这两派的争斗,但据知情人透露,那时候两派之间良性竞争比较多,两派的剧集各有特点,轮流霸占最受欢迎台庆剧的宝座。当时传言曾励珍逼走了梁家树的妻子萧笑鸣,两派结下了“不解之仇”,不过梁家树的老臣子回忆当时说:“是古天乐先离开了,他想要拍电影,寻求更大的发展,于是签到其他公司,而萧姐是一手把古仔捧出来的,当然要跟着这个爱徒走了,应该不存在谁逼走谁。”虽然萧笑鸣不是曾励珍直接逼走的,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2000年之后,TVB派系斗争更加激烈,“六婶”方逸华执掌大权,她的亲信乐易玲开始上位,再加上一个空降的总经理陈志云,TVB进入了四派相争的战国时代。这个时期的争斗已经不是把心思放在拍出好作品上,更多的是扶持自己的力量,谋取自己的利益,显性化表现就是每个派力捧自己的演员,在奖项上面一较高下。据传,曾励珍在2004年的台庆大戏《金枝欲孽》中力捧黎姿,最后在颁奖典礼上,黎姿以约换奖,压制了“乐易玲”派的佘诗曼上位,夺得“视后”,而当年群众呼声最高的邓萃雯却颗粒无收。不过佘诗曼在2006年还是拿到“视后”,然而峰回路转,在2009年,TVB有意把佘诗曼再次捧上“视后”宝座,花大气力为《宫心计》造势,怎奈重金买不来观众口碑,当年最受追捧的是原本不受重视的《巾帼枭雄》,TVB也不敢大逆观众之意,把“视后”给了邓萃雯。不过据传这时候邓萃雯已经是“陈志云”派,陈志云去年虽然被廉政公署调查,但是在台庆前竟然又被恢复了总经理的职位,邓萃雯蝉联“视后”,派系斗争真是风云变幻,比剧集还精彩。

强权下的人才流失

TVB的强硬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刘德华回忆当年与TVB的抗争时,就表示曾被雪藏了9个月,当时他想往电影方面发展,所以在与TVB续约时就不想签全约,可以保证每年为它拍摄多少剧,其他时间可以自己把握,但是TVB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战,在离约满一年的时候,TVB对刘德华要不然就是让他无所事事,不安排任何露脸机会,要不然就派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工作,《鹿鼎记》本来告诉他演韦小宝,但是突然通知他演康熙。就因为这种对待,当年“五虎将”除了梁朝伟续约,其他都离开了。

已经离开TVB的钟澍佳表示,在TVBT作特别辛苦,待遇又低,所以很多人都跑到内地发展,“TVB的工作人员拿固定工资,艺人拿签约金,按‘秀’的数量算,在每部戏的上半集或下半集出现都算一个‘秀’,参加节目也算,然后按签约金平均到每个月发工资,如果一年超过签约的数量,再结算超过的钱。演员拍戏很辛苦,每天就睡几个小时,早晨出外景,晚上进棚拍摄,都是连轴转,工作环境很不健康”。

缺少创新,停滞不前

现在看TVB的电视剧总感觉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戏”,人物、台词、桥段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一方面是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一切都在进步,就感觉TVB没有指导作用了,但另一方面也是TVB自己已经成熟到不想改变,或者很难改变。据知情人称,TVB现在编剧青黄不接,“我们原来有一半以上是水平很高的编剧,但是现在水平高的都来内地发展了,也就剩下几个还不错。还有我们以前的创作自由度很高,完全没有限制,几个人关起门来胡侃一通就有很多新想法,并且在现场我们可以随时改,放进去新的东西,但是现在他们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要植入广告,借鉴国外的也要诸多考虑,现场控制又死板,不能随意改动,我看着都很纠结”。其实在2000年之后,TVB也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北上与内地合作,但结果不甚理想,或许合作太过表面,其实北上是大趋势,最终该怎么合作,有待商榷。

上一篇:《追风王者归来》逆向回归收视完胜 下一篇:TVB下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