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移动营销那些事儿

时间:2022-05-16 11:06:00

2013移动营销那些事儿

圈内人一定对2012年李彦宏的移动互联网“酒驾”说记忆犹新。当整个行业都血脉喷张、蠢蠢欲动时,百度老大却叫大家冷静。然而,这之后不到1年的时间里,百度却并没有像老大讲的那样保持理智,他们在移动端的布局速度和形式都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回想起来,李总似乎只是给大伙儿放了一个巨大的烟雾弹而已。

百度自己的数据也在说话。2013年2月下旬,百度的2012年Q4《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百度移动搜索3年增长11倍,大中型网站加速移动化,移动互联网人均上网时长首次超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加速扑面而来。

2013年,移动营销圈的从业者,都在全力奔跑。

移动广告形式的创新

随着媒介整合传播日渐凸显,移动广告渐渐成为广告主谋划年度预算时的必选项。然而,已有的移动广告形式似乎并不能让广告主满意。中国惠普互动营销经理王颖思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移动网络广告的不足在于形式不够丰富,承载的内容不够多。

为不断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国内众多移动广告平台也在形式创新上下足了功夫。多盟COO张鹤告诉《广告主》,为更好地适应广告主需求,他们今年尝试了开屏、插屏等广告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个独创的广告模式里,当微博视频拉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个视频广告,视频广告播放完以后,整个屏幕回到初始位置,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用户的侵扰,展示效果也远远好于Banner广告。帷千动媒则推出了业内首创的APP频控视频广告和APP频控Banner广告。“这种广告形式是业内唯一可以跨媒体频次控制进行投放,唯一以受众有效到达为单位进行购买、唯一In-App视频广告产品”,帷千动媒副总裁白栋用三个唯一对产品进行了描述。

今年8月,力美推出了中国首个专业移动DSP产品Axion力道,剑指移动精准营销。力美广告CEO舒义认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品牌客户主推Wap站,即手机站点;第二阶段,2011-2012年,主推品牌官方APP,像阿迪达斯、优衣库都有独立APP站,他们的营销目标就是增加自有APP的下载量;第三阶段,2013年开始,很多企业开始推品牌活动Html5页面,包括微信公众账号、手机页面。在这样背景下,力美着力充当两个角色,第一,我们利用力美的原生广告网络平台,包括手机banner广告、积分墙广告,帮助很多品牌推广APP下载,我们服务过的APP下载客户有优衣库、红茶、绿茶、阿迪达斯、招商银行等;第二,随着企业客户开始推广自己的Html5后,追求更高的转化到达,他们更需要移动投放的“精准到达”,所以力美在今年8月份推出专业Mobile DSP产品Axion力道,Mobile DSP的核心就是精准。

传统的移动广告形式因对用户侵扰过大已经被一些大平台抛弃。木瓜移动CEO沈思告诉《广告主》,由于谷歌禁止了采用推送方式进行的广告,因此,通知栏广告和图标推送广告已经不能使用了。

客户多元化趋势明显

移动广告形式的日趋多样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广告主入驻,投放数额稳中有升。张鹤表示,与去年相比,多盟的广告收益增长了500%。从投放的体量来看,单一的表现去年年底是270万,今年第二季度可以达到500万,单一合作伙伴今年过千万的就有好几家。可以说,这个行业已经达到了有规模投放量级的边缘。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广告主在移动营销上不再踌躇不前。艾德思奇副总裁魏洪蕊举了一个例子,艾德思奇为KFC做了早餐广告,然后小肥羊、赛百味、必胜客都进来了,有一个汽车品牌做了广告,全线的汽车厂商都有了广告预算,阿迪达斯做完了,运动线品牌也进来,一旦品牌广告主找到契合的点,整个行业就进来了。预计明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目前,一款能与潜在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的APP是许多广告主的共同选择。2013年,掌握传媒为广汽丰田做了一款名为“逸致掌上乐园”的APP,受到许多消费者追捧。掌握传媒总经理简昉告诉《广告主》,这是一款多屏互动游戏APP,把游戏引入到野外探险亲子体验营和购物中心数字互动体验中,一方面,游戏互动性深受消费者喜爱,一方面使得品牌与受众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接触,获得有效深入的品牌传播。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给移动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间,也促使广告主类型更加多元化。在帷千动媒的客户名单上,我们还看到了诸如万科、雅诗兰黛、英孚等广告主。白栋表示,尝试移动营销的国际知名广告主已经达上千家。

移动营销效果可衡量

有调查显示,中国广告主投放移动广告所担忧的因素中,“广告商的数据作弊”和“投放目标媒介数据作弊”首当其冲,分别占51.4%和48.1%;“广告投放费用不可控”则占到了33.8%。广告主对移动互联网广告效果充满顾虑,导致整个市场“叫好不叫座”。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迫切需要成熟的第三方监测机构进入。

凭借日均处理数据超过2TB,拥有日均处理1000亿广告请求的数据处理能力,秒针系统获得宝洁、微软、大众、欧莱雅等品牌广告主及其公司和网络媒体等的认可。他们了中国首个第三方移动广告SDK监测系统MobileMonitor以及基于移动应用进行分析监测的产品AppMonitor。“通过这个第三方移动广告监测SDK,秒针移动营销监测工具能精准统计移动广告覆盖UV状况,实现移动端跨媒体跨频道消费者行为的追踪和分析,为广告主提供真实可靠的移动营销第三方监测数据。”秒针系统负责人告诉《广告主》。据悉,目前秒针监测SDK已覆盖超1亿移动互联网民。

移动营销服务机构百分通联负责人也表示,通过公司自主开发的L-sense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可实现基于受众的消费能力、时空属性、行为轨迹、兴趣偏好四个维度对其精准锁定,这种精准定向能力有效地甩开了广告主不知广告费所向何处的困惑,为广告主精准营销开辟的新的可能性。

有人将移动营销蕴藏的商机比作“欲望的爆点”,谁能真正挑动广告主欲望,点燃那根连接着爆点的引线,2014,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回眸2013微信营销两大事件 下一篇:大数据行业十大事件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