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音乐课堂有声有色

时间:2022-05-16 09:12:28

让小学音乐课堂有声有色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

一、导入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一部成功的影片,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一堂成功的好课,肯定也需要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导入的新颖有趣,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能把他们引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在这些年的音乐教学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方法。

1.设计悬念,立疑激趣的问题导入法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乐于动脑,对此,教师可在课上导入环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悬念,然后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去找寻答案。如在《小孔雀,告诉你》一课中,我设计的富有悬念的导入就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乘飞机到云南的傣家去作客,在那里将有一只美丽的小动物用它优美的舞蹈来迎接我们,它会是谁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然后,点击课件,画面出现美丽的云南风光,以及漂亮的小孔雀。这种在课的起始设计“立疑激趣”的导入,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可以给学生较强的新颖刺激,使其迅速进入倾听音乐的状态。

2.音乐故事,有趣的动物形象导入法

故事导入是音乐课中常用的导课方式,而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好多是和动物有关的歌曲。如欣赏《鸭子拌嘴》,这首曲子通过不同的打击乐器表现“小鸭子拌嘴、吵架”的音乐形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呢?在教学初,我就采用了故事的导入,引导学生欣赏。

师(播放第一段音乐:鸭子出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只小鸭子跑出鸭圈,兴冲冲地往河边跑去!它的妈妈也紧跟着来了,一起出来的,还有其他的小鸭子和鸭妈妈们!”(出示小鸭子的图片)

师(放第二段音乐:鸭子游戏):“鸭子们来到河边,兴奋地跳到水里,它们有的拍打翅膀,有的梳理羽毛,有的觅到水里找吃的,有的飞快地向前游去,还有的伸长了脖子高声歌唱!好快活呀!鸭子们尽情地玩耍着!河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鸭子们玩耍累了,纷纷浮在水面上休息。 ”(出示鸭子嬉戏的图片)

在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可爱有趣的图片引导下,每个学生都神情专注,脸上的表情随着音乐情节的变化不断地转化着。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了,这时教师适时地揭示了课题,并在学生兴趣浓厚的时候进入了下一个教学步骤。一个精彩的故事导入,为这节课顺利完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气氛渲染和铺垫。

3.展现教师专长,促进师生交流的示范导入法

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爱模仿,尤其喜欢跟着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拍手、舞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这种自我表现的欲望,转化成学习音乐的动力,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长引导学生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欲望。这种导入虽然直接,但效果良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创设优美情境,激发学生想象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为主的,他们长于形象思维,又好奇、爱动、易厌倦。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切身地体会音乐旋律、形象、情绪。

2.联系生活情境表演,发挥想象

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放飞,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并且让学生参与表演,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更大层次地理解并拓展音乐。

三、玩玩节奏游戏,感受节奏魅力

游戏是启发学生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节奏练习单调,枯燥乏味,不易被学生所喜爱。所以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愉快的教学方法。在节奏练习中,低年级学生要求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些时值,学生很难理解。我将这些时值形象化、生活化,用人物的“走”和“跑”来代替,“四分音符”相当于小朋友走路一步一拍,“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一步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小朋友跑步,一步半拍。同时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小朋友走,老爷爷走,小朋友跑,通过这样形象化的手段,学生就能理解各种音符时值的区别。

总之,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教学环节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就能找到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使他们体验美感,从而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上好音乐课。

上一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下一篇:浅析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