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油区化学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5-16 08:28:11

曙光油区化学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吸水剖面不均程度日益严重,油井水淹快,水驱动用程度低。针对这一开发矛盾及油井高温蒸汽吞吐的生产特点,开发出高温化学堵水技术,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层,抑制边底水快速锥进,同时调整油井吸气剖面,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改善油井吞吐效果。

关键词:曙光油区 水驱动 堵水技术 凝胶堵剂

一、项目概述

稠油潜山油藏为高角度裂缝发育油藏,边底水能量充足,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底水快速锥进,油井含水急剧上升,造成很多油井因高含水关停。针对这一开发矛盾及油井高温蒸汽吞吐的生产特点,开发出高温化学堵水技术,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层,抑制边底水快速锥进,同时调整油井吸气剖面,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改善油井吞吐效果。该项技术能有效解决区块开发后期因底水锥进造成的油井高含水等开发矛盾,并为区块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保持区块稳产提供一套有效的技术手段。

二、技术原理

根据井况不同,目前稠油高温化学堵水技术主要有颗粒型堵剂和凝胶型堵剂两种。其技术机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颗粒型堵剂

体膨型植物纤维颗粒在挤入油层后,遇水膨胀,卡封孔隙喉道与裂缝,达到堵水目的;由油溶性树脂组成的暂堵剂,遇水结晶析出封堵高吸汽层,改善吸汽剖面,遇油溶解,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2.凝胶堵剂

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交联成胶后,凝胶体系强度增加,封堵高渗透层;随着注汽时间的延长,凝胶体系逐渐水化,释放出的高温表面活性剂及氮气在蒸汽及蒸汽冷凝水作用下,形成良好的泡沫体,因在地层中的“贾敏效应”而形成二次调剖作用,控制、改变蒸汽走向;一般在2~3周期内,凝胶体系能逐渐水化降解,对地层污染性小。

三、堵水配套技术

1.油井找水工艺技术

油井堵水要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首先要准确的判断出油井出水层位。尽管地质动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油井出水情况,因此运用各种找水工艺技术就成为堵水成功的关键。

为此,我们拓展思路,不拘于一隅,运用井温、DDL—Ⅲ、C/O比、中子寿命、机械找堵水管柱、测产出剖面等多种找水工艺手段找水,配合地质动态分析,堵水有效率与增油量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2.施工工艺技术

2.1合理选井选层

2.1.1堵水井选井原则

a.油层含油饱和度高,剩余油潜力大,油井产液量大于15t/d;

b.油井含水高,含水率一般大于85%,特别是在多油层的油井中,有明显的高渗透层或出水层;

c.出水层封堵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动用差层;

d.井况较好,无套管损坏现象。

2.1.2堵水层位的选择

出水层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堵水的成败。因此在堵水前必须先弄清出水层位。出水层位一般由动态分析和测试结果综合地确定。

2.2一般施工步骤

2.2.1下挤堵管柱至设计深度;

2.2.2试挤清水确定视吸水指数;

2.2.3用泵车的低排挡、小排量(0.15~0.2m3/min)连续挤注堵剂,依泵压上升速率确定顶替清水时机;

2.2.4关井扩散压力;

2.2.5控压反洗井一周;

2.2.6关井反应48~72h;

2.2.7处理井筒;

2.2.8自喷或下泵完井。

四、现场应用情况

采油作业六区曙1-35-045井2012年4月进行第9周期注汽吞吐,注汽压力15.3Mpa,注汽温度339℃,注汽干度69%,注汽量1200t,周期产量1370t,周期产水5124t。注汽前产量1.5t,后期含水达到90%以上,决定进行下一周期注汽吞吐,为了有效控制油层底水上锥,降低油井含水,决定在下一轮注汽吞吐前实施化学堵水措施。

施工步骤:

1.起出井内全部管柱,下Φ73mm管柱底带笔尖探砂面冲砂。

2.由作业队负责测试油层吸收性,并将结果返回工艺所;

3.实施化学堵水措施,由作业队连接地面管线,试压,要求井口及地面管线承压25Mpa,不刺不漏;

4.依次反挤前置液15.0方,正挤前置液5.0方、正挤高温暂堵剂200T(PR-HTTB/LY-VI)。

5.正挤顶替液5.0方,反替液15.0方;

6.关井候凝24h。

该井2013年4月4日挤注高温暂堵剂209.64t,正挤压力12Mpa,措施后初期日产液30.3t,日产油14.5t,含水52%,截止目前平均日产油9.2t,累计增油512.7t。

五、总结

油井化学堵水是油田中高含水开发期的一种重要的增产措施。油井化学堵水同其他增产措施不同,投资大,风险大,影响措施效果的各种因素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油井化学堵水工作时,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坚持用最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益。本着这个原则,在堵水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精细堵水方案,深入研究地下油水分布规律及堵水机理,从而使堵水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不断完善和优化找水技米,提高堵水有效率

堵水先找水是堵水成功的关键环节,如果堵水前出水层位不明确,堵水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为此我们对造成堵水有效率低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了油井找水的工作思路:

a.地质人员细化层系管理,加强动态分析,将认识明确的井直接进行挤堵措施。

b.对认识模糊的井先进行DDL一Ⅲ或者中子寿命找水,DDL一Ⅲ找水由于受气举、层间压力的影响,找水结果也存在偏差。因此,在资料的分析过程中结合动态分析结果,排除了DDL一Ⅲ找水影响因素的干扰。

2.精细方案设计、丰富施工工艺手段

首先我们理顺方案设计程序,出水层位统一论证共同确定,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到出水层位的确定、潜力层的评价、施工工序的优化工作中,以使方案设计更加科学。在堵剂浓度方面,根据施工管柱的不同,使用的浓度及顶替量也随之不同,主要以不卡管柱,尽量不留塞为原则。

3.优化堵剂配方及施工工艺,满足不同出水状况的堵水要求

依据近年来堵水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大了对堵剂性能的优化,首先对出水层渗透率较高的油井采取粗粒径、高浓度的堵剂配方;对低渗透率的出水层采取超细堵剂,或者将有机堵剂与无机堵剂有机地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彦玲,王勇进,孙镛,姜庆利,辛寅昌,张智.多羟基化合物堵水调剖剂的研制[J].化工科技,2001,(02).

[2]国郅,武力军,梅启太,房宝才.葡萄花油田北部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02).

[3]宋考平,杨二龙,王锦梅,隋新光.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及驱油效果分析[J].石油学报,2004,(03).

[4]赵群,赵辉.化学堵水新工艺在现场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05).

上一篇:安息香缩合反应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油田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