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上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时间:2022-05-16 05:11:28

如何在音乐欣赏课上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欣赏让学生感悟音乐情绪,熟悉音乐旋律,学习音乐知识及领会音乐内涵等,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享受音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手段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它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一改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进入音乐教堂,辅助了音乐教学,它不仅能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使凌乱的知识变得条理化,也能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化。这样就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学生欣赏音乐,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民族特征、创作特点等有所了解,而且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细心倾听,细致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正确地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实践和探索,结合多媒体课件,我总结出几点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一、化境启知——多媒体营造氛围

营造一个欣赏音乐的良好氛围,根据欣赏曲目的不同,教师创设不同的环境,如轻松的、合作的、快乐的,和谐的、悲伤的等等。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就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的双翅,尽情翱翔在音乐的天空中。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声音与画面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乐曲本身的了解与体验,增加练习的密度,还可以随音乐画面律动,进入最佳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音乐能力的提高。音响美能给人的听觉带来,诱发美感的产生。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能诱人遐想,对教学发挥重要作用。一节音乐欣赏课的导入很关键,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运用多媒体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步步引导,能很好地调动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体验其内在情感,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这就是音乐欣赏课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多媒体体验情感

对中小学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重要学科,音乐欣赏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这时候需要教师用多种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渗透。上课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也可以运用很多种方法,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课前必须备好课、备好学生,灵活多变地完成教学。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途径,如对比欣赏。现在的学生都很时尚,要想抓住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抓住他们赶流行的心理。所以,我在上欣赏课时,经常会“谈古论今”,拿书上的教材与网络上流行的乐曲做对比欣赏,让同学们体验、感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图文并茂,声像一体,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能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生机与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

三、参与实践——形成审美素养

在一首乐曲的欣赏后,除了了解此首乐曲的词曲作家、作品背景、音乐要素外,教师往往还要拓展一些环节,如给乐曲编配伴奏,演唱主题旋律,设计合作活动、互动表演等。音乐不是一般意义的语言,它不分国界、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它所描绘的形象通常又带有抽象性、模糊性,特别是一些无标题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了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心态、所处环境都不同,每个人在欣赏音乐时脑海展开的想象画面也一定丰富多彩,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课后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欣赏后能主动参与创造,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探索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做到体验、创造和即兴表演,最后形成一定意义的艺术创作。

四、整合、深化——欣赏形成审美文化

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作品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正确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学生的自我理解感悟,不断构建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形成自我的音乐审美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体现学生个性的独特审美文化。

总之,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及音乐审美能力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理解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打破传统音乐欣赏课以“听”为主,把纯欣赏变为“视听结合”,把“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这样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与多媒体巧妙结合,让学生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去争辩、去实践、去创造,音乐欣赏课就会变成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黄莉莉,《音乐兴趣的培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高校课堂模式研究中学部分》,廊坊市安次区教育局,2010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