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童心 让美在音乐课堂中飞扬

时间:2022-05-16 02:07:56

放飞童心 让美在音乐课堂中飞扬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如何使学生喜欢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呢?

一、以技能为基础,感受节奏美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各种音乐文化,将会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的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游戏中完成节奏教学。

例如:请一学生,戴上红帽子,粘上假白须,披上红衣服,扮圣诞老人,请其他的同学唱圣诞歌。唱完一遍,“圣诞老人”从口袋里拿出礼物(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小鸡小鸭等),请一学生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由其他学生找出这些动物叫声的特点,教师归纳出小鸡叫××?摇×;小鸭叫×?摇×;鹅叫×—等。然后,根据这些节奏做各种游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不仅掌握和运用了节奏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以想象为前提,感受画面美

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

例如:音乐欣赏《彼得与狼》,乐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彼得与动物们合作,捉了大灰狼的故事。可以请学生四人小组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等,用各种线条来创作图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仔细聆听音乐,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各种或粗或细,或柔或硬,或轻或重的线条颜色来创作这幅画,既达到了理解作品的目的,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以拓展为手段,体验创作美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给熟悉的歌曲创编新的歌词或改编部分歌词,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演唱新歌的兴趣,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唱《报春》时,当学生唱会了歌曲后,我便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歌词“布谷,布谷,在森林里叫”改成了“蜜蜂,蜜蜂,在花丛里叫”“青蛙,青蛙,在池塘里叫”。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一个学生唱完自编歌词的歌曲后,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给大家听。一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活动中结束了,学生的创新性、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培养。

四、以氛围来激发,体现肢体美

歌曲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演唱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象,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例如:在教唱《小蜻蜓》这一课时,我想方设法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想象,创编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唱“飞到西来飞到东”时,许多学生都用双臂模仿飞翔的姿势,或前后飞、或左右飞、或旋转飞;唱“不吃粮食不吃菜”时,有的学生双手晃动,有的学生单手晃动,好像在告诉别人,小蜻蜓不吃粮食也不吃菜;唱“是个捕蚊的小英雄”时,有的学生便模仿生活中捕东西的样子,有的学生则注意了“小英雄”这三个字,竖起了大拇指。学生对自己创编的动作特别感兴趣,练习起来也很认真。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又让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

五、以生活为载体,再现生活美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常见的生活工具,自己动手制作乐器。当一首歌曲学会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拓展思维空间,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

例如:在教《小奶牛》这首歌时,当学生学会了歌曲后,布置他们在课余寻找能发声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小奶牛》伴奏。下节课一开始,请学生展示自制的打击乐器。这时,出现在教室里的“乐器”有:用易拉罐装进少许沙子做成的“沙槌”、将穿孔的啤酒瓶盖用铁丝串起做成的“串铃”、整把竹筷子或塑料可乐瓶相互敲击做成的“鼓”等等,还有几串钥匙(当做串铃)和一叠撕成条状的报纸(作沙槌用)。当学生们采用各种演奏“乐器”创造性地即兴为歌曲伴奏时,神态是那样的认真,节奏是那样的整齐,好像在演奏一场盛大的交响乐。自制简易乐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创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效地把音乐创造活动付诸于教学实践。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中,我们应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春雨润物细无声”,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发挥,真正做到让音乐在童心里飞扬,让创作灵动于音乐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上一篇:引导自主实践,凸显“语用”意识 下一篇:品德教育应该从“体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