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处方管理规定》的几点商讨意见

时间:2022-05-16 12:56:06

关于《品、处方管理规定》的几点商讨意见

关键词 品、处方管理规定 商讨意见

为加强医疗机构品、处方管理,卫生部于2005年11月14日制定了《品、处方管理规定》[1](以下简称“规定”)。对医疗机构品、处方开具、使用、保存等作了详细的规定。经过实践,本人发现其中的某些条款值得商讨。

“规定”第三条。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师难以取得患者身份证明等复印件。需要使用品、第一类的患者多为急诊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并不能绝对地做到携带“身份证明文件”,医师也不能因患者无“身份证明”而拒绝开具使用品或第一类。

“规定”难以充分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第四条规定“品注射剂只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到患者中使用。”但是由于基层农村受经济条件限制,晚期癌痛患者多不能在医院渡过其终末期,而是在家中,故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不到

品注射剂。当其不能耐受或无法使用品非注射型或第一类治疗时,只能在痛苦中挣扎,如晚期食道癌患者。因此难以实现“让癌症病人不痛,提高晚期生活质量”的要求。

对医疗机构外使用品,第一类规定过于笼统。“第六条”只是规定了患者提供“诊断证明”、“身份证明”、“代办人身份证明”后,医师方可开具品、第一类处方。但笔者认为缺乏更进一步的管理。医疗机构应为患者办理《品第一类专用卡》,它对品、第一类处方开具、使用管理、患者随诊、终止使用均有积极的意义,而“规定”中则没有明确。

“规定”缺乏对品、第一类使用者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外使用者。“规定”只是在《品、第一类使用知情同意书》中明确了患者及其亲属或监护人的义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医机构外用药者,往往不能及时地将空安瓿或未用完的品、第一类退回医疗机构,而医疗机构也难以取得法律允许的措施。

处方的格式。“规定”明确规定了品、均使用专用处方,而且格式、内容也完全相同。由于第二无论从药理作用,或是管理上均不同于品、第一类,其处方前记中的某些项目如:“患者身份证号”、“代办人身份证号”不必罗列其中。原因是患者或代办人到医疗机构购买第二类时,多不能携带“身份证明”。

“规定”未明确医疗保险患者门诊并取品、第一类时,应使用“医保卡专用处方”还是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如果使用管理药品专用处方,则医保方面难以认同。致使特殊管理药品难以报销。

总之,对于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应结合临床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以确保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充分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品、处方管理规定.卫匡发[2005]436号.

上一篇:使用根管测量仪避免根管超充的临床体会 下一篇:基层医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13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