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分析

时间:2022-05-16 08:18:11

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不断的开放规划发展,直接导致房地产业空前的膨胀,因此,人们对住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坑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本文就主要对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亦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在确定基坑土方开挖方案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当地气候、施工条件和周围环境等确定合理、便捷、安全经济的诸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一、土方开挖原则与施工

在进行土方挖掘施工前,必须要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并根据土木工程设计的图纸制定挖掘施工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土方开挖的基本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通过多项综合分析,可以展开施工工作,进行土方开挖。本着“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将坑基拟分四到五层,每层坑基的开挖深度设定为两米,然后进行挖掘施工。在土方开挖施工工作进行时,为了体现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可将检测器置于基坑,以便确保开挖深度和广度调节控制的灵活性。另外为了挖掘机在土方挖掘中避免碰伤工程桩,在土方开挖之前,对应力管桩的设计熟悉了解将是必需的,并且要在土方未开挖之前标识好桩顶未送至设计标高的工程桩的桩位。

1、选择开挖机械。进口型履带式1m3反铲挖机被挑选为第一层土方开挖时选的机械,而在第二层土方的开挖中如遇到管桩较稀的状况也应采用进口型履带式1m3反铲挖机。

2、开挖路线及车辆行驶路线。机械工具为坑基挖掘的主要方式,辅助以人工进行边坡修理工作和坑底清理工作,运送和弃土自行安排汽车解决。采用分区挖掘的方式,从南向北,从西向东,每个挖掘区域区设置两个作业面,为了满足喷锚施工工作面的要求,之一为沿基坑围护四周开挖的6m宽边槽的挖掘作业面,其二为开挖基坑大面积土。双车道作为坑基车道的方式是必需的,为防止陷车在坡面填上碎碴。为保护管桩,要对坡道处管状进行提前截桩。开挖基坑之前先放基坑开挖边线以及每层开挖的的坡底线,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随基坑开挖的进程逐个放出每个承台挖土边线和挖土标高,以便于对机械挖土和人工清土及时控制。

3、土方开挖施工

(1)基坑开挖层次标高。第一层开挖至设计标高至1.50,开挖深度在1.2~3.0m第二层开挖至设计标高-3.50,开挖深度2m第三层开挖至设计标高-5.50,开挖深度2m第四层开挖至设计标高-7.50,开挖深度2m第五层开挖至设计标高-9.50,开挖深度2m。

(2)开挖顺序从南向北前进,从东西两侧向集中中间推进,机械运行路线为反向逆行接力式循序渐进的开挖,开挖型式采用沟端开挖、单沟侧面开挖和挖宽沟相结合的形式,汽车为单侧向装土。

(3)汽车场内层次间上、下交通运行拟采用斜坡道直接下坑底的平面开挖运行,坡道净宽8m,i=1∶6。

(4)在开挖过程中应预先挖出一些临时集水坑,将基坑内的水导入集水坑中,通过水泵将坑内的水抽至地面上的集水坑,再通过城市污水管排走。

4、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设定的顺序进行分段分层开挖。

(2)机械开挖应留300mm的土层用于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平整,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3)土方开挖前必须先放边坡线,土方开挖中必须随开挖进度放出各承台的开挖边线及各承台的开挖标高,以便及时控制开挖深度及边线,避免超挖或开挖不足,以避免夯填土或大量的人工挖土和大量的人工运土。

(4)坑底人工的清土、基坑边角部位和桩边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的土方应配备足够的人工及时清运至挖机作业半径范围内,及时通过挖机将土方挖走,以免误工误时。

(5)基坑开挖尤其是最底一层开挖中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挖斗碰撞基桩在各层开挖中均应避免挖机直接碾压桩头,若挖机无法避开密集的桩头时,需先截掉部分桩头。

二、质量控制要点

1、房建深基坑施工的技术控制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主要要有挖土方、挡土、防水及围护措施等相关建设,一些细部结构的施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影响其他环节或给工程带来不良事故。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会以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施工技术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一般在挖掘土石方施工前要对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施工场地进行拍照或录像,收集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与地质水文方面的报告,以及周围或地下设施的情况等,收集后做详细深入分析,经过分析后,要针对特殊地质进行更为严格深入的施工组织,尤其是对于软土层的处理,其开挖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太深或挖掘速度过快,很容易对施工现场造成失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极易导致土体的大量滑移,既不利于对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有拖延了施工的进展程度,给工程的坍塌事故带来了直接推进的作用。

2、深基坑周围的防水与止水处理

深基坑的施工,通常会选在枯水季节或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水量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及危害可以说是相当大,所以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要切实做好防水施工处理,对于一般常见的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有上层滞水、承压水以及雨水、渗漏的管道内水等,水流的来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工程开始投入施工前期所做的各项调查报告都是有很好参考价值的,要实时考虑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水剂止水工作,针对细部的地貌结构及设施对地下水的成因做深入贴切的分析与实施可行的处理方案。对于周围有建筑深基坑的现象,则通常会采用以堵为主、以抽为辅,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防止基坑周围土体的滑落与流失。止水帷幕施工中常见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粉喷深层搅拌法、浆喷深层搅拌法以及压力注浆法等,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止水措施。一般地,在止水帷幕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且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要严格避免桩头出现无浆现象,尤其在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区,很容易因搅拌桩的桩径未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导致止水的失效,使桩体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深基坑施工殊性项的施工与处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可以说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投入人力资源较多的过程,而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预料的事件。对于针对深基坑的施工而言,则更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专业技术准备。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这积累:基坑内出现管涌或流沙等现象;基坑支护的局部出现明显裂缝与大面积的不均匀沉降;气候出现异常情况,出现罕见的且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等不良气候;相邻施工段之间的影响较严重,如降水、打桩以及土方开挖等施工工序中;地下有障碍物影响了基坑结构或止水帷幕等的施工。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基坑施工对于整体施工而言越来越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指导基坑土方开挖工作,促进提高基坑工程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意外情况的出现,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业发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1.

[2]郑了然.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探究[J].福建建材,2011.

[3]仲杰雄.探究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上一篇:探讨市政污水处理管网的施工 下一篇: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展中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