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怕死的小水珠

时间:2022-05-16 04:52:51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要善于随机应变,善于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处理,或者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或者因势利导,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而合理的契合点,借题发挥做“文章”。

关键词:教学契机;语文;课堂教学

《荷叶圆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散文,文中以拟人的手法写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a在荷叶的陪伴下快乐的生活。当学习小水珠这一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的快乐,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小朋友,假如你就是那颗正躺在荷叶上小水珠,你是一颗怎么样的小水珠?请你用我是一颗颗的小水珠。来说一说。”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子举手回答:“我是一颗怕死的小水珠。”不可思议,学生会说出这么一句话!看着下面听课的老师,我有点手足无措。于是我避重就轻地评价:“这是你的想法。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我是一颗快乐的小水珠。”“我是一颗幸福的小水珠。”幸好其他孩子的回答让我非常满意。就这样,课堂上的“小疙瘩”似乎被抹平了,我也为顺利解决了难题而沾沾自喜。

评课中,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提到了刚才课堂的那一幕:“我觉得那个男孩子说‘我是一颗怕死的小水珠’时,老师虽没有否定他的想法,但也没有深挖,如果老师能鼓励他做一名坚强、勇敢的男子汉,请他做一颗‘勇敢的小水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顿时感到脸发烧,原本可以意外出彩的地方竟然被自己一言带过。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这其实是他们思维真实的表现。所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应通过启迪和引导,有疑问的地方让学生自己进行反问并能自己解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对于出错的学生不“一棍子打死”,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教师只要因势利导,适时捕捉教学中的契机,学生的认识就有可能上一个台阶,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知识,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这样的“败笔”给我敲响了警钟,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学会倾听,敏锐地捕捉各种教学信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勤于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别样的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 下一篇:那一抹钻出云缝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