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击乐中的重点进行分析

时间:2022-05-15 10:23:54

对打击乐中的重点进行分析

摘 要:客观分析打击乐的功能要素,对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一独特的音乐表演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打击乐表演形态中五个主要功能要素分别加以阐释。

关键词:打击乐;功能要素;表演形态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22-01

一、基本功能要素――节奏

不同民族的音乐节奏形态具有不同的特征,这是人类对节奏审美追求多样化的体现。而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节奏,在不断地刺激人的听觉,引发聆听者的审美。从发端于世界各民族的打击乐到西洋古典打击乐,再到现代时尚通俗的打击乐,无不以节奏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功能。进入20世纪以来, 人们对音乐节奏的审美需求日趋增强,更具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现代打击乐便应运而生,其音乐节奏展示更为新颖奇特,也使其感性魅力更为多元。通过节奏的千变万化来体验音乐之美,是打击乐最主要的美学意义所在。

二、个性化功能要素――音色

音色是由物体振动状态决定的声音听觉,是音乐诸元素中最具辨识度的功能要素。在众多门类的乐器中,打击乐器的个性化音色特征最为突出和鲜明。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现有打击乐器近两万种之多,每一种打击乐器音色都不尽相同,千变万化的声音构成了一个奇妙无穷的音色世界。

乐器的音色有“自然音色”和“人工音色”之分。“自然音色”即乐器本身固有音色;“人工音色”则须靠演奏者的人为控制。而音色控制能力是每一个打击乐演奏者都必须要面对并需解决好的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音色,必须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演奏技巧,同时要熟知乐器性能并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我们以西洋打击乐中最具音色美感的马林巴为例浅析音色控制的重要性。作为打击乐家族中主要的旋律性打击乐器,马林巴的音色控制最为讲究,也很值得去细心研究和琢磨。为寻求马林巴符合音乐表现的理想音色,演奏者除了掌握正确合理的击打方法外,还需对琴槌的控制有更高的要求。通常马林巴最低的八度音区演奏应尽可能使用较重、较软的琴槌,并需在击打时适当加大力度,用以获得有回音质感且较为柔和的声音。而在最高的八度音区演奏时,则应选择使用较硬、较小的琴槌,这样才能保证该音区的音色更加清脆和明亮。对于不同种类的打击乐,我们要充分了解乐器及击打用具特质,善用不同的击打方法获得不同的音色,同时注重自身音乐修养,力求准确把握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风格,演绎出应有的韵味和音色。

三、拓展功能要素――音响

西方交响音乐发展至19 世纪末时,因常规管弦乐队的建制已基本定型,各类乐器的音响已无更多挖掘潜力。进入20世纪以来,作曲家们便开始积极探索并努力寻求新的“音响世界”,结果作曲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向打击乐领域“求索”,他们开始尝试用打击乐特殊的音色效果来装饰其作品,如拉威尔《波莱罗》舞曲中小军鼓和响板的成功运用即是较为典型的一例。而今打击乐器不仅已成为与弦乐、木管乐、铜管乐组地位相当的乐器组,而且还常常在一些现代音乐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起主导作用。在不断扩展的打击乐器中,还有一些被统称为非常规打击乐器,这类“乐器”是作曲家和演奏家从日常生活用品或劳动工具中发掘出来的新品种,小至酒瓶、瓷杯、铜盘、钥匙,大到废汽油桶、有共鸣的家具、汽车等,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打击乐器”取材简便、演奏灵活,且不受时空制约,由于它们能发出奇特的声音, 加之演奏者新颖特殊的演奏手段,不仅让作曲家、演奏家们获得了符合创新意图和表现需求的多种音响效果,而且更让欣赏者感受到打击乐变幻莫测的无限魅力。

四、动态功能要素――力度

打击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力度的合理运用,是其演奏功力的具体体现。由于力度是一种动态性的功能要素,所以用力的“大与小、强与弱、实与虚、松与紧、巧与拙”均直接影响着音响效果及质量的优与劣,也关乎着演奏者艺术表现力的高与低。

五、外化功能要素――表演

打击乐演奏者的表演能力既体现于其内在演奏功力,同时也需用自然合理的外在表演加以配合运用。只有将这两点有机结合,打击乐演奏的审美体验才会完美无缺。由于打击乐的种类繁多,因此其表演形式也必然会多种多样。

表演作为打击乐的外化功能要素,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观得体、落落大方,它既关系演奏者自身外在形象,同时也关系着欣赏者对其视觉形象观感;二是肢体语言符合音乐表现需求,自然适度,形随其乐;三是演奏者的“精、气、神”,即演奏者与音乐意境相吻合的一种精神面貌和艺术气质。如在西洋古典打击乐中,小军鼓的执棒方法非常规范讲究,而在现代打击乐中则不然,演奏者可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而选择各式各样的执棒方法,其随意性很强。爵士鼓演奏者甚至可以在演奏中即兴表演抛鼓槌和手指上的一些花活技巧,表演性极强。在一些大型的露天演出中,演奏者也可根据整体表演需求,辅以人声或诸如队列式的表演动作,做到“声型合一”。在中国的民族打击乐中,历来就有注重“神韵”的优良传统,而“神韵”的体现,一是精湛的技能技巧,另则是演奏者借以“传神达意”的形体表演。

在我国音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打击乐已在音乐表演体系中凸显独具魅力的主体功能。我们深信,21世纪的打击乐将愈加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王安潮.打动天下 观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音乐会[J].音乐爱好者.2010(09).

上一篇:论中国版画的市场前景 下一篇: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