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数学课堂 培养学习兴趣

时间:2022-05-15 08:06:26

优化中职数学课堂 培养学习兴趣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切实优化数学课堂,以数学趣味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优化课堂;培养兴趣

In the optimization the duty mathematics classroom, raises the study interest

Chen Weibi

【Abstract】To display the duty mathematics education function well, we must renew the education idea, explore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and the measure positively, optimizes mathematics classroom earnestly, by mathematics interest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imarily position, thus stimulates and trains the student thickly, the lasting study interest.

【Key words】Vocational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Optimized classroom; Cultivate interest

在职业中学数学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底下学生“口水成河”;经常听到的是:“这一个人的独台戏真不好唱”或“这娃儿些咋整哦”…… 诚然,职业中学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们不应只是埋怨学生,更不应放弃这些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们教师应针对职中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施趣味化教学,以此激发学习动因,实现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目标。那么,如何实施趣味性教学,挖掘学生学习动因呢?笔者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切实优化数学课堂,以数学趣味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本着“宽基础、活模式、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丰富多样的趣味化、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变“单一”为“多元多维”评价方式

据调查显示,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上欠缺。他们在小学和初中时代就成为数学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而且被贴上标签,被列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后进生”,甚至“差生”,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对象,普遍存在“看到数学书就头痛”的心理。如果我们还依据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只能是越来越把学生的信心评掉。所以,我们应用“趣味教学”原则,摒弃单一的依据分数评价学生的标准。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上课发言情况、课堂练习、课堂上台演练、课后作业情况等综合评价,基本上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台一次,学生自然在课堂上就专心多了,胆也大多了,逐步树立了“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让全体职业学校的学生都体会到在平等、和谐、共同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自信在回升,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职业学校度过“成型、成熟、成人、成事、成才、成功”的成长过程,并且把这种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到校外,终身受用。

2 优化数学课堂 教学趣味化

职业学校的学生倾向与运动和行动,以“动觉型”居多。当这些“动觉型”的学生被长时间限制在座位时,如果教师的讲课与实际操作没有趣味,吸引不了他们,调动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通常会感到烦躁、泄气。所以我们的课堂要鲜活,生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2.1 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师生共同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十分重要。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学生积极学习,努力思考,顺利实现学习目标的土壤。而具有刺激作用的氛围可以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与氛围相依相存,要保持学生兴趣的相对稳定性,教师必须不时的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外物刺激,即运用客观教具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采用直观教具,它的作用就在于能刺激学习氛围。比如在讲解椭圆的定义时,我预先就准备了一条毛线,然后请两位同学上台画,下面的学生就很好奇了,纷纷猜画出来的是什么……一堂课在开心中度过,学生课后都说“好耍”、“数学课居然不累”。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各种各样的电化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之中,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具,通过演示,把教学内容反映出来,学生的理解就会深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2.2 教师用鼓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达这种积极的期望。这一点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职业中学的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期望使他们没有继续放弃数学学习”,“以前老师根本不管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同学,在这里老师这么看重我们,让我们又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作为教师要努力放大他们的优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教师的首要目标是营造魅力学生生长的绿色生态环境,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课堂多元智能提出者加德纳教授曾说过“人人能学好,个个都成才”。所以,和谐的数学课堂必须是学生享受成功的阵地。只要学生的努力得到肯定,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要不忘用心去欣赏每一位学生。只要他们有尚好的表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要送去赞扬。如一份礼物,或是一句“你真的很棒!”“老师为你骄傲!”“真是精彩的发言!”等,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让他们感受温暖,有信心学习。

2.3 教师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到:A、目标性。教师的激情教学设计要有目的性,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设计,选择恰当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好激情的尺度,用真诚感染学生。B、互动性。教学是需要互动交流的,教师之所以要充满激情,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师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激情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自然流露。C、语言艺术性。要使学生觉得数学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数学教师的语言洗练、准确、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受其感染,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D、倾听激趣。激情是互动的,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想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必须与学生交流沟通,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倾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要适当的回应。例如听学生发言时,用眼睛关注他,点头、微笑、皱眉等等表示理解,这样会不知不觉的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4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如一堂课的导入设计得好,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系列可操作的、能体现数学内涵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相互之间的交流中,去认识、理解、建构数学知识。如在“余弦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一个“探究、发现”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猜想、证明,“发现”余弦定理,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职中生,这样的活动比单纯的推理证明更能促进他们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的方法很多,笔者只是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验,以求同仁商榷,共同探究,实现数学课堂的最优化,坚持从诱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人手,可改变“数学是枯燥乏味”的观点,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三个飞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使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更生动 下一篇:浅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