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碱萱草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

时间:2022-05-15 07:43:11

耐盐碱萱草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

摘 要:本文对耐盐碱萱草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为MS+BA2.5mg/L+NAA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NAA1.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并根据实践总结出其栽培技术,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耐盐碱萱草;组织培养;栽培

耐盐碱萱草属百合科萱草属植物,是从萱草中选育出的优良耐盐碱宿根花卉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能耐0.6%左右盐浓度,耐-24℃低温、抗45℃高温,对土壤适应性强[1]等特点,可以数年至十多年开花不断,生长年限长,病虫害少。栽培与管理粗放,后期养护成本低,有花有叶,是将来绿化发展趋势中首选品种。本文研究组织技术繁育萱草的培养配方,对社会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组织培养技术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外植体选择。选择优良、无病虫害耐盐萱草茎尖作为外植体。外植体经洗衣粉洗净后,并用自来水冲洗1h后,在无菌条件下先用70%的酒精浸洗30s[2],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6~1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3]。

1.1.2 实验诱导。培养基:MS+BA 3.5mg/L+NAA0.05 mg/L、MS+BA 2.5mg/L+NAA 0.05mg/L、MS+BA 1.5mg/L+

NAA 0.2mg/L。

增殖培养基:MS+BA 3.0mg/L+NAA 0.1mg/L、MS+ BA 2.0mg/L+NAA 0.1mg/L、MS+BA 1.0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1/2MS+NAA0 .5mg/L、1/2MS+NAA 1.0

mg/L、1/2MS+NAA 1.5 mg/L。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25±2)℃,相对湿度为60%~70%,光强12000~1800Lx,光照时间12h以上。

1.2 结果与分析

1.2.1 诱导愈伤组织。外植体接种到愈伤培养基MS+BA2.5mg/L+NAA0.05 mg/L上约28d后,产生淡黄色愈伤组织。生长一段时间后将褐化部分切除,新生愈伤组织转入新鲜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将产生的愈伤组织转入新鲜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并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块每隔2周转移1次,至有大量的愈伤组织块产生。

1.2.2 诱导出芽。将淡黄色的愈伤组织块切成小块转入继代培养基MS+BA1.0mg/L+NAA1.0 mg/L中。约10d后,淡黄色的愈伤组织逐渐变绿,开始产生许多新生芽点,每隔20~35d转接1次新鲜培养基,以保证愈伤组织和新生芽对营养的需求。

1.2.3 诱导生根。将高度约2.0cm的无根再生苗从愈伤组织块上切下来,在每棵幼苗基部留有一定的愈伤组织,以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根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 1/2MS+NAA1.0mg/L诱导生根效果最明显。

1.2.4 组培苗的移栽。当组培苗根长至lcm左右时,将培养瓶放在自然光照下炼苗3~5天后,打开瓶盖再炼苗3~5天,轻轻取出组培苗,洗净培养基后,移栽到经0.1%KMn04溶液消毒过的基质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驯化成活率可达97%以上,2周后待长出新叶即可移栽到苗圃,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整地

先深翻整地,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养分活化,保水保墒,促进耐盐萱草的根系生长。耕耘后的土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用1%的敌百虫液喷洒或撒施30~50g/m2呋喃丹预防害虫、耙平、整细。

2.2 移植

以群体观赏效果为主,株行距以10cm×15cm为宜,以便在短期内覆盖地表,以达到美化效果。如以苗木生产为目的,株行距应放大到20cm×25cm,以保证根系有充分的生长空间,更好地促进苗木分生。

2.3 浇水

定植后需浇2~3次透水。移栽当日应第1次浇透水,隔2~3d再浇1次。如有条件,7d后浇第3次水,并及时覆土,后需及时松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早春浇1次返青水,能够迅速生长,现蕾早而且多。随着大花萱草的迅速生长,除需水关键期如蕾期、花期、花后应浇足水外,还要视天气情况及时进行浇水或排水。11月份上冻前,浇足1次越冬水,即可安全越冬。

2.4 施肥除草

耐盐萱草缺肥时叶片变黄,定植前需要施足有机肥,后期管理结合浇水追施磷酸二氢钾和碳酸氢铵。在定植后、幼苗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苗期中耕宜浅不宜深,随苗龄的增加,中耕加深。中耕除草应在土壤墒情适中时进行,待叶丛覆盖地面后即可停止。

2.5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叶枯病和锈病。应选栽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杂草、老叶及干枯花葶,以减少侵染源。发病初期,叶枯病用5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锈病用15%粉锈宁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15d喷1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和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收稿:2013-02-27)

参考文献

[1]杨永花.金娃娃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3,12:33-36.

[2]周南镚,黄一青,范林浩.大花萱草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57.

[3]王汉海,程贯召等.大花萱草—金娃娃的初代培养和无性系的建立[J].潍坊学院学报,20024(2),9-10

上一篇:飞行科学:一个最绚烂的主题 下一篇:大电流,微功耗,小体积单片LDO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