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法探讨

时间:2022-05-15 07:36:02

小学语文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法探讨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有效提问

1.1 无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小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小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模式不考虑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问题缺乏趣味性、挑战性和充分的延展性。所提的问题表述不准,过于模糊,学生不知所云。或者表述有歧义,导致教学活动失控。有时问题的答案指向唯一,教学活动失去了开放价值。

1.2 有效问题。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须有效“提问”并“倾听”,教师提问要设置矛盾,激活思维。要抓住兴趣点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化难为易,简练为之。问题设计应该针对文章本身,结合课文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来提问。切中要害,发散思维;提纲挈领,统领全文。问题要以小见大,搭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提问要准确,要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同时要注意问题的数量、提问的频率,一节课不能是记者访谈式的一问一答,过于频繁的提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很快让学生厌倦,从而削弱了他们对重点问题的思考。问题设计的难易要有梯度,按一定的顺序去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视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旁若无事,漫不经心。如果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回答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最好先让学生加以补充、纠正,借以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小结,既要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又要指出不确切的地方。对学生发表的独立的、创新的见解,要当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能不置可否,只是一味地做出“对”、“正确”、“很好”的简单评断,而应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1.3 有效提问中的提问艺术。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有序、有层次。关注提问“三环节”。关注儿童认知角度,贴近儿童认知水平,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问不要过于急于求成;提问对象不要过于集中;问题不能过多、过碎;把握好提问机会;转变“问题”观点、见仁见智,尽显学生个性风采;开放民主,引导学生大胆探究。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2 有效教法

2.1 多种教法百家争鸣。

2.2 多种方法有机结合。

2.3 做好扬弃,使迷茫的课堂清晰起来。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方法;③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④促使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⑤准确记忆所学知识的方法。

语文有效教学提倡教师要少讲精讲,并不是不讲,因此更要在教法上下功夫,优化教法。优化教法的目的在于放好样子,做好示范,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品质,激发语文兴趣,授给自学方法,教给各种规律,让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反复不断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增知广识,形成能力。“优化”少不了广泛学习和借鉴,学习和借鉴必须根据自己的校情、教情和学情来决定取舍,即使是古老的教学方法,只要有价值,符合自己的实情,不妨采用;别人的方法,尽管在别人别校很灵验,但如果不适合自己就不能盲目搬用。比如有人听了魏书生老师的课和介绍,便马上让自己的学生去自学,课堂全交给学生,不批改作业,结果,学生正好去做数学作业,把语文给丢了。只有在真正理解那一套民主、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之后,结合自己的实情,有机取舍,灵活变通,通过实践,自我修炼,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行。用句老话说,就是要“活”。这“活”就是一种优化。在优化教法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学生的学法。不能让语文课成为自流课,不能只是规定每堂课一定要给学生多少时间,而要重在实效。当学生还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某一类文章的自学方法之前,教师必须帮一把、扶一程;当学生具备了某一种方式方法之后,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学会变化,做到举一反三,把知识和能力在自学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迁移。只有把精力投放到教法和学法的优化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低效,迈向高效。

上一篇:节后出境游 精选旅行险 下一篇:历久弥新的职业:手工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