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执法”无异于社会教唆

时间:2022-05-15 06:56:11

“钓鱼执法”无异于社会教唆

日前,湖南蓝山县的6旬老人陈作雄,骑着借来的摩托车在街头停留,一名男子过去问他可否载客,陈起初没有同意,在该名男子央求下陈同意了,并发动摩托车。随后,该男子将陈的车钥匙拔下,并用手机打电话,四五名身着制服的执法者随后赶到,摩托车被强行带走,老人因为无力赔还摩托车而自杀。

也在近日,浙江长兴县的一家金器店举行活动,号称为慈善捐献,举办“八个鸡蛋换千足金金箔时尚吊坠一枚”的活动,排队者中大妈居多,因为鸡蛋可以换到黄金,有这么大的奖赏,大妈为争位置而发生摩擦,大打出手,人仰马翻,场面非常狼狈。

一个是被迫自杀,一个是当众失态,两件事情都让人不忍卒视,因为这些民众人性中的不堪,被人通过卑劣的手段,诱导、纵容了出来,不管是后来出现的执法,还是最初打出的慈善旗号,它们都比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更加不堪。

有“钓鱼执法”现象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执法部门在打击犯罪时,采取按数额奖励、按照罚没款的方式,给执法者提成,在这种模式下,执法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诱导当事人进行“违法”活动,从而为“钓鱼执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这就像这家金店乃至很多超市开业时的促销一样,为了引来更多的顾客,获得更大的利益,以“鸡蛋换金子”或者是“免费领取”等“悬赏促销”的手段做诱饵,归根结底都是想利用人性中不体面的一面。

吐痰、乱扔杂物等行为,始终是公共场所环境保持的一个难题,但很少出现在高档酒店,原因之一是,公共场所的环境本身就不干净,不足以使人珍惜,也不足以对人们的行为缺陷构成约束。换成五星级酒店,就是再没有公德的人,也会被清洁的环境震慑到,也会有所收敛,这个道理同于“钓鱼执法”和“悬赏促销”,环境对人的暗示乃至改造作用是巨大的,一个道德风尚良好的环境中,人们遵守道德的可能就大,就会有更多的人向善。反之,世风日下的环境则可以促使人自暴自弃,使人性中已经收敛、改变的弱点,甚至是人性中的恶“还阳”,如果这个“还阳”还是在执法者、话语权拥有者的启发下,那就无异于社会教唆了,他们的危害远在被启发而生的违法违规之上。

上一篇:公积金管理漏洞:没有一个机构真正管得着 下一篇:用好课堂小结提升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