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15 06:38:51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健美操教学是高校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表现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对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与审美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做出概述的基础上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做出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高校;健美操;表现力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

健美操的表现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对自身的情感以及对健美操本身的体会进行抒发,它是外在动作表现与内在精神气质的统一。由于表现力贯穿于健美操的整套动作,而缺乏表现力的健美操动作也必然会缺乏生命力与活力,并很难使人产生审美感受,所以表现力对于健美操而言具有独特的意义。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学生个体差异、专项素质、性格与气质、心理素质、音乐与舞蹈基础修养以及兴趣等。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一)尊重个体差异

高校中的大学生在健美操基础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一些来自于大中城市的大学生自小就有接触舞蹈类艺术的条件,并且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都接受过锻炼,部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也培养了一定程度的节奏感,参与过一些辅导班的学生也往往善于表现自己并喜欢和他人交往。而一些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地区的学生与这些学生相比在义务教育时期所处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并且公共设施也相对落后,娱乐休闲方式的单一以及文化生活的相对欠缺使这些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健美操表现力方面表现出差异。同时即使是同样来自于城市或者是农村的大学生由于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也会在健美操表现力方面存在差异。从农村或者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来看,他们对健美操及其作用普遍缺乏了解,兴趣也并不浓厚,在健美操的练习和学习中会表现出节奏感较差、动作协调性较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这就要求在健美操教学中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练习。在动作风格的训练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动作风格是学生个性表现的重要部分,而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异也必然会引起风格的差异,教师要认识到高校健美操教学并不是要追求专业化和统一化,所以在动作风格的训练中调动起学生对健美操的情怀、兴趣以及积极性,让学生对提升健美操水平、提升自身健美操风格的美感与感染力保持渴望远比实现风格的统一化和专业化要重要得多。在面部表情的训练方面,教师要认识到面部表情是增强健美操表现力的重要内容,而具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不仅能够提高健美操的审美,同时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很好体现。面部表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面部表情训练的方法,从而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

(二)重视专项素质训练

通过高校健美操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健美操的意境和内涵,并且可以让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体现自身的活力和动感,在此过程中简单的理论灌输并不能实现这种目的,因为即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并能掌握理论知识,但是由于表现力的缺乏而只能做出呆板、僵硬的动作也会导致健美操的意境与美感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所以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对审美的追求和向往并加强健美操专项素质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水平,让学生在了解和体会健美操的基础上发挥出健美操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作用。在健美操教学中,从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就应当让学生意识到健美操在提升学生气质、塑造学生体态以及锻炼学生身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高度的重视针对学生开展身体素质锻炼,从而为健美操的训练建立基础。由于许多学生很少接触舞蹈,所以较差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度使动作缺乏美感并且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也具有较长的周期,这些内容是健美操训练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影响健美操美感和流畅度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的训练要做出重点强调。

(三)强化性格与气质的培养

性格与气质的培养应当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应当从简单的动作如站姿就开始帮助和引导学生在了解动作训练目的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到最好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在健美操中的表现力、健美操中的基本站姿训练可以使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得到锻炼,使学生在学会坚持的基础上养成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性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确立和养成表现意识。在健美操教学中的每一个基本技术动作,教师不仅要对其技术特点做出讲解,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技术动作的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揣摩让学生在技术动作的训练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最佳表现方法以增强学生个人的魅力与气质。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性格对健美操表现力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性格决定着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态度,所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是增强健美操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性格可以分为外向、中庸和内向三类,性格外向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并且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性格中庸的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态度容易受到课堂气氛和自身情绪的影响,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在健美操的学习中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自信心态并且不愿表现自己。所以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本身心理产生的变化,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调动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学生性格中的不良因素。

(四)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能够对自身情绪做出适当的调整。为了让学生对健美操教学具有良好的信心,教师应当在传授健美操动作时做出优美标准的动作示范,从而在让学生认识美感的同时唤起对健美操美学追求的渴望,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也可以让学生产生崇敬之情,从而增强自身学习健美操的信心。

(五)加强舞蹈、音乐因素培养

在健美操的表现力方面,许多学生由于性格或心理素质影响而不愿意表现自己,同时也有的同学想要表现自己,但是由于基础不好或者缺乏表现途径而难以表现自己。大多数大学生在接触健美操之前很少系统的学习音乐以及舞蹈内容,较差的身体柔韧性以及协调性是影响学生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较差的节奏感以及乐感也是抑制其表现力的重要原因。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听不懂音乐而难以使学生的动作与音乐实现良好的配合容易使学生失去表现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很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心理。所以在健美操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变化,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如数节拍等也十分必要,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音乐的意境和美感并让学生通过配合音乐练习来掌握健美操与音乐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基础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得到很好的调动并能取得良好的联系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感并培养其欣赏美和体验美的能力。

上一篇:刍议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改革与完善 下一篇:日记,使学生下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