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的“取消长漫费”

时间:2022-05-15 08:24:29

其实,“取消长漫费”早就势在必行。

从三家运营商的2016年中期报告来看,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收入仅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2.5%,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尚有40.6%;联通的通话及月租费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21.0%降到了2016年18.0%;电信的移动语音收入占比更是从2015年的15.1%跌到了2016年的12.9%。在三家运营商收入同比增长5.7%的情况下,语音收入的下降不可谓不惊人。事实上,当人们早已经习惯通过即时聊天软件发送语音信息、驾轻就熟地跨越时区视频聊天、就连早年不屑于用新奇玩意儿的政商大佬们也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互致问候时,“长漫费”也就不再是给运营商下金蛋的鹅了。再加上“长漫费”存在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所谓的“跨区接转”的成本今天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取消长漫费”也就势在必行了。

“取消长漫费”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拉动消费、促进交流这些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运营商们的积极表态显示,“长漫费”改革的快车已经箭在弦上。但是在笔者看来,在接下来不到七个月的时间里,运营商们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新市场的拓展问题。语音收入的份额再低,1000多亿元的营业收入稍有变化都会是大数字的跳跃。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东方不亮西方亮”,“长漫费”取消带来的收入损失必然要在别的业务,比如无线上网业务上补回来。未来的通信世界将不再局限在“人与人”的通信中,而是进化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形态,各家运营商在各自的转型方向中都提到了流量经营的道路。

二是地区平衡问题。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存在差异。一旦取消“长漫费”,那些欠发达地区用来照顾当地老百姓的资源是否会被用在发达地区的通信市场上?过去个别地区运营商的低批价短信卡流入发达地区市场的情况就屡禁不止,到最后运营商拿出来的补贴没能助力落后地区的通信发展,却把其他市场搅得乌烟瘴气。若不能从制度上规则上提前s束好,这个问题恐怕还会再次发生。

三是存量业务梳理问题。过去十几年发展而来的资费套餐每个运营商省公司都有上百种,海量的存量业务梳理将会是一个巨大工作量。将这些存量客户迁移,工作量很大,会有不在少数的不愿迁移的老客户,对于那些老资费体系中语音费较少的客户,显然没有动力为了“取消长漫费”而去迁移。

上一篇:踩踏中级车市场 下一篇:当前银行业嬗变的五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