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适合教育,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

时间:2022-05-15 08:02:16

践行适合教育,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 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践行“适合教育”,努力让师生焕发生命的活力:以“为每个孩子颁发进步的奖项”来探索多元化、过程化、激励性的适合的评价;通过开设近百门校本选修课、艺体选修课以及多个节日活动课程等,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通过“发现、寻找、思索、行动”的“四叶草”品牌建设,为每个孩子种下自主德育的种子;从而打造适合“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校园,为师生传递幸福的味道。

关键词:适合教育;适合评价;适合课程;自主德育;师生幸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09-2

星海小学建校之初,不到四十名孩子,且大多是遭遇择校后“被遗落”的生源;十二年后的今天,学校已有60多个班级,三千多名学生,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生源,还有众多慕名而来的孩子。

从少到多,由弱到强,这里面离不开管理者的心血和智慧,更离不开每一个“星海人”的努力和辛劳。多年来,“星海人”埋头苦干,敢为人先,走出了一条“适合教育”的通衢大道。

为每个孩子颁发进步的奖项

镜头一:周一操场,国旗下讲话完毕,校长手里捧着一叠红彤彤的奖状,满脸笑容地准时出现在主席台上。台下,是一张张期待中满怀兴奋的小脸。“亲爱的同学们,下面我宣布本周‘三会星海娃’名单……”颁奖的乐曲响起,跑上台领奖的孩子小脸洋溢着激动和自豪。台下欢乐的掌声早已飞出了校园……

“俯下身子看孩子,为每个孩子颁一次奖。”这是我的口头禅。建校之初,学校就立下一条“规矩”: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便是颁奖时间,为孩子颁发校内校外的各类奖项。每次颁奖结束,校长们还不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非常珍惜和难忘这样的场合,内心充满了骄傲与喜悦。

适合教育,就在于这样的细节之中。而关注并鼓励每一个孩子,就是适合教育落地生根的契机。这契机,就从为每个孩子颁一次奖开始。

仅仅让孩子获得激励还远远不够,适合教育的根本是评价制度的跟进。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为此,学校把着力点放在为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形式”建设不同的评价标准。

“适合的评价”在乎的就是那“每一个”。

放眼未来:重视“每一个”评价的多元化。“教育是一门发现和创造的艺术”,教育的魅力就在寻找发现每一个鼓励孩子的契机,寻求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方式。学校创造性地以“星海娃评价体系”取代了原有的“三好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全方位开展“评星”“评娃”活动,实现“评价标准多元化”,努力涵盖绝大多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现“评价频率日常化”。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全校每个学生,都可以因个人特长、进步程度领到一张小小的奖状,获得肯定与赞赏。

拾级而上:注重“每一个”评价的过程性。在星海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制的资料袋,里面收集了小学整整六年的成长资料、每一学期校内各项活动中的特别表现、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和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心理记录等。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小学毕业时,这份特别的记录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珍贵回忆。

学会赏识:强调“每一个”评价的激励性。赞赏,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最明媚的一抹阳光。为此,学校在作业评价上也施行了激励新举措。作业本上一个“你真棒”的印章,一张习作的传阅奖状,一个笑脸,一个大拇指,一张免做卡等都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为每个孩子设计适合的课程

镜头二:学校科技楼的高士其科普馆里,一个班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园区纳米专家的讲座。神奇的纳米技术让孩子们眼界大开,小眼睛紧盯着专家,听得入了神……

这是孩子们某节科学课内容之一,上课地点是学校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校科普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落户中小学的高士其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足不出校园,就能享受到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

“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关键还在于开设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特色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教育,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教育菜单,这也是我校‘适合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之一。”为此,学校开设了近百门校本选修课、艺体选修课以及多个节日活动课程,建立健全了课程开发的相关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在课程实施上,开展分层施教,着眼于特色发展的N+1的模式;着眼于因材施教的(教材、学材、习材)“三材”建设;着眼于收集、实践、合作、坡度感等四大类的作业设计互为补充。学校坚持“三减二加一增”,真正把教学引向“轻负担、高质量”。“教是为了不教”。学习高效最关键的是要在学生的“学”字上下工夫,努力在学的自在上求突破。自建校初,学校就开展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教改实验,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推进。

为每个孩子种下自主德育的种子

镜头三:每天中午,图书馆边的“四叶草小公民超市”就门庭若市。孩子们按不同的年级和时段进入“超市”,“选购”自己心仪的物品,一脸的开心与自豪。学习用品,漂亮的发夹,可爱的洋娃娃,帅气的T恤……可谓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与普通超市不同的是,付给由同学担任收银员的“钱”是一张“换购卡”,上面敲着绿绿的“四叶草”章。

在星海小学,每个学生在新学期初都会领到一张德育实践卡。根据学生一学期参加的校内外活动、文明礼仪情况以及取得的各类成绩获得相应的奖章,然后凭奖章的数量至小公民超市相应的点数区域换取对应的奖品。如一个章可至“一点区”兑换奖品;三个章可至“三点区”兑换奖品……每天中午,由学校大队部招募的品学兼优的“金牌换购员”轮流为学生服务。

德育,只有长在孩子心里才会呈现勃勃生机。事实上,“微超市”只是星海小学德育实践的一个样本,一个学生实施自主德育体验,实现自我管理的“孵化器”。

“发现、寻找、思索、行动”,这是我校自主德育的核心内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我看来,正是在这样点点滴滴的德育实践中,星海娃们张扬个性、发展潜力、收获成功,为成为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胸怀的最美小公民,一个真正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适合教育的本质所在。

为每位师生传递幸福的味道

镜头四:星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温馨小木屋里,校长正与一位戴着助听器的孩子坐在地板上,开心地聊着什么。阳光洒在两颗一白一黑的脑袋上,一片金色……

戴助听器的孩子名叫张骏,是先天的聋儿,他2岁半起就植入了人工耳蜗。虽然发达的科学技术给了他重回有声世界的机会,但进入小学,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对他是个巨大的挑战。校长们率先与孩子结成德育导师对子,生活上、精神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帮助与鼓励。工作再忙,每周我都会抽午间去孩子教室转转,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每个月,更是准时与小张骏相约心理中心,做沙盘游戏,聊学校趣事……在师生们的帮助下,孩子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渐渐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

唤醒孩子的光荣梦想,让每一颗种子拥有破土而出的力量。我坚信,只有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发现自己的优势,顺其天性而育之,依其个性而塑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给予孩子成功的幸福感,光明的未来才会属于他们。

孩子是我手心里的宝;而每个老师,也是我手心里的宝。在我眼里,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教师的幸福指数就是校长的幸福源泉。

学校专门成立了智慧云班主任工作室。25位班主任老师,70、80、90后……多层次的成员梯队,主题研讨、智慧分享、问题会诊……多元化的研修形式造就了这样一支着眼素养发展,着力教学实践的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是星海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缩影,是星海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平台。

2013年10月25日,被誉为江苏省教育界“奥斯卡”的江苏省2013“星海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首届“苏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科院领导来了,台湾著名学者朱高正、国家督学成尚荣等知名专家学者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省市名优教师来了,全省基础教育界的“教育达人”来了……

颁奖大会在开场舞《向着美丽出发》的序幕中惊艳亮相。筑梦:仰望星空;追梦:脚踏实地;圆梦:星光灿烂。三个篇章一一展开,丝竹、歌舞、鼓乐、诗文交相辉映。作为协办方的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就是以这样一台唯美而炫目、大气而富有内涵的节目向与会嘉宾展示了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的执著追求,展现了园区教育的璀璨风华。

“教海探航”磨一剑!星海小学成了此次盛会的最大赢家――40位老师荣获特等奖等各类奖项,占园区获奖总数的半壁江山,充分显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雄厚实力。

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需求,等待生命中那些花开的声音,迎来每一次生命绚丽的花开。正是在“适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星海小学的花圃里,孩子们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光芒!而星海小学的老师们,在星海的精神家园里,也正幸福地收获着教育路上的累累硕果。

上一篇: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数学变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