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教学点评与对话

时间:2022-05-15 05:34:27

《苗岭的早晨》教学点评与对话

刘宏伟:这种异地教学是很考验人的,所以我很感谢《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让我有进步的机会。有很多老师问我备课的秘诀,我说:反复地、多次地聆听音乐是我备课中最重要的体会,很多教学灵感、很多教学方法,都是从聆听音乐当中来的。《苗岭的早晨》是比较简单的一首作品,A―B―A结构,三分多钟,材料非常简洁。我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反复地唱,让作品旋律融进学生的心里。下课后,当我听到学生们走出教室时都在走廊上哼唱《苗岭的早晨》旋律,我就觉得今天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我想,一定要通过我们的音乐教育,让孩子多积累作品,增加对作品旋律的记忆,这样孩子们的音乐修养才会提高,才会养成一个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今天也有一些很遗憾的地方,比如当看到时间不够时,课堂总结的部分就有些草率等,很不尽如人意。

吴斌:问刘老师一个问题:当B段听完了以后,你问学生的感受,一个学生描述了他所听到的情景后,你很肯定他。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来看待学生对音乐这种具象的描述?

刘宏伟:我觉得,如果学生的描述是和音乐有关的,我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如果学生的描述和音乐是无关的,那么我的提问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在讲到B段和A段区别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断在说这段出现了钢琴,衬托了什么什么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问题不是很明确。

吴斌:学生如果要是描述了一个故事呢?或者描述了一个生活的经验呢?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听课的老师们也想一想。

程芳:我是湖南株洲市的音乐教研员程芳。我会对我的老师提出这样的建议:是音乐中的什么要素让你描述成这样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场景的描述?我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关注层面和范围。

刘宏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根据音乐经验的话,那么每个人的想象应该是合理的,如果出现偏差的时候,就有可能是我们的引导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是怎样认识和了解这段音乐的。

曹理:看刘老师的课,给我一种在朴实和传统当中充满了创造性的感受。课堂上用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板书,不用课件;又比如模唱、聆听,都是很传统的方法,没有花哨的东西,但是这个“飞歌”确实是植入学生的心中了。所以看似传统,但由于教师深入地挖掘,体现了无穷尽的创造性,遵循着音乐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刘宏伟老师设计的目标,目的性强、明确清楚、简单明了。这节课没有一个目标没有做到,比如“A―B―A结构”“不同乐段的特点”等等,所以说目标非常具体,符合实际。再有,这节课音乐性强,抓住了音乐的核心,不断地展开和生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这堂课,我觉得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名言给以一种很好、很新的解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学生互动,才能使学生能得道、能学业、能解惑。

有一些问题跟刘老师提出探讨:第一,课开始时间“你们当地有什么花儿?”学生已经回答不知道什么花儿,为什么还要问“花儿为什么动听而不是好看呢?”既然知道学生不了解还要这样问,就有些多此一举。第二,结束时的“推介会”,人家以为是广告推介就引导学生走到非音乐性了,为什么会产生音乐和非音乐的东西,这说明我们在引导上还有不明确的地方。

我特别赞成总理说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家”,而教育家中大部分来自我们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刘宏伟就是个教育家,她具有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人格魅力,她带了很多有志于音乐教学的中小学教师组成一个工作室,对音乐教学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非常令我感动。

金亚文: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感受:第一,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教学目标第二条“能熟唱作品的主题旋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熟唱”两字所带来的教学实践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我们知道,老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要不要唱,这是至今也不是很明确的问题。可能有很多因素造成老师在欣赏课中回避演唱的现象,比如遇到比较难的主题,还有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等。看了刘老师这节课,我觉得这几个因素都可以消除,比如说“苗岭的早晨”这个主旋律,要用歌声唱出来是不太好唱的,特别是那个滑音,很多老师一看到这个就回避了,但是刘老师坚持要唱;从专业声乐的角度来说,刘老师的声音条件不是特别的好,加上一些客观因素,所以我们能听出她嗓音的沙哑,但她还是唱了很多遍,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应该说,教师引导学生熟唱主题跟其他方法、手段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所以能够在课结束后自主地唱这个旋律,说明这个旋律印到心里去了,这就是教师坚持熟唱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第二,今天刘老师讲了结构,涉及到了曲式A―B―A,和许多采用相对理性方法的课例不同,刘老师运用了非理性的、结合音响的、由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把结构问题、曲式问题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比较好,学生接受得很自然,记住了两个主题,第一个跟第三个一样,中间不一样。这样一个教学思路,给对中学生讲音乐作品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第三,有的老师评价这节课“轻松”,的确是轻松我有同感,这节课确实很流畅、很自然、很轻松就下来了。刘老师是运用一种非常自如、自信的教学心态引导着课堂,整个课堂的氛围给人非常流畅和轻松的感觉。这种良好教学心态的形成,源自对音乐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我接触过刘老师的教学工作室,里面的老师在其影响下上课都非常投入,都愿意跟学生很好地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值得大家借鉴。

最后有一个问题跟刘老师交流一下,这节课刘老师没有让学生用话筒回答问题,因为她不喜欢让学生用话筒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她认为,学生回答的问题她可以用重复的方式让大家听清楚。这个问题我与她有不同想法,如果学生的问题全由老师来重复的话,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可能中断教师跟学生的交流对话,影响教学的流畅和精彩,建议刘老师在以后的讲课中适当考虑这个问题。

吴斌:关于刘老师的课,大家优点讲了很多,我说两点可以商榷的问题。一是刚才我提的问题,当学生描述了很多生活情景,我们该怎么做?听了音乐会产生联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应老师的要求来描述的,所以觉得孩子的描述是有些问题的。我有几个基本观点,第一,音乐中有没有情感?音乐中有情感,这点大家都不否认;第二,音乐中有没有固定的具象和情感?没有,这点大家也都认同;第三,音乐的情感是怎么产生的?音乐的情感是听赏者被唤起的情感,所以每个人音乐中的情感是不同的。音乐中的情感是怎么产生的?不是老师确定的,是听赏者被唤起的情感。对于小学我不想提这个问题,因为小学课标、教材和体系是要“加强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的联系”,是按生活经验来组织教育教材的。而中学则不完全是这样的,这一点应引起初中、高中老师的注意。中学主要是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对音乐要素的理解。音乐中虽然有情感,但音乐中没有固定的情感,这要让学生知道,因为在很多课里都出现这个问题。

刘老师这节课重点抓得很好,就是“能够听辨出苗族音乐的旋法”,让学生知道这段音乐是苗族人用音乐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方式。从音程关系上来认识苗族独特旋法的知识,明确这堂课要解决和认识苗族音乐独特的语言,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就知道它是苗族音乐,知道这个旋法来自于do、降mi。另外,我觉得这样一个具有独特音乐风格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一个评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比如可以放很多同类的音乐,如果突然出现这段音乐的时候学生能做出判断,这样音乐学习过程就会更加完善。当然不是说所有音乐课都要有测评,但就这节课来说,测评应该是重要的一个内容。

上一篇:快来参加“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 下一篇:音乐“说课”的实践性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