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丈夫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

时间:2022-05-15 02:24:17

博士丈夫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

重造一个有萤火虫的世界

34岁的王雪梅,家住重庆,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某机关单位。作为一个在城市

>> 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博士丈夫变山野农夫 召回萤火虫,博士丈夫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 石嫣:农学博士的有机生活 打造安全营养食品 共享绿色有机生活 有机生活 打造中国有机农业 打造全方位有机厨房 悉尼有机生活 有机女人与有机生活 妻子避孕,丈夫有责 积极挖掘开发 有机整合打造 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旧城改造新模式 肥城:打造有机蔬菜国际名片 打造原生态有机蔬菜中国梦 教你打造健康有机婚宴 传承历史茶文化 打造有机纳雍茶 洋农夫:手工打造有机梦 为有机农业留出足够的空间 有机生活 有你份! 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餐桌“有机全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博士丈夫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 博士丈夫为妻子打造“有机生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小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重造一个有萤火虫的世界

34岁的王雪梅,家住重庆,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某机关单位。作为一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她对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每到假期,她都要去野外,夜色中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是她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一次在野外旅行时,王雪梅认识了秦国新。秦国新是陕西人,44岁,西南大学农学博士。2012年初,他被重庆市南山植物园作为人才引进,成为一名植物基础资源研究专家。两个人都喜欢大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机生活”。秦国新感叹:“现在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大家都追求快速度的生活方式,总以为路越宽越好、东西长得越快越好,很多小时候常见的好东西都慢慢消失了。”王雪梅也有同感。

王雪梅和秦国新确立了恋爱关系后,常相伴去野外收集植物标本。2012年年底,他们举办了婚礼。陪同丈夫在野外待久了,王雪梅性子中“野性”的一面被慢慢激活,一回到城市她就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心情烦躁,觉得自己得了“缺氧病”。这样的痛苦折磨了王雪梅很久,她想念大自然的空气,想要过那种原生态的“有机生活”。

王雪梅把自己的想法跟丈夫说了,可秦国新觉得不现实,回到大自然哪有那么容易?王雪梅坚持说自己没有太大的追求,只是想过那种慢节奏的生活。

秦国新发现,妻子在家变得沉默寡言,而一到了野外却精力百倍、开怀大笑。这样的次数多了,秦国新的想法也在慢慢改变。最终,秦国新辞去工作,他要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妻子打造一个全新的家:有蛙叫、有蝉鸣、有萤火虫,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2013年12月,他们带着一百万元积蓄,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麻柳村座坪山租了几十亩地,租期20年。看着杂草丛生的荒地,王雪梅给丈夫下了死命令:“纯天然的东西一样都不能动,现代化的东西用的越少越好。”

作为植物学家,秦国新知道要想让萤火虫、青蛙等小动物都出现,土壤改良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萤火虫,对生存环境要求特别严苛。秦国新和王雪梅在田地附近的村庄租了一间民房,暂时居住。秦国新租用了几辆挖土机,把平地硬生生改造成了坡地,把已经被污染过的地表土从上到下翻了个底朝天――没有被污染过的土壤用来种植,把杂草盖在翻好的土壤上,静等土壤恢复到最初始的状态。

土壤恢复后,秦国新和王雪梅开始按照土质栽种作物。他们搭建了葡萄架,栽种了枇杷苗和改良后的鱼翅瓜,又挪出了些空地栽植大蒜等杀菌作物,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来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饿了吃,累了睡,让人生换一种活法

很快,新的问题摆在了秦国新和王雪梅面前:地里杂草太多,如果不用除草剂,便需要大量的人力。为了省钱,王雪梅主动请缨,揽下了拔草的活儿。连续干几天高强度的工作,王雪梅一下子累倒了,高烧不退。

看着病床上昏睡的妻子,秦国新有些动摇了:自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追求所谓的“有机生活”,是不是吃力不讨好啊?等王雪梅醒来后,秦国新心疼地说服妻子回到城市去,可王雪梅就是不愿意。

秦国新聘请了当地的农民,帮忙除草。每天趁着太阳还没出来,大家开始拔草,到上午10点多钟正热的时候,各自回去休息。下午4点钟以后,太阳没那么毒辣了,大家再进行拔草。王雪梅留在家里,为大家准备了消暑的绿豆汤。

整整一个月,地里的草才算拔干净。看着整整齐齐拢好的地,王雪梅别提多高兴了,向丈夫规划着:“这边要种菜,那边要种花,还要在这里搭个草屋――活累了、热了,就进去休息喝茶。”看妻子高兴,秦国新也笑了。

2014年8月的一天晚上,王雪梅半夜起来喝水,突然看见窗户上停着几只萤火虫。她以为土壤改良后有了效果,吸引来了萤火虫,便高兴地把丈夫喊醒了让他看。秦国新睡眼朦胧地说:“这片地才改良不久,萤火虫哪有这么快就飞来的?虽然现在萤火虫少了,但不代表没有,偶尔几只还是能看见的,是你想多了。”

王雪梅虽然有些失望,却坚信明年的这个时候一定能看到很多的萤火虫,到时候她可以坐在屋前,吹着凉风,吃着西瓜,看着萤火虫――那场景,想想就很美。秦国新不知妻子在叨咕什么,一下子把灯关了:“早点睡,明天还得给今天种的菜浇水。”

一个月后,种下的菜冒出了头。绿油油的小青菜,新鲜地摘回来,用清水做成汤,鲜美得不得了。可是,野兔子也爱吃青菜,地里不少刚冒出的菜芽都被兔子祸害了。王雪梅简单地用网子把菜地围了一下,等兔子再来的时候,她也没多管,还劝丈夫说:“兔子爱吃,证明咱家的菜种得好。”秦国新哭笑不得。

有时候,地里的菜吃不完,王雪梅也会送一些给亲戚朋友,大家吃后都说好,这让王雪梅成就感倍增。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把地扩大到五百亩,这样一来,地大了,改造的空间也就更大了,成了她和丈夫的“世外桃源”。

一年后,王雪梅和秦国新有了自己的菜地、花园、果园。在这里,什么都是纯天然的,害虫自有天敌来吃,地里的蔬菜也有动物来啃食。地里堆着有机肥,臭味熏天,弄得秦国新和王雪梅身上总穿不了干净的衣服。每天一觉醒来,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种如白水般平淡的生活过起来,也有滋有味。 萤火虫来了,童年的记忆再度复活

2015年6月10日的晚上,秦国新像往常一样打着手电去田间检查作物的生长状况。一声蛙叫突然传来,秦国新停住脚步,细细地听着。接二连三的蛙鸣声中伴随着几声蝈蝈的鸣叫,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夜色中,隐约有点点绿光在空中飞舞。秦国新发现了几只舞动的萤火虫,他心情激动,这三百多天日日夜夜的忙碌,这一刻终于得到了回报――只有环境真正达标,萤火虫才会来。看着这些美丽的小精灵,秦国新决定给妻子一个惊喜。

2015年6月15日,去市区办事回来的王雪梅,发现家里黑灯瞎火的,院门也没有上锁。她吓得不敢往屋里走,便站在院子里喊秦国新出来,可是喊了几声都没得到回应。王雪梅吓坏了,顺手拿起根棍子用来防身。

这时,秦国新推门而出。看见丈夫,王雪梅松了一口气:“我以为家里遭贼了,你在家为啥不开灯?”秦国新没说话,神神秘秘地拉着妻子进屋。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屋子里那忽明忽暗的绿光一下子震住了王雪梅:“是萤火虫吗?”“对!我专门去捉回来的,就是为了让你开心一下。这两年,你太累了,以后你年年都能看到它们。”王雪梅回身抱住了丈夫,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一晚,王雪梅就像个孩子,把几只萤火虫小心翼翼地装进瓶子里,来到葡萄藤架下,打开瓶盖看着萤火虫一只只飞出,嘴里欢快地说:“等再过段时间,天热了,萤火虫肯定会更多。”

2015年7月,葡萄藤和鱼翅瓜开花结果,枇杷树也逐渐长大,原本荒芜的环境迎来了许多小生灵:癞蛤蟆、蜘蛛、蚱蜢等。一切都很安静,一切都很和谐。

7月中旬,正是观赏萤火虫最好的季节,它们大片大片地飞舞萦绕在屋前屋后,美极了!秦国新和王雪梅邀请了曾经的同事、好友,带着各自的家人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来体验这种全新的生活。

夜幕降临后,几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葡萄藤下,吃着葡萄和鱼翅瓜,听着田间传来的蛙鸣声,观赏着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孩子们追逐着萤火虫,把它们装在玻璃瓶里,紧紧地抱在怀中。

王雪梅和秦国感到无比欣慰,在当今高楼耸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中,他们夫妻能联手打造一种“有机生活”,实在太难得。这一年的中秋节,他们把居在重庆市区里的父母接到了“庄园”,让老人感受着别样的自在和舒畅。

上一篇:念好服务经 打出组合拳 下一篇:美女“古籍医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