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济性薪酬激励的途径分析

时间:2022-05-15 02:11:47

非经济性薪酬激励的途径分析

[摘要] 非经济性薪酬激励是现代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管理层通常用经济性薪酬来激励组织员工,而忽视非经济性薪酬的重要作用,不能全面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削弱了激励效果,影响了组织效率。运用一些常用的非经济性薪酬激励方法对组织来说意义重大。

[关键词] 激励 非经济性薪酬 需要 方式

激励是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行为的反复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将其内在潜力转化为实现目标的一种行为过程。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就是通过工作本身使员工获得满足感的一种激励方式,这些满足感包括个人发展机会、参与组织决策、享有较大的工作自、工作认可度、工作环境、工作氛围、荣誉等。

一、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就是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学习氛围,给员工创造一种学习机会,来激励开发员工的智能,使其更好地为组织服务。组织要发展,关键靠人才。当前,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组织提高其竞争能力、激励其员工不断进步的有效方法。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在组织中提倡员工主动学习,不断拓展他们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激发员工灵感,活跃思维,提升员工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从社会发展来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创新能力,身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员工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高昂的知识再造成本使很多员工望而却步。因此,能够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的组织越来越受到青睐,这样,不仅使组织聚集了很多优秀人才,扩大了知名度,而且也满足了组织员工高层次的需要,因而对其激励也大。

二、职位晋升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晋升应属于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范畴,属于人类高层次的需要,因而对组织员工激励作用是很大的。职位晋升就是员工从较低职位向高一级职位的递进过程,其实质是对员工在较低职位上工作成绩的肯定与赞扬,给予其更高一级职位,既可以激励员工本人,又可以带动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在组织员工的晋升问题上,应全面了解、科学考核,尽量给有能力的员工更多的晋升渠道,更要给予每一位员工平等的晋升机会,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同时还应吸取历史教训,让合适得人得到晋升。中国有句古语:“知人善用”。“知人”就是要了解人的长处,掌握人的优点;“善用”就是要用素质高、有品位、讲诚信的人,这样才能使晋升激励发挥其真正的积极效果。汉代王符认为,让一个能力强但品德不良的人晋升,其造成的危害要比一个能力低下但品德高尚的人大的多、严重得多。因此,这一点要在组织员工晋升问题上引起足够重视,使组织的晋升激励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三、授予荣誉

授予荣誉是对员工业绩的高度肯定,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激励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制造某种舆论氛围,使员工产生一种光荣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授予荣誉是物质激励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现代组织“以人为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应该合理配置,才能达成良好的激励效果。通过授予荣誉鼓励部门、员工间的竞赛评比,能够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授予荣誉更能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人的动机来看,每个人都有被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效果很好。

四、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作为管理人员,应时常注意、了解,对一些能够引起员工共鸣和具有示范性的人物和事件要及时进行表彰鼓励。可以通过树立典型人物的方式来激励其他员工,比如“年度优秀人物”、“组织绩效标兵”、“企业创新标兵”等。不仅要树立本人典型,而且相应要附带员工所在的集体,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不仅要激励员工本人,而且还要感谢其家人默默无闻的支持,以激励其他员工的家庭参与到组织建设上来。这些不同形式的表彰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激发其他员工主动向典型人物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激励效果。

五、民主参与

一个组织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发挥每一位组织员工的潜力。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员工民主参与的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进一步壮大与繁荣。让员工积极参与组织的重大决策与管理,鼓励员工勇于向组织献计献策,创建一定渠道给以员工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机会,形成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提高其主人翁参与意识,不仅对员工形成一种激励,而且还能对组织目标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海尔崇尚人人是人才的哲学,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意见、建议,并为此设置了海尔希望奖、合理化建议奖等,并为管理干部设置了金、银、铜奖。建议被多次采纳者,可进行三工转换。从1997年~2000年,海尔集团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3.6万条,采用7.8万条,创造效益4.1亿元。

六、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被认为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激励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员工面临的各种压力增大,这种情况下,工作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组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现代组织来说尤为重要。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环境,这是基础,也是满足员工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应尽力在同类组织中做的好一些,这样才有利于吸引优秀员工,提高组织竞争力;二是人文环境,这是保障,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才尤要如此,不能顾此失彼。物质生活和人文关怀层层递进,相互交融,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颜爱民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上一篇:关于小企业绩效考核实施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论跨文化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