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

时间:2022-05-14 11:49:22

新思想开拓语文教学新天地

【摘 要】新课改在不断的改革实施的今天,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教"和"学"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开拓出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自由 自主 互动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孔夫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道出了"兴趣是第一老师"的教学真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个个无精打采,虽然老师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教,但是激不起学生内心的涟漪,老师和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虽近在咫尺却尤如千里之外,教学效果不明显,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课堂气氛活妖起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互动,就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

有一句成语叫"欲擒故纵"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旧有的教学理念,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放"下架子,创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崇高,,教师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固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道尊严不可忤逆,便有了高高在上的老师和唯听是从的学生,压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戒除一言堂作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后的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不应再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师生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是学习伙伴。于是,很多老师就放开了,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为授课和交流提供感情基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的自身成长非常重要,"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充分挖掘学生的蕴藏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会使学生的终生受益。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放下架子,真正认识到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才能真切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师导而弟子学,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做到生生互动、师师互动、获得学习的"双赢"。教师在教学中赢得学生的尊重、信赖和敬佩。课堂将不是让人畏足的一潭死水,而是"半亩方塘一鉴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境。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前课堂教师是权威,充当了一个人说了算的角色。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旧教学方式,与今天的语文新课改是背道而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明确的表述:"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自身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灌输者、教材的分析者,课堂上,主角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尽情的展现自我,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课堂中学生有疑而问,有感而发,不任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多说、敢说,敞开心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寻找自己的位置,"应该走下讲台",构建新型的师生平台。2、以微笑授课,以赞扬鼓励认同的话语激励感染学生,课下经常和学生倾心交谈。3.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学生的朋友。学生与教师之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二、创设自由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1、激发学习情感,让学生主动求知

罗素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道:教育的领域是自由领域。在这个自由领域中,我们应该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己生命的发展权,创造权还给自己。教育史对人性的充盈与方飞。一言以蔽之,教育即自由。教师要创设民主、自由、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新颖、奇特、有创造的见解。因而,要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放手,把时间还给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预习,生字、词语查字典解决,作者及其相关内容课前搜集,课堂进行预习比赛。开放学习内容,促进协调发展。教师不应代替学生,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还给学生自我阅读体验的自由。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构,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则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

4、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互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实际就是教师分析讲解语文内容给学生灌输的过程。这个过程缺少沟通,没有交流。

那么,语文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思维和心灵交流的互动过程。所以说语文教学不可能没有互动,交流互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叶圣陶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教师应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从分层布置到统一规划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提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