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汉语“X里/中/内”与“X外”非对称性认知研究

时间:2022-05-14 11:49:10

现在汉语“X里/中/内”与“X外”非对称性认知研究

提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隐喻理论入手,对比分析了空间方位结构“X里/中/内”和“X外”在现代汉语中的非对称现象,并从试图找到这种非对称性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认知 隐喻 非对称 里/中/内 外

一、引言

空间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模式之一。“容器隐喻”从人的经验出发,把“里”、“外”概念从空间范畴映射到抽象的非空间范畴,以此为基础研究时间、数量等其他范畴。“X里/内/中”与“X外”作为一组意义相反的概念,其对称性备受关注而非对称性却往往被忽略。笔者发现,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中,“X里/中/内”和“X外”存在着不对称现象

二、“X里/中/内”和“X外”在始源域上的非对称性

在始源域中,当X表示一维距离和二维平面时,“X里/中/内”总有对应的“X外”。在三维空间中,X可以分为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如果X是能容纳人体本身的大型典型容器,则“里-外”相互对应;如果X是不能容纳人体本身的小型典型容器,则能与X组配的“外”较少;当X是非典型容器时,除个别语料外,“X里/内/外”基本上没有相对的“X外”。 如:四百米内――四百米外;车窗里 ――车窗外;房子里 ――房子外。

“四百米”是一维空间容器,表距离。距离两端有明确的起止点,“里-外”相互对应。“车窗”是平面概念,起到划界作用,由于这个界面X十分清晰,“里―外”的对称性也很明确。“房子”是最典型的三维空间容器,有边界,有可容空间,有进出口和“里―外”概念,所以作为典型容器的X可以任意和“里/内/中”、“外”搭配。

再看下一组例子:

瓶子里――*瓶子外;墙角里――*墙角外;阴影里――*阴影外;风雨里――*风雨外。

上面例子中的瓶子是典型容器,但是容积小,对于这种容器X,我们通常只说“里”,不说“外”,当被描述的目的物移出该容器时,我们倾向于选择其他更大的参照物来描写目的物的位置。“墙角”、“阴影”作为空间容器,并无清晰界限,很难判定哪里是“里”,哪里是“外”,所以很少有“X外”与“X里”相对应。“风雨”是离散性的实物容器,和上面的“阴影”、“墙角”一样,它不具备清晰边界,也很少有相应的“X外”,这类离散性物质还包括“水、火、空气”等。

三、“X里/中/内”和“X外”在目标域上的非对称性

在目标域中,X可以是与人体器官相关的隐喻,也可以喻指机构、范围、状态、媒介和其他抽象概念。X除了在“社交范围”的语义范畴内和喻指某机构时,都不和或者很少跟“外”搭配。

当X为身体器官时,可以表示实在的身体容器,也可以是更进一步的人体隐喻:

唐元凤直起腰,又把牙刷嘴里,扑哧扑哧地捅。

我们中国,就要亡在你们这些人手里了!

他也把山村装到自己的心里,装到汽车上带走了。

上例中的“嘴”是实在的身体容器,“嘴里”即指“口腔内部”。后两句中的“手里”并不是“手掌内”,而是喻指“操控范围内”;“心里”也不是心脏内部,而是喻指“人的思想和情感”。此外,汉语里还经常用“在……眼中”喻指“认为”,用“肚子”喻指装学问和主意的容器等。在这些抽象域中,基本都没有“外”与X组合。

当X喻指机构时,分三种情况:一是喻指机构本身,二是喻指机构所在处所,另外还可以指所属该机构的成员。如:

我是我们家里的老三。

你家里来接你了么?

家里家外的活,他一个人全包了。

上面一组例子中的X都是家,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句一中的“家”,指的是作为社会基本组织单位的“家庭”;句二中的“家里”指的是“家里人、家庭成员”;句三中的“家”指的是住所。只有当X指的是该机构单位活动的场所时,才跟“外”组配。

当X喻指范围的时候,包括时间范围、数量范围和社交范围:

时间:三天之内―― *三天之外 一生中―― *一生外

数量:一百双里副品率是百分之一―― *一百双外……

社交:娱乐圈里――圈外 局内人――局外人

当X为时间域时,很少与“外”搭配。这里的数量域,指的是复数名词的集合,“一百双里”强调在这一百双的范围内,超出这个数量范围的,就不再有意义了。社交范围,本应是个模糊的域,但是“里-外”却是对称的。

当X喻指心理、物理状态或动态时,虽然在我们的认知中,处在这个状态中即为“里”,不处在这个状态中即为“外”,但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却很少有相应的“外”与“里”对称。如:

幸福中―― *幸福外 沉默中―― *沉默外黑暗里―― *黑暗外争论中―― *争论外

虽然此处的X有心理状态、物理状态和动态等下位范畴,但是本文并未对其作出细致的分类和分析。这是因为,当X喻指状态时,不管喻指哪种下位范畴的“状态”,我们几乎都无法找到能与“外”进行组合搭配的。

下面再看一组喻指媒介,即信息载体的例子:

小说里那傻丫头不是没死吗?

电视里,杜宪和薛飞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和全国人民聊着。

“小说”和“电视中”不是确切的空间方位,而是具抽象概念。因为这些信息传播工具本身也是实物容器,内部具有可容空间,所以人们习惯用“里/中”等方位词与之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外”很少与之搭配。

四、“X里/中/内”和“X外”非对称性认知理据

(一)图形―背景理论下的非对称性。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 “图形”是可移动的变量,“背景”是相对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是突出于背景的成分,体积较小、能够移动的事件;背景相对于图形来说,突显程度低,在认知中处于劣势,体积较大、相对静止。动体(目的物)处于某一位置时,我们习惯性用比它大的界标(容器)来描述其位置;当动体移出此界标时,我们便倾向寻找更大的界标作为背景来描述其方位。

(二)隐喻投射引起的非对称性。

当始源域和目标域都有明确界标时,动体的位置可以从始源域中的“X里”映射到目标域中的“X里”,始源域中的“X外”也可以映射到目标域中的“X外”。 而当X在始源域中为非典型容器,界标模糊时,越靠近中心的方位越容易被认知为“里”,由于不确定究竟从哪里才可以算作是“外”,用“外”与X组合的频率也相应少。既然在始源域中,出现“X外”的情况已经不多见,那么映射到更加抽象,更没有边界可言的抽象域时,“外”更显得没有必要。由于始源域中“X外”的缺失,其无法再映射到目标域中,这就造成了“X外”在目标域中使用频率更低。

参考文献:

[1]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9(4).

[3]高娟,李安华:《Talmy图形背景理论概述》,文教资料,2006年6月第48页。

[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7]曾传禄.“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

[8]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9]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机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上一篇:动画(数字)电影特效制作环节中的重要视觉元素... 下一篇:浅谈中技生的职业道德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