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密欧的故乡,“贩卖”爱情的中国美眉

时间:2022-05-14 10:07:19

在罗密欧的故乡,“贩卖”爱情的中国美眉

如果说意大利的城市维罗纳,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如果说这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恐怕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了。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已成经典!如今这座城市的主题也是爱情,一个漂亮的中国女孩不仅在这座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还在这座城市里“贩卖”爱情,大赚爱情钱……

邂逅爱情

2006年春节过后,留学巴黎的青岛女孩周晓锦失恋了,那个曾对她海誓山盟的男友在毕业前牵起了一个金发女郎的手。伤心之余,周晓锦决定出去散散心。于是,2006年5月,她背上行囊来到意大利小城维罗纳,这里既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也是周晓锦恋爱时最梦寐以求来旅游的地方。为了充分了解当地风情,周晓锦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小旅游团。导游是个年轻的意大利小伙子,叫哈里。这个团的游客很少,只有七个人,其中三对都是情侣,惟独周晓锦形单影只。

第一天,哈里带着大家来到位于市中心卡佩罗路27号的朱丽叶故居参观。一进小院,周晓锦不禁愣住了,只见院内正面竖立着一尊真人高矮的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稍带哀怨。这时,哈里告诉大家:“传说触摸朱丽叶的右胸能带来美好的爱情,所以女孩们可以抚摸一下朱丽叶的右胸。”他的话音刚落,大家笑声一片,几个女孩子笑嘻嘻地轮流摸了一下朱丽叶的胸部,只有周晓锦没有摸。哈里鼓励道:“你也试一下吧,说不定美丽的爱情明天就会出现!”周晓锦只好羞涩地伸手摸了一下。

铜像左侧,就是那个令无数青年男女神往的大理石阳台,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地方,年代久远的门墙上密密麻麻写满祝福爱情的话语,画满丘比特的神箭,原本略显破烂的墙壁已然变成了一堵色彩缤纷的“爱情墙”。周晓锦翻看着那些爱情字条,心内充满酸楚,情绪更为低落。

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周晓锦一个人信步来到香草广场,这是当年拍摄电影《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第一个外景地,一对对情侣徜徉街头,晚风中处处弥漫着爱的气息。孑然一身的周晓锦感到一阵惆怅:也许自己不该来这座城市。

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周晓锦寻声走过去,竟意外地邂逅了“罗密欧”――当然,这不是十三世纪的那个罗密欧,而是一个“乞丐”。只见他穿着银色的紧身裤,身披墨绿色的披风,戴一顶黑色的礼帽,面具下露出炯炯有神的眼睛,他正专注地拉着小提琴,琴声委婉悠扬,每当有人往他脚前的礼帽里丢下一两个硬币,他便回敬一个鞠躬。周晓锦也信手放下一枚硬币,当她起身的时候,那个男人一把摘下礼帽和面具,天啊!居然是哈里。

哈里笑容可掬地说了声:“中国姑娘,你好!”他怎么会说汉语?他不是导游吗,怎么在这里乞讨?周晓锦眼里充满疑问。哈里结结巴巴地用汉语说道:“我能……请你喝一杯吗?”周晓锦对这个哈里充满了好奇,她爽快地点点头。哈里收拾好东西,带着周晓锦往前走。当他们经过一个小乞丐身边时,哈里把礼帽中的硬币全部倒进了孩子的盆里。

在酒吧里,哈里说他曾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旅游,所以能简单地说几句汉语。他有空的时候就会在广场上扮演罗密欧,纯粹是爱好,每次乞讨的钱都给了真正需要的人。周晓锦忽然觉得,这个哈里是个十分有趣而善良的人,和他在一起,会让人忘记忧伤。

在之后的几天里,周晓锦不再孤单,哈里带着她转遍了维罗纳。在传说中埋葬朱丽叶的教堂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油画前,哈里亲吻了周晓锦……爱情就是这么美妙而猝不及防地来临了。

一周后,周晓锦要离开意大利了,哈里依依不舍地将她送到佛罗伦萨,她将从这里坐火车回巴黎,并且她已经答应哈里,回巴黎办好毕业手续就来意大利。

经营爱情

回到巴黎后,周晓锦很快办好了毕业手续,然后义无反顾地奔赴意大利。

再次来到意大利,心情已完全不同。她住进了哈里的居所。同居后,心灵手巧的周晓锦总是变着花样做各式各样的中国菜让哈里吃。有一次,哈里的一位同事来家里做客,同事在吃了周晓锦做的红烧排骨和糖醋带鱼后赞不绝口,但又用遗憾的口吻说:“中国菜这么好吃,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在维罗纳开家中国餐馆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晓锦豁然开朗,对啊,何不开一家中餐馆呢?而且哈里是导游,他可以带着游客前来进餐啊!

说干就干,很快,在哈里的帮助下, 2007年3月18日,周晓锦装修一新的“福满楼”中餐馆开门营业了。为了营造典型的中国氛围,她还在餐厅四壁挂上了中国的大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大厨是在国内取得过二级厨师的罗师傅,招聘的四位中国女服务员也都是一身旗袍。

维罗纳是座旅游城市,游人如织,周晓锦以为每天都会宾客盈门。谁知,除了哈里带来的旅游团,其他散客很少光顾她的餐馆。周晓锦傻眼了,为什么别人的店红红火火,自己的店却冷冷清清?

一天,一对中国老夫妻一进门就高兴地说:“终于回到家了,这一路上吃那些西餐真让人不习惯,今天可要好好地吃上一顿。”他们点了几个菜,一扫而光。临走时,他们说晚上还要来这里吃,老夫妻的话让周晓锦信心倍增。

可是到了晚上,周晓锦站在店门口眼睁睁地看着那对中国夫妻进了不远处一家叫“罗密欧”的西餐厅,他们不是吃腻了西餐吗?于是她站在那家西餐厅门口,一直等到那对中国夫妻吃完出来。她迎上前去,礼貌地问他们为何选择这家西餐厅。中国夫妻相视一笑,说:“其实我们是不想吃西餐的,可是来到维罗纳,不在西餐厅里感受一下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浪漫,就太对不起这个城市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周晓锦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店里缺少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浪漫氛围!

2007年8月初,周晓锦大胆地把中餐馆划分成两个区域,楼下保留了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罗曼蒂克风格。顺着木梯踏上二楼,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古色古香的中国爱情风格,左边的墙上贴着《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照,屏风上有《西厢记》、《红楼梦》里的人物;右边的墙上用中国书法写着许多中国爱情名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如此,中西合璧的爱情主题餐馆果真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华人游客喜欢在一楼餐厅享受西方的爱情氛围;而西方游客则兴冲冲地上到二楼,感受一番中国特色的爱情滋味。

尝到了甜头,周晓锦又在菜名上动起了脑筋,虾仁炒鸡蛋取名“花好月圆”,鸽子炖汤取名“比翼双飞”……经过这番包装,餐馆的生意明显好转。

贩卖爱情

后来,周晓锦又将二楼正中的一面墙作为“许愿墙”,让顾客自由地在上面留下爱的心声。果然,这一招大受游客们的欢迎,墙上很快贴满了爱的留言条。

一次,一对三十多岁的西方夫妻走进二楼的中餐馆,男人脸色憔悴,女人满脸忧郁。一坐下来,他们就问服务员有没有“忘情水”,问得服务员一头雾水。通过一番询问得知,他们是英国人,目前正在闹离婚,离婚之前他们最后一次旅游,看能不能修复濒临破裂的婚姻,然而维罗纳已经是最后一站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复合的感觉。在交谈的过程中,周晓锦发现这对夫妻其实很相爱,但各自都太重视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丈夫抱怨妻子说,自打结婚后,她几乎没有做过一顿像样的晚餐。

听了丈夫的抱怨,周晓锦思忖片刻.悄悄将那位妻子拉到厨房,手把手教她做一道菜给丈夫吃。十分钟后。当妻子亲手端着一盘“一见钟情”上桌时,丈夫惊讶不已――那是用红枣和糯米做的一道甜点。周晓锦笑盈盈地向他讲起了这道菜名的来历:“这道甜点也叫‘心太软’,吃起来甜糯可口,回味绵长,就像热恋的味道。生活中有许多事不如意,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甜蜜和快乐……”不知何时,丈夫已经将妻子紧紧地揽在了怀里。周晓锦悄然离开,去将音乐换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悠扬动听的琴声飘荡在餐厅的每个角落。周晓锦注意到,当那对英国夫妇离开餐厅时,他们是相依相拥着走出去的。这一刻,周晓锦感到了自己这家餐厅的真正魅力。

2008年3月初的一天,一个意大利女孩来到周晓锦的餐厅,要求在这里做学徒。周晓锦感到很奇怪,自己并不需要招员工啊!细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这个意大利女孩爱上了一个中国小伙子,因为听说中国有句俗话: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必先抓住他的胃。所以,她想学做中国菜。周晓锦一听,再次萌发了新的想法:不如增开一个中国菜培训班,既能聚集人气,又能将中国菜在维罗纳发扬光大,一举两得。

当她把这个想法和哈里商量时,哈里进一步提示:培训班只收恋人,也只传授和爱情有关的菜,并且每道菜都有一个和爱情有关的故事,这样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果然,周晓锦的“DIY中国爱情菜肴”学习班推出后,立即受到追捧,很多年轻情侣慕名而来,成了维罗纳小有名气的中餐馆。

2008年8月,周晓锦和哈里的爱情也水到渠成,他们在维罗纳的一所教堂里举行了婚礼。婚后,哈里辞了导游的工作,和周晓锦并肩打理餐馆。赚了爱情的钱,也赚来了自己的婚姻,这就是中国女孩周晓锦的异域奋斗经历。

上一篇:趟过暗恋之河的爱情花香满径 下一篇:生命的悬崖上,那个心爱的恋人曾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