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档案服务机制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5-14 08:19:14

论新形势下档案服务机制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档案服务机制改革已成为档案部门探索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档案部门的服务问题的分析论述, 阐述了企业服务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并对其服务手段、方式的改革创新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档案 服务机制 改革与实践

服务机制是管理部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动作方式和实现途径。档案服务机制是档案部门把档案资源与社会需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参与、档案事业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服务机制灵活,服务主体与客体的配合就默契,服务效益就显著。

目前档案服务工作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如: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方式陈旧、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实效未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如何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档案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整个档案工作系统中,只有着力于服务手段、方式的改革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才会持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企业档案工作要面对现实, 适应新形势, 大胆开拓, 努力实现企业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

1. 以人为本,树立主动、超前服务机制。

传统的服务模式无非是来查阅调档,等客上门的被动式服务,由于档案被人们看成是神秘而不可测的东西,档案部门日渐封闭,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走入市场,企业没有信息就不能生存,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效益,所以打破原有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新的服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档案信息的作用,做好超前服务,依托计算机信息优势为企业参与竞争、参与市场服务,围绕企业经济高效运行跟踪服务,把档案部门管理纳入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内容中去, 建立新型的档案资产服务模式, 为国有企业正常运行服务。档案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转变档案服务固有的被动方式,树立起主动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对象为本,理顺服务关系,了解服务需求层次,开展针对性强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所以立足与服务需求,以主动服务甚至是超前服务的意识来推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发挥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推动档案工作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服务体系中。

2. 创新和完善服务手段机制

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化服务,充分的依靠和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来推广和宣传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层面对档案的认知度,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需求者、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出一些潜在的利用需求。充分地依靠和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发挥其检索快捷、传播无局限、服务高效的优势,满足档案部门服务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充分的依靠和利用数据库,加大对档案部门信息成果的组织和精细加工的力度,开发有一定质量和深度的档案信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当然,还要不断地完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才能使档案真正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资源为社会共享,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注重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3. 建立利用服务效果的反馈机制。

坚决摒弃档案服务中传统的的旧观念和旧方式,不仅要做好详细的利用登记,更应坚持做好对档案利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工作并建立起服务反馈机制。根据利用者利用登记的信息、档案部门应定期拜访利用者,了解档案利用服务的的实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信息服务的规律分析,定期召开档案信息服务反馈工作座谈会,集中研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工作有待提高和深化的问题。只有通过这种利用服务的反馈与沟通,并形成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更准确、更主动地征集到各种需求信息,做到档案信息服务心中有数,避免服务的盲目性,进一步深化档案部门提供服务的科学发展。另外注重档案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 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增强人们利用档案的自觉性, 提高档案利用率, 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促使档案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4. 建立便于人民群众利用的服务机制

作为以服务为立身之命的档案工作,必须认识到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性,自觉而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这一工作大局服务。要制定或修订档案工作制度,建立服务民生的制度保障。要完善档案部门和各行各业、从机关到基层单位的纵横结构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要依法开放和公布档案,简化利用手续,采取亲民便民措施,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用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介绍档案资源,主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利用档案服务。要建立完善服务民生的档案工作考核机构和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民生的方式方法,推动服务民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要密切关注和紧跟国家的社会建设步伐,做到党和国家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也是档案利用建设的重大转变和重大突破。新的档案服务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公开性、主动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便利性、服务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应当成为建设新型档案服务机制的本质和灵魂。

总之,档案服务机制改革要以满足利用者服务需求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为目标,档案涵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真正实现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有序、有效地流通和传递。档案部门要围绕服务机制改革创新做文章,敢于突破那些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善于用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机制改革,促进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尹晶华, 王有敬. 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J] . 现代情报, 2003( 11) : 63- 120.

上一篇:太阳能与LED照明配合应用之探讨 下一篇:境外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