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语成语的来源Rakhmetullina Meruyert

时间:2022-05-14 05:12:37

摘要:文章对哈萨克语成语的来源进行深入的探讨,把哈萨克语成语的来源分为四个部分: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来自叙事诗、诗文和口头文学的成语、 来自民间生活中的成语、来自外国语言中的成语。

关键词:哈萨克语;成语;来源

哈萨克语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哈萨克语成语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成语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信息,反映出民族文化背景。哈萨克语成语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四部分入手:

一、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历史。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所以我们也有很多跟哈萨克族历史相关的成语。例如:“Абылай аспас асу”(阿布拉伊渡过不了的难关)意思是一步大难或艰难的道路。阿布拉伊是哈萨克汗国时期最有名的国王之一。准葛尔部落的入侵时,他统一了哈萨克的三个汗国。阿布拉伊获得的胜利使当时的哈萨克汗国更加坚强。“Аκтабан шбырынды, алκа кл слама”、“аκтабан болды”(变成白脚跟)这两个成语都是同意词,指的是因为敌人侵袭和人民的贫困而跑到异乡住的人民。这个成语反映了1723年,准葛尔部落对哈萨克部落的入侵战争。 “Аκ киiзге ктеру”这则成语说明古代时宣布“汗”(古代突厥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的词语,描述把统治者宣布为汗的时候,人们把汗拾起在白毡子上,这说明他是全人民的汗。

二、来自叙事诗、诗文和口头文学的成语

按照中文编年资料6-8世纪哈萨克斯坦的突厥语部落已经具有自己的口头传统诗学,而且说它的起源很早以前就有了,它起源于更早的时期。很多史诗中的修饰语、隐喻和用古代突厥语写的鄂尔浑―叶尼塞碑铭都证明哈萨克文学的悠久历史。我们有许多著名的史诗,像“Алпамыс батыр”(Alpamys batyr), “Кыз Жiбек”(Kyz Zhibek),“Козы Крпеш -Баян Слу”(Kozy Korpesh Bayan Sulu)等。

13-17世纪的史诗中使用的大量成语我们到今天还在运用,甚至其中的一些成语有口皆碑。例如:“тбесiн ккке тигiздi”(头顶触摸了天空)(Alpamys batyr),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无限高兴,乐不可支,喜气洋洋的样子。还有“толан айдай толыксып, ак сазандай блкысып” (Kyz Zhibek)在这个成语中描写女子婀娜多姿的动作、步伐,把美女比喻鹿、月亮和鱼,形容女子艳丽夺目。

“Козы Корпеш -Баян Слу” (Kozy Korpesh Bayan Sulu)史实中运用了许多到现在使用的成语,例如:“iшек- сiлесi катканша кYлдi”(捧腹大笑)。“Кыз Жiбек” (Kyz Zhibek)中有一个很精彩的成语“канаты бYтiн снкар жок , тйяы бYтiн тлпар жок”指的是每个人或事物都有缺点,没有完美的人或事物。

哈萨克族有名的诗人、作家和作曲家阿拜对哈语成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量的成语出自阿拜的作品,例如:“кнiлi тiрi”(充满情感的人),“тiрiктi жYндей сабау”(说许多谎话)等。阿拜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古代固定词组,这样让这些固定词组保留到现在,让保存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哈萨克语的丰富。在自己的诗中阿拜运用了大量动词性的生动固定词组。还有很多阿拜使用的动词性成语,例如:“табанынан таусылу”(瞎费劲儿), “кыркын мiнсе,кыр артылмас”(此路不通)等。每个哈萨克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从阿拜的作品吸收知识,所以我相信阿拜作品里面的这些成语会广泛使用的。我们读阿拜的诗文,唱阿拜的歌曲,这样每个哈萨克人一直使用这些成语。

口头上保留下来的大量哈萨克童话和民间故事都包含源远流长的成语,这些成语极大丰富了哈萨克语成语学。例如: “каз мойын”(形容漂亮的马或个子高的女子),“кздiн жасын сел еттi”(哭哭啼啼),“кздi ашып - жманша”(在一刹那间),“кз байлады”(撒诈捣虚), “шаш етектен олжаа батты”(发财致富)等。

三、 来自民间生活中的成语

各个民族按照生活时代具有只属于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古代到现在保存下来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的实例确实很多。说关于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即说关于哈萨克人。来自民间生活中的成语文章内细分为三部分:来自宗教的成语,来自传统礼仪的成语及来自习俗的成语。

(一)来自宗教的成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信不同的宗教。因为哈萨克族是信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很多习俗和礼仪跟宗教有紧密的关系。哈萨克语中的很多成语就表达跟宗教的紧密关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来自宗教的成语,例如:“кдайа аксарыбасын айтты”(求真主保佑,宰牲畜给赛德盖),“жетi тиын садака”(求真主保佑时或帮克服困难时,专门到清真寺捐钱或给贫穷的人一些钱)。来自宗教的成语经常跟“阿拉”的名字有关,哈萨克语中写阿拉的时候第一个字母一直是大的字母,例如:“Алланын мiрi”(阿拉的真命), “Аллаа шYкiршiлiк кылды”(对阿拉表示感谢)。还有一些遇到困难时或失去亲人时的表示安慰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成语:“κдай артынын жаксылыын берсiн !”,“Алла артынын кайырын берсiн !”,“арты кайырлы болсын” 这三个例子指的是人去世后,表示哀悼,安慰他的亲戚朋友时候说,求真主保佑后面活着的人,这些成语中的“κдай”和“Алла”就是“真主”。

(二)来自传统礼仪的成语

成语不但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并且成语 也是反应 哈萨克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上我们能看到哈萨克族人的思想。哈萨克族最重要的民族文化特点 之一是全面蕴含民族传统礼仪。到今天保留的这些传统礼仪明确地展现了哈萨克族跟其他民族的区别,不同的生活方式。

传统礼仪,有一些来源是宗教活动,有一些是社会生活。古代有很多跟出生、上学、结婚和死亡有关的传统礼仪,而很多成语就说明这些礼仪,大部分来自传统礼仪的成语都是动词性的。例如: “κырκынан шыκты”(满了四十天),婴儿出生后满四十天,跟汉族的满月相似。婴儿满四十天时,四十勺水里面放四十个圆子(一般是圆形的银子戈比)给婴儿洗澡。这一天,给婴儿第一次剪发,剪指甲。“бесiк κда”(娃娃亲)男女小的时候父母订下亲事。“тсауын кестi”(剪断绳子)这个成语指的是幼儿开始学步时为了让他好好走路举行的礼仪。“сYндетке отырызды”(割礼)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一种仪式,犹太教在婴儿初生时举行,伊斯兰教在童年举行。“κыз затты”(欢送姑娘)给新娘举行欢送会。“Кырκын берди”(举办四十天)人死了四十天以后为他举行葬后宴。“жоκтау салды”(追悼)人死了以后大声地追悼。

(三)来自习俗的成语

哈萨克族还有各种各样的跟风俗习惯有关的成语。例如:“аа лсе, iнi мра”(哥哥去世,弟弟继承)这则成语表达按旧的习俗过继婚,现在的生活中很少见。从古代到现在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我们叫:“ата жолы”,“ата салты”指的是早以前我们祖先的传统和习俗。还有很多来自习俗的成语,例如:“жетi ата”(七个祖先),“шашу шашу”(扔糖),“слемдеме жiберу”(发送礼品(主要指甜食)),“слем - сауκыт беру”(给野意儿)。

哈萨克人算是一个很迷信的民族,所以有很多来自迷信中的成语也不稀奇,而这些迷信跟信仰有紧密的关系。例如:我们做后来的打算或梦想时总说“Кдай κаласа”(真主保佑的话),这样我们都希望这些打算和梦想会实现。哈萨克人从早以前用四十一个小圆子(一般是小石头或菜豆)来预示将来,预先说出某个事情的发展,提出种种推测。我们到现在还使用这种方式推测后果,把它叫“бал ашты”(预言),“κмалаκ салды”(占卜)。

四、来自外国语言中的成语

每个语言的词汇一直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这个过程。每一个语言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丰富。语言不仅有自己的功能而补充词汇,同时有其他语言的词语和固定词组而丰富。

哈萨克语中的一些成语也是从外来语言中吸收过来的,大多数来自俄语。这也不会使人吃惊,因为俄罗斯族对哈萨克族的影响本来就很大。对我们的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不仅反映在我们的成语上。哈萨克的很多作家翻译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也翻译了不少成语 。在这一观点上我想再引用阿拜的作品。他把普希金、莱蒙托夫、克雷洛夫和托尔斯泰著名作品译成哈萨克语,翻译的过程当中译出了不少成语,例如:俄语中的“быть рогатым”翻译成“мYйiз шыу”(长角),意思是丈夫和妻子交流。“ворковать как голубки”翻译成“кептерше сYйiнiсу”(像鸽子一样柔情细语地交谈)指相爱者互相甜蜜地聊天。哈萨克语中还有大量随着俄罗斯语的影响产生的成语,例如:俄语的“беречь как зеницу ока”译成“кздκарашыындай саκтау”(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指的是爱惜、保护。俄语的 “как кошка с собакой”翻译成“ ит пен мысыκтай”意思是人之间的关系像狗和猫一样不好.

哈萨克语也有从汉语中借入的成语,主要是因为两个民族的交往频繁,写历史,什么时候,可以作为背景,中国的哈萨克族使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下,两种语言进行交流,说明:现在很多移民区哈萨克斯坦定居的中国哈萨克族人,将哈萨克斯坦人不常使用的一些汉语成语带入了哈萨克语中,影响逐渐扩大,从而丰富了哈萨克语的成语学。如一些直接翻译成哈语成语的汉语成语。有汉语中的“掩目捕雀”直译成“кздi жмып, торай стау”,“掩耳盗铃”直译成“κлаын басып, κоырау рлау”,“天罗地网”直译成“аспанда тор, жерде κаκпан κру”等。在这里使用了直接翻译,语法方面也没有很大的改变。对哈萨克斯坦人民来说,它们是新的成语,因为在哈萨克斯坦几乎不使用这些成语,它们是被中国的哈萨克族习惯运用的。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影响会越来越深远,汉语成语对哈萨克语的影响也会随之扩大。

总之,成语是哈萨克语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部分,所以对成语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工作。对哈萨克语成语的来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更好理解哈萨克语成语,而且可以更好理解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参考文献:

[1]那衣满.1987.汉哈成语词典 [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2.现代哈萨克语(哈文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19

[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1982.汉哈成语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

[4]李涛.多用成语词典[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5]Казалттыκ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9 том.“Казаκ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сы”Бас редакциясы, Алматы, 2007.

[6]Кеесбаев I. Фразеологиялыκ сздiк. Алматы, 2007.

[7]Смалова Г. Маыналас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дер сздiгi. Алматы, Елтаным баспасы, 2010

上一篇:网络为初中英语教学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下一篇:浅谈伴性遗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