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时间:2022-05-14 09:38:48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摘 要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主要通道,也是城市流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以及旧城改造工程的加快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的建设量也逐步增大,如何确保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也成为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城市道路勘探作为施工前期的准备程序,对道路整体建设工程至关重要,尤其是道路施工质量以及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做好前期道路勘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分析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主要难点与重点,探讨勘察的要求与目的等问题,以期能对城市道路勘察起到一定的益处。

关键词 城市道路;勘察;规范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11-01

城市道路与其他的道路类型不同,它不仅起着联系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还涵盖美观、休闲等一系列的功能,而对于城市道路的施工来说,前期勘察可以确定道路选址线路以及道路沿线的土质结构等问题,并且能够确定施工相关的技术规范,减少因施工问题或者选址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阻滞,从而增加工程的机会成本。工程前期勘察能够确保城市道路建设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同时也可以控制工程的成本,是道路施工方与政府出资方的双赢措施,也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程序。当然,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快速勘察过程中也要对一些重点与难点进行重点勘察,并确保勘察方案符合相关的规范,以保障勘察的质量。

1 城市道路勘察的特点

城市道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并不仅仅就是一条公路工程而已,我们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其相关的特殊功能。由于城市户籍密度大,功能区多,并且人口集中、人流大等特性,使得城市道路担负着更多的任务。而在城市道路勘察中,我们也不能按照常规道路,如国道、省道、城际公路或者其他类型的公路来执行,我们还必须根据城市规划的特点来进行勘察任务。城市道路勘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道路勘察跨度较大,通常横跨多个地质带或地貌单元。城市道路的建设需根据城市的面积或者道路兴建的区域来划分,通常来说,城市道路的建设跨度较大,不仅仅是指其跨多个城市功能区,还包括多个地质地貌单元区。就城市的地基而言,据地层岩土的性状以及地下水及地质条件变动,我们需要进行分段勘察,而道路勘察探点的间距也相对较小,便于测量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

2)城市道路勘察需根据城市主要道路网规划或者功能区规划来执行。城市道路与其他公路的勘察不同,其一般不需要进行选址,而仅需探查沿线的道路基况,因为,城市道路必须跟随市政整体规划或者在原有道路上直接进行以旧改新工程。同时,由于城市地下管道、线路等埋设纵横交错,我们在勘察时务必要兼顾到地下管线网路的走向以及布局。

3)勘察深度较浅、宽度较窄、单元长度较短、并且以线性、环形勘察为主。城市道路相交点较多,道路之间的单元长度较小,并呈现网络状结构,我们对城市道路的勘察除大型主干道以外,一般宽度较窄,且相邻长度较短,整体勘察以环形或者线性分布为主。

2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2.1 城市道路勘察总则

1)市政道路勘察必须结合市政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来执行,并要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以确保勘察的效果和质量。

2)城市道路勘察要做到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的原则。

3)城市道路勘察要尽量避开道路沿线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走线,尤其是给排水管网、输气、电、热、油等管道以及下埋电线、光纤等网络线路。同时,不能贴近或靠近陡坡边缘、防洪墙、驳岸等地貌或功能地区。

2.2 城市道路勘察目的及要求

我们对于城市道路的前期快速勘察目的在于,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道路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为工程基础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快速勘察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及要求如下:

1)详细勘察道路沿线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貌成因以及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变动等进行分析列表,对可能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后续道路使用的变动要做重点说明。

2)对城市道路沿线的地质岩土分布以及种类、厚度、坡度、地表植被状况等进行分析,确定地基以下岩层深度以及岩石的风化程度,并且对其地基的承受力做出评价和判断。

3)对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历史、裂缝断裂带、所处具体地质带以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等进行收集分析,并且要对地下岩层破碎状况进行测量以及危害度评估。

4)对沿线土壤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道路建设,同时对不良地质现象,如淤泥质土带、下陷带、喀斯特地带等进行测试,确定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

5)详细勘察道路沿线的古建筑遗址、古河道等分布状况以及再次发育状况,并且严查地下水的性质及水位、水文状况,并考察其在雨季或者雨天的水文状况以及对施工的影响、对工程建筑基座的影响等。同时,测试其对于岩土层的渗透性特征以及其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程度。

6)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对建筑物的具体影响程度。同时,评估道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7)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管线分布进行标注分析,评估道路建设和运营时期可能会对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2.3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重点与难点

1)勘察点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城市道路勘察需要进行多点勘察,而勘察点的位置要注意在沿线道路的中线处进行布置,并且勘探孔的位移不能超出路基的范围;相邻勘察点的间距要保证在100 m-400 m之间,而当道路勘察需穿越河道、公路、铁路等地形或者地表建筑时应该加密勘探点,尤其是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随之调整勘探点的间距;勘探点深度应达到路面以下2 m-3 m,对于土质疏松、下陷以及土层破碎的地下岩土环境,要加深勘探

深度。

2)对于勘察土质取样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勘察的深度较小,且城市地下水水位一般较浅,其对道路路基影响较大,我们在对路基湿度状况进行判别时,要将标高以下1.5 m处确定为取样区域,但是要注意其是否为原土,而非砂土和碎石。

3)对于城市道路沿线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估。城市道路快速勘探要加强对环境危害性的评估,一方面对环境介质的腐蚀性、破坏性等进行分析,如地下水对管道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评估道路施工以及运营对沿线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施工设计提出相关评价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2]张.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招标问题刍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4.

上一篇:10万元买辆什么车 下一篇:2.2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