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寐”养生

时间:2022-05-14 06:48:13

“假寐”养生

清晨醒来,意识虽已恢复,但依然恍恍惚惚;转头用眼缝的余光瞥了一眼钟表的指针,眼皮却赖得睁开。此时头脑里一片空白,浑身有一种微醉飘然的舒服感。这个时间持续十分二十分。然后神志慢慢苏醒,身体也开始由酥软逐渐硬朗。这时起床穿衣,梳洗排便喝水晨练。我把这段有意安排的由寐向醒的过渡时间称为“假寐养生

一次老同学聚会,一个搞医的同学从医学的角度作了深入的注解。他说,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这时人的各种生理机能也都维持在低速运转状态: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呼吸舒缓,新陈代谢降低。当人睡醒时大脑皮层由抑制转为兴奋,低速运转的各项功能快速恢复正常:心跳加快,血管收紧,血压升高。而且,经过漫漫长夜的新陈代谢,身体大量失水,人的血液变稠。这些都使心脑血管增加了很大的承受能力,这时如果立即下地活动,无疑使心脑血管承受的压力更大,雪上加霜。年轻人由于血管弹力强,这点压力无所谓,但对于血管逐渐老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确实很危险的。所以,有人把清晨刚刚睡醒的这段时间称为心脑血管的“魔鬼时间”。这个同学还表扬我说,好习惯,要坚持下去啊。

有一个搞古典文学的同学听了这番议论,说,这很有道理,但这叫懒床,不能叫假寐。而且引经据典说,诗经云:“假寐咏叹,维忧用老”。朱熹老夫子在注解时明确指出,假寐就是“不脱衣冠而寐”。《左传》才有“盛装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我说这里可以解释为“穿衣而寐”,但不是所有的假寐都是如此。在实际生活中假寐有时睡着了做梦,有时打个盹儿,这都应该算假寐,我国古典文学中都有描述,不能以是否穿衣为准。关键在对这个“假”字的理解,现代词典受西方分析式思维方式影响,往往把一个词分成几个意思,一二三四甲已丙丁,使读者倒忽视了一个词的本义。我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由一点向多点辐射,生发开去,一个词一般由一个本义向其他方面引申,我国文字是这样长期形成的。“假”本义“借”也,即暂时、权且、非正规之意,引申为虚伪的不真实的非正规的,如假冒、假期等。我的“假寐”,可以解释为醒后再迷糊一会儿,非正式睡觉,也说得通。

同学们听了我的解释,都说管它叫什么,姑且“寐”你的就是了。

搞医的同学的解释,对于预防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清晨突然发作,可能很有意义。我倒没有想到那层,只是这样迷糊一会儿,舒坦,起床后没有不适感。养生,就是使自己舒服一些,长此以往,肯定有利于健康。当然,是在符合大的卫生原则下。编辑/张玉春

上一篇:学会对心理定势说“不” 下一篇:给心灵来个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