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音乐的翅膀——浅谈语文课堂音乐的融入

时间:2022-05-14 05:05:39

插上音乐的翅膀——浅谈语文课堂音乐的融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光裕中学)

[摘要]把音乐元素融入到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插上音乐的翅膀,以乐带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本文作者从巧借音乐导入、巧借音乐朗读、巧借音乐放飞想象、巧借音乐结果等几个方面尝试了在语文课堂融入音乐。

[关键词]音乐 语文课堂 放飞想象

数学的灵性,科学的神奇,英语的时尚,语文呢?您是否发现,我们的语文课是这样充满诗情画意,妙不可言?插上音乐的翅膀,在袅袅乐意中或朗读,或欣赏,或感悟,或想象……我们的语文风情万种。

音乐与文学关系可谓亲密。早期的诗歌,将“诗”与“歌”融合在一起,在吟唱中表现生活,传情达意。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但音乐在表达人类情感方面更细腻、深刻、生动。如果说人类创造了音乐,那么音乐也教化着人类。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在音乐的世界里没有种族,没有国界,没有阶级,也没有时间的限制,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音乐创造了巨大的魅力。

正因为音乐有这一特点,可以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让音乐的优美旋律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借助形象进行记忆,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禅益的。

一、巧借音乐导入

善于始者,成功已半。音乐可以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氛围中。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授课前可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在“大河向东流”豪迈的歌声中自然地体验了梁山好汉的见义勇为、侠义气概,为课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上综合性活动课《探索月球奥秘》时可先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轻轻松松地导入活动“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如果能让音乐配上flash画面效果更佳了。

二、巧借音乐朗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在朗读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才能达到理解、记忆、运用的功效。我们可以尝试将音乐引进课堂。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取了音乐的技巧,时而柔和、时而铿锵,伴着合适的音乐诵读,让音乐诠释课文。仅仅枯燥的朗读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而音乐的介入让课堂诗情画意,充满美感。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极大的热情,他们愿意开口读、用心读、有感情地读。在入情入境的朗读过程中,对文章的风采格调、脉络层次、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潜移默化地理解吸收。当然,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长江大河;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咚;有些课文激昂热烈,恰似狂风骤雨;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像和风细雨。所以音乐的选择就非常关键,不恰当的音乐非但对课文理解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阻碍学生的领悟。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感情应该与课文相近,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比如,《纸船》可选用钢琴曲《Track3》,在舒缓又有点伤感的乐声中,学生们仿佛看见了一只孤独的纸船在茫茫大海上飘着、飘着,感受到了万水千山到不了母亲身边的无奈、悲哀。这样,音乐帮助学生把握了朗读的基调,理解了主题。再比如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因而在朗读时我配以雅致、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磐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走进作者,与他一起呼吸,一起思考。当然音乐选用必须得当。如上《画山绣水》中的“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的四个传说时,不能用轻音乐,而必须伴以钢琴乐,让钢琴那“咚咚”的敲击声时时叩击学生敏感的心灵,那伴着震颤的和声是导引生命旋律的声响,也是为生命奏起的伟大的无声的诗行。学生被深深地吸引着,忘记了身在何处,似乎就站在伤心崖前,忧心如焚又震撼不已目睹了那一幕幕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从而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三、巧借音乐放飞想象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音乐可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入义。音乐与文学一样,有着极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它几乎突破了一切的时空限制,让人的思绪飞扬。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考虑到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对爱人的热恋,对祖国的苦恋,因而在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我才播放《思乡曲》,让学生在乐曲中静默,在乐曲中思索,在乐曲中想象。其实这也是“补白”艺术。许多优秀作品常有一些未写出的部分,所谓“此时无言胜有言”,然而这些“无言”的“空白”之处就需借助想象去补白。音乐正是其中的桥梁。聆听《思乡曲》后,让学生任选一节将课文具体描述出来。音乐剌激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将第一个“分别”安排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母亲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风吹动着她的衣襟,一如她始终挥动的手,甚至有学生写到“天在下雨,人在流泪”。有的学生则将这一离别放在月明星稀的晚上,母子俩相对无语,只有虫鸣在诉说着离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不同经历的人所触发的想象也不尽相同,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解读。

教师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的训练。如以钢琴曲《蓝色狂想曲》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用文字诠释音乐。事实证明,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有学生将它演绎成大海风景图,有水草、有游鱼、有海鸥、有帆船、有动静,有形有色。还有的学生将它看作天空风云图,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云朵的形状和变化。音乐作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巧借音乐结果

要想一节课能达到余音绕梁,久久不绝的效果,不妨借助音乐。如《散步》授课至尾声时,我播放了歌曲《相亲相爱》:“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亲如一家的感觉拉近了师生感情,情感达到了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留给学生回味的空间。再如《一双手》结课可选歌曲《爱的奉献》,《〈论语〉八则》结课可选古筝曲《高山流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总之,语文课引进音乐,让音乐成为领悟文本的桥梁、媒介,可以使语言的美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着祖国语言的优雅,体味着华夏语言的魅力。

当然,音乐在融入语文课堂时,它并不是主角,语言文字仍是主调,音乐只能做配角,而且这个配角绝不可喧宾夺主,它的声音高低不能超越师生交流的声贝,它激荡的音符不能激起学生过于急躁或暴烈的情绪。所以,语文课堂的音乐应是适时、适情、适度的。

上一篇: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下一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