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导师制教改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5-14 04:18:29

【前言】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导师制教改探索与实践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1 重庆交通大学卓越计划的开展情况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水陆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其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

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导师制教改探索与实践

[摘 要] 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导师制包含学校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的关联关系。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改革问题,除了理顺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外,更重要的是梳理导师与学生的职责和义务,落实教育部“卓越计划”以及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因此,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完善面向本科生卓越计划的导师制度,使得本科导师制更具可实际操作性、制度更趋完善,促使本科生培养更具有成效。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导师制;交通运输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3-0105-02

在我国,导师制长期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则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1-3]。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日益增多,相应带动了导师制的发展[4]。进入21世纪后,以北京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开始尝试实行本科导师制[5],随后本科导师制逐渐在全国各高校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改革要求,但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不太成熟[6,7]。本文主要结合重庆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班本科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开展研究,并具体以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新国线卓越工程师班”的开展实施为例探索与实践面向“卓越计划”的本科导师制教学改革方法。

1 重庆交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1.1 重庆交通大学卓越计划的开展情况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水陆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其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中,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交通运输工程”、“山地城市交通畅通与安全”两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专业作为国内最早创办的4个同类专业之一,在综合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区域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运输安全与节能、交通安全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地位。围绕“卓越计划”实施,交通运输专业将以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导向,全面重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有效合作路径,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道路交通运输工程人才。

1.2 交通运输类卓越计划工程师班本科导师制的 实施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是传统的师徒帮带教学模式的深化和发展。本课题以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所设置的“卓越工程师班”为研究基础,学业导师工作由学院卓越工程师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具体负责,交通运输系组织实施,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秘书及辅导员协助实施。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在交通运输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60人组建班级,并为其实行“导师制”,即优选30名学业导师为其分组辅导。“卓越工程师班”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校外企业实践累计不低于1年。“卓越工程师班”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科技活动等方面实施全面改革。

每学年伊始,学校以及各学院统一组织“卓越工程师班”学业导师见面会,会上宣读学业导师团队管理办法,并进行学业导师介绍,各导师与选拔的卓越班同学实行首次面对面交流,为以后四年的学业辅导奠定基础。导师将在学生大学期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规划、课程学习、学术发展、素质拓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全程的个性化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创新8学分”的要求。

2 本科导师制教学管理

在本科导师制教育教学方面,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驱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产学合作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行项目式、问题式、研讨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改革方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现场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要求教师以“卓越工程师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实行创新式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预期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多主讲教师教改竞聘制”。首先由教师根据卓越工程师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专业课程目录自愿报名,就课程目录中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申请任课资格认证,按规定提交认证所需材料,并认真准备课程教学,接受领导小组的评估和反馈意见。领导小组将在每学期初开始受理下学期的申请评估,依据申请材料决定初次认证结果,初次认证合格可从事下学期该门专业课程教学,课程结束后将依据“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新国线卓越工程师班’专业教学目标评价办法”确定最终认证结果。对于多人申请同一门课程初次认证的情况,领导小组将给予一人初次认证合格,或协调多人共同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但由一人为主讲教师。对于仅有一人申请的情况,将自动获得初次认证合格;但如果最终认证为“不合格”,该教师将失去下一年度的教学资格;最终认证为“基本合格”,下一年度该教师可继续教学这门课程,但必须依据评估意见进行整改,直至评估合格。

3 重庆交通大学导师制实践的经验总结

自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导师制以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充分体现,导师在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将书本知识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导师制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发现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发展的新途径。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将成为我国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中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不明确,针对本科生导师的相关规范、制度和评价机制缺乏,以及由此造成的本科生导师资源匮乏、本科生导师工作压力大等。解决上述问题,逐步发展专职本科生导师队伍、深化本科生导师在学术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奖惩结合的本科生导师考评体系,是本科生导师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后,还需正视教学管理上的差距,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教学工作改革力度,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使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育改革举措取得更好的成效。

通过对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新国线卓越工程师班”导师制的探索以及为期一年的实践运行检验,证实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合理地借鉴国内外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探究适合专业特点的导师指导理论和方法,不断反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勇于探究和实践,创建适宜的本科生培养制度与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占小红.高等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度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6+8.

[2]胡绍元,钟纯真.高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及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8-111.

[3]汪晓明. 本科生导师制度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3):171-172.

[4]罗承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2):1-3.

[5]王世敬.论创造性人才及其培养途径[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4,(3):11-13.

[6]王丽萍,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0-122.

[7]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5-58.

上一篇:国际航运市场二季度低位震荡 下一篇:欧洲财务报告: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