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出来”的示范性高中

时间:2022-05-14 03:29:51

“蹦出来”的示范性高中

最危急的时刻

2001年,贵州省开始对全省400多所普通高中进行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同时,“重点高中”被取缔。

到2003年,贵阳市原有的七所重点中学,贵阳一中、贵州师大附中、贵阳六中、贵阳九中、贵阳二中都已先后获评示范性普通高中。贵阳八中在贵阳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强力支持下,获评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出局的可能性最大。

贵阳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形势

2001年 贵阳一中(一类)

贵州师大附中(二类)

贵阳六中(二类) 贵阳九中(三类)

2002年 贵阳二中(二类)

2004年 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二类)

贵阳八中(二类)

贵阳九中从“三类”升级为“二类”

按照日程,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将在2003年12月15日迎来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的大考。这一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失败,学校的“二流学校”地位将被坐实。考虑到其省教育厅直属的身份,很难想象教育厅愿意容忍一所非示范性普通高中附属其下,学校完全有可能被抛弃,再被贵阳市降级或合并处理。

为摆脱危机,2003年3月,贵州教育学院调任李映忠前往实验中学任党总支书记,全力配合学校领导团队部署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工作。然而,李映忠进校看到的却是一团乱麻。

此刻,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极为落后。全校没有一间功能教室,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学。实验室借用了老教学楼,破旧不堪,设备简陋不足。曾经有一位贵阳市教育系统领导到实验中学考察,在校园里走了一遭之后,也是连连摇头,出校后甚至公开嘲笑实验中学是一所“厕所学校”。

更为严重的是,学校似乎已经丢掉了老校作风。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十多年下来,全校师生竟然无人记得当年的校风、校训了。在一次校长培训班上,举办方要求参训校长写出自己学校的校训,结果校长问主任,主任问教师,最后还是教务处主任刘隆华硬生生地创作了八个字: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解了燃眉之急。

那时,教师队伍人心涣散,安逸享乐成风,管理不成体系。李映忠到任后,曾指望建设一支迎评估骨干队伍,但是他发现实验中学根本没有成型的干部体系,工作开展无从下手。除李映忠之外,校级干部包括一位校长、两位副校长。校长实际上已过退休年龄,两名副校长也已临近退休。中层干部挂职的只有三人,他们是教务处主任刘隆华、思教处主任董放鸣、总务处主任蔡宗平;其余中层干部全部是代职,只干事无权责,只出力无待遇,对上级部署基本是表面一套,实际一套,指令常常有去无回。

到2003年7月,距离评估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实验中学甚至都没有拿出一份自查自评报告,评估资料也还是乱七八糟。

只有两件事在学校里似乎还能引起关注:一个是每周校礼堂出租举办的舞会;一个是从实验中学不断寄出去的告状信,“谁谁谁又被告了”常常成为大家兴奋不已的话题。

所以在当时的贵阳市教育圈里,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堪称“有名”,原因一是落后惊人,二是告状成风。甚至一些城区初中的老师这样威胁学生说:“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就哭着去实验中学!”

在所有人之中,教务处主任刘隆华似乎有点与众不同。

此人1994年8月调到实验中学,1995年任教务处主任之后,不断有群众奔走相告说他即将出任校长,但近十年了,传言还没有成真。刘隆华却始终对工作无比上心,堪称学校“最后一个好事者”——尽管校园内人心不齐,教学上却谁也绕不过他,每一份教案都必须交到他手中,审定合格后才能上课;如果有老师不服气,刘隆华就摆出专家身份——他当时是贵州省最年轻的数学特级教师,已经在全国各级各类期刊发表教研论文60多篇了,也确实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学数学教学专家——几个环节下来就让对方心服口服。

同时,刘隆华不搞交际,多显清高。学校流行跳舞,他不反感但不参与,也不允许有希望的青年教师去,只要看到他招募的年轻教师往舞厅里钻,他会毫不客气地把人再拖出来。老师们就诉苦自己不敢不去,怕得罪人,刘隆华会恨铁不成钢地出主意:“你就不能钱去人不去吗?大好青春,多干点正事才是出路啊!”

因此,刘隆华在学校里并不招人“喜 欢”。有人叫他“黑汉”,喜欢多管闲事,破坏大家得过且过的安逸。几年下来,学校教师也明显划分为两个群体,一部分人痛苦地持守教育的最后一点底线,一部分人则乐于享受崩溃前的自由与混乱。

1999年,刘隆华再次在实验中学搞了一个大动作:他“利用职权”在全校教室安装了“电子眼”,以便对学生和教学情况做到全天候监察。此举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的教师认为此举侵犯了学生隐私,也伤害了教师感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面对矛盾与压力,刘隆华的骨头显得很硬,他说:“坦白说,家长把学生交到我们手中,我们的教师关起门来备课、上课,在学校现在的情况下,我这个教学主任不放心。如果我们学校教师的工作能够做到高质高效,高度对学生负责,这套监察设备可以马上撤销。”

事实也证明,刘隆华不招人“喜欢”却颇受人敬重。1997年,在学校的内部考评中,刘隆华高居榜首,但是未有人事调整;1999年,刘隆华再受考评肯定,但仍被“冷处理”。

在实验中学,用不用刘隆华,已经不再是“能力高下之争”,而是“路线意气之争”。

2001年,刘隆华远赴北京接受了长达半年的教育部部级骨干班的培训。当时也恰逢北京市教育系统向全国招募引进优秀人才,已是数学特级教师、担任国培班班长的刘隆华被清华附中选中,对方提出给他一家解决住房、解决户口等一系列引进条件。

刘隆华确实心动了。

“不能放走这个人啊!”2002年4月贵州教育学院党委决定在全校推荐副校长,刘隆华又一次获得教职工推荐,终被贵州教育学院党委提拔任命为副校长。

刘隆华上任

2003年7月,避暑胜地贵阳市的日头也是格外毒辣,校园里的知了声此起彼伏。

在教学楼四层的副校长办公室里,刘隆华身着背心褂和裤衩,一手执笔,一手握扇,正独自一人查阅学校历史资料,起草着评估的自查自评报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项目有5个A级指标、17个B级指标、52个C级指标,他要梳理学校历史特别是近五年的资料,根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评估要求进行自查自评,综合分析量化评分,再在学校内部分配任务进行迎评准备。

那个夏天的贵阳实在是太热了,当时的情景刘隆华毕生难忘。他大汗淋淋,忍受着蚊虫叮咬,两周时间里夜以继日地忙碌。为报教师和上级的“知遇之恩”,他决心在这个学校的关键时期“俯首甘为孺子牛”,把自己舍了。

但如此重大的评估,需要面对如此复杂的体系和庞大的更新,全校师生目标一致全力以赴尚且不一定过关,何况在派系恶斗、矛盾重重、拆台不断的情况下呢?

干着干着,“老牛”感到太累,倍感身心疲惫,自觉也没劲了,身体自然地想罢工了。

刘隆华的状态,学校的状态,李映忠非常清楚。

2003年9月,他向贵州教育学院党委详细汇报了学校评估形势,明确提出:“要换将!不然,学校评三类示范高中绝无可能!”

事实上,即便李映忠不说,贵州教育学院领导层对实验中学的情况也是心知肚明。9月下旬,学校领导变更的决定便已经悄然落地,刘隆华被破格提拔担任实验中学校长(由于担任副职的时间不满两年,所以是破格提拔任用,是贵州省经过省委组织部唯一批复任命的中学校长)。2003年10月8日,组织部门经过简短谈话,贵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就带着刘隆华去正式走马上任。

这个消息既让人震惊,因为临阵换将为兵家大忌;同时也似乎在意料之中,因为不换将更是毫无胜算。

“说实话,他当校长我有些不服气。”回忆当时的情景,现任贵州省实验中学副校长的董放鸣快人快语:“为什么不服气?因为他比我晚到校,为什么他提校长我还是主任?但是,后来校长的所作所为,让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也开始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干。”

上任后,刘隆华面对学校全体教师,发表了一篇切中时弊,又发自肺腑的演讲。

他说: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我们的出路。一句话,实验中学不改变就是死路一条。如果示范高中没有评上,省教育厅不会再要这所学校,出路只有交到贵阳市降级处理,甚至并于他校。我们所有老师的人事关系在省直属教育学院,贵阳市不能调动,出路就只有下放、外调、到区县教书,即便千方百计留在贵阳,也被人瞧不起。我还能去北京,我不相信没人要我,但是你们很难。所以学校每一个人的出路在哪里?就在通过示范高中评估,办好这所学校!

刘隆华试图传达的,就是一种理念:学校前途等于个人前途。

以往,实验中学可能存在另一种理念:即便工作一塌糊涂,但是只要与领导搞好关系,与同事玩好吃好,在学校里就有位置。但是刘隆华上任后,加之面临牵涉学校命运的大考,情况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影响了评估工作,影响了日常教学,那么无论是谁都不可原谅!

董放鸣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就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原来有无矛盾,有无瓜葛,都要完全支持刘隆华,谁敢拆刘隆华的台就是和学校过不去,我们都要跟他过不去!”

之后,刘隆华宣布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将全力申报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按照当时既定的设想,实验中学的目标一直是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对二类根本就不敢想。事实上——“当时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实际情况距离三类学校的要求都有不小的差距,刘隆华一上来就说要申办二类,那种魄力是不敢想象的。”

生死存亡之际,大家反而奇迹般地拧出了一个心劲儿——“拼了!”

似乎就是在一瞬间,实验中学的风气变了。“举全校之力,凝全校人心”,“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十八个大字的条幅放在了校园中最显眼的位置,这是刘隆华想的十八个字,想到便立即让人做条幅挂了出来。

一场攻坚战打响了。

距离评估的最后两个月,刘隆华把评估准备工作的重心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课堂教学,“老师们无论如何都要上好课,不能出娄子。”

对此,很多人都对学校能否顺利通过教学这一关表示怀疑。那时的实验中学,高中教师很多出自大专、夜校,学历及毕业院校都非常普通,这些老师上的课能够入评估专家团的法眼吗?

刘隆华则充满信心,他对老师们说:“12月15日专家入校,16、17日两天要听18节课,那几天的教学进度,你们是心中有数的,那几节课你拼了命也应该上好。如果上不好那一节课,你白当了这么多年教师。”

为了能够让老师们迅速进入角色,刘隆华把省里、市里他能够请到的专家悉数请来学校。专家们全部进入教室中听课,听完后便召开一对一、多对多的座谈会,具体地谈问题、谈建议、谈改进。座谈之后继续听课,以此周而复始,从课堂语言组织、板书布局、教案结构……方方面面加以干涉,补充。

同时,学校还要求学校40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大赛”,接受公开的考验。当时学校新班子把话说得很明白:谁的课不合格,就不会再给他安排上课!

第二个部分,是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资料整理。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验中学都疏于对资料的整理、编排。学校要求以此为契机,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做了活动存有资料的,要按照评估要求补充完善;做了活动没有资料的,要情景再现做出资料;没有做过的活动但是评估要求的,要按照评估要求编出资料。

几乎整个学校的老师们都被分配了资料任务。大家心甘情愿地被召集起来集中攻关,晚饭后也要到办公室补资料,很多个日子,直到深夜还有人乐呵呵地走出校门回家。

第三个部分,刘隆华把重心放在了学生工作上,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几乎每一次升国旗仪式,他都要亲自演讲。当时,实验中学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并不甚乐观,刘隆华这样动情地对学生们说:

“也许你们对学校有很多意见,嫌弃学校发展慢,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无论如何,它也是你们的母校,是你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你们将一生都和它的名字有份!大家希望这所学校明天就不存在了吗?应该不会。所以今天你们的行为,就决定了实验中学明天的可能。”

在布置好学校评估工作后,刘隆华决定冒险去求见省教育厅领导,争取获得一直没有明确表态的省教育厅的支持。结果一番请示下来,领导很大气,愿意给实验中学单独开一个“小会”。

刘隆华兴致勃勃地就去了,带了PPT、笔记本电脑、投影仪,一应俱全。谁知厅领导刚一坐下,便说:“我要出差啊,给你15分钟时间。”

这次汇报可能是刘隆华此生最精彩的一次演讲。15分钟,领导没有反应;30分钟,领导还是没有反应;直到45分钟停下来,领导问陪同的贵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这是你们的什么人啊?”书记说:“这是我们新任命的实验中学校长。”领导一脸喜悦之色:“看了你们的准备,我很高兴啊,实验中学是我们省教育厅的学校,我们理所当然要支持!”

刘隆华等的,就是“实验中学是我们省教育厅的学校”这句话。

事实上,厅领导那天是真的要出差,但是他被这位干劲十足,敢闯敢冲的校长感动了。

12月15日,专家评估团进校,省教育厅领导上午就来了,听取评估报告。末了,对专家组和学校教师们说:“实验中学是我们省教育厅的实验中学,请你们在这儿好好看一看。”接着,他指着刘隆华说:“这位校长很专业、很勤奋、很敬业!”

可以说,此时实验中学的评估工作已经成功一半了!

拼出来的胜利

省实验中学沸腾起来了!

尽管带有一些“高压政策”的性质,也和众多学校一样做了很多“表面工程”迎接评估,但是刘隆华确实把2003年的实验中学变成了一个万众一心的阵地。

在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的过程中,按照规定学校要组织一场文艺汇演。三个平时经常惹祸的男生突然有一天找到校领导,提出要为学校出力,也要参加表演。原来,他们的老师不放心这三个人的表现,已经故意把他们排除在表演阵容之外。校领导问你们要表演什么,男生回答要表演街舞。

他们被允许了。结果,这个街舞穿插单车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彩,也是整个文艺汇演中唯一一个博得全体观众起立鼓掌的节目。

“那段时间,我们的孩子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刘隆华至今仍然相信,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只是要看你怎么调动。

那时,刘隆华向学生们提出了“三弯 腰”,大致意思就是见到老师、客人弯腰问好,见到垃圾弯腰捡起,见到力所能及的事要弯腰去做。有老师担忧学生不能贯彻“三弯腰”,“有些孩子随手扔垃圾从初一扔到高三!”但是,那段时间,实验中学的校园路面上,就像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清洁如洗,一些孩子还主动帮助清洁员铲地面上的口香糖,不为表扬不为邀功,只为学校在专家眼中留下好的印象,“继续存在下去”。

以往,家长们对实验中学是意见多多。但是在评估期间的座谈会上,学生家长对实验中学充满溢美之词,对学校工作无不表示满意与期待。这是刘隆华没有想到的,因为他并没有安排家长如何发言,如何表达——从某种程度而言,家长们在最关键的时刻“挽救”了实验中学一次,也开始让刘隆华深深地思考家校关系的全新可能。

在评估后,一位专家向刘隆华坦承,实验中学的学生表现出奇的好,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个生源情况最差的实验中学,居然让他找不到学生身上突出的问题。

学生、家长表现出色,老师们则更为勉力。寄往教育厅、教育局连绵不绝的告状信终于停歇了,老师们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教学之中。一些老教师主动请缨要求专家去听他的课,甚至对刘隆华只安排40岁以下教师参加赛课不满:“为什么有经验的人反而不能为学校建功出力?”

最后评估专家听课的结果令人吃惊:18节课打出了8优9良1合格的分数,这样的成绩是贵州省示范性高中评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不过,最让专家吃惊的,是实验中学竟然在短短的筹备时间里,拿出了500多盒学校评估资料,涉及评估内容的方方面面。

董放鸣回忆说:“这些资料堆满了一个会议室,仅仅目录就有300多页!”

一个专家拍着刘隆华的肩膀,笑着说:“老刘,你很狡猾啊,这么多资料我看也要看几天,你就把我们耗在这资料山上了!”

这其实正是刘隆华的策略:比升学率、比硬件、比师资,当时的实验中学还比较落后,办学特色也一般。比什么?只有比课堂教学,比学生表现,比师生精神面貌,比资料搜集整理。尤其是资料搜集,让专家多花时间看资料,他就少有时间去观察学校的短处。

事实也证明,刘隆华的策略成功了。

他很抱歉地对专家们讲:是的,我们今天还有很多不足,但您也看到了大家的劲头。但愿今天您给我们一个机会,明天我们必定还给贵州一所精彩的学校。

2003年12月17日下午,12个评估专家在结束了对实验中学的全面考察后,走进会议室,关上门,进入最后的讨论阶段。

门外,刘隆华和一群学校骨干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每一个人的脸上充满着倦容,他们从15日清晨便开始全副武装高度紧绷地工作,很多人已是几夜没有合眼。

事实上,这场评估不仅投入了学校的全部人力,财力投入也接近极限——学校前后贷款10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原以为绰绰有余,谁知窟窿太大,12月13日,财务告诉刘隆华,学校在支付了桌椅等设施款项后,账上已经空无分文,连评估接待的费用都没有了。于是,刘隆华带着财务奔到了贵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办公室,坦承了自己的困难。书记看着他,也是眉头紧锁,“怎么办,隆华,我不管钱,院长又不在!”最后,万般无奈的书记从贵州教育学院的账上特批50万元,交给了实验中学……

日近西山,门终于开了。这也许是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历史上等待时间最久的一次评估专家讨论会。刘隆华充满殷切地盯着专家组长的眼睛,对方说:“好了,今晚你应该请客,还要敬我们每人三杯。”

一所原计划申报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都差距不小的学校,竟然最终成为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这样的结果,不但让实验中学沸腾,也震惊了整个贵阳教育界。

一位记者在文章中这样描述这一次实验中学的评估神话:堪称超常规的进步,预示着贵州的教育有能力迅速崛起!

但是,在一片叫好声中,刘隆华的心中还有更多的忧虑,他艰难的校长行程只是刚刚开始。

真正的开始

身处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校园,刘隆华深知学校还不够格。

“首先一条,社会不认。”

“市民们会认为,学校是省教育厅的直属学校,所以无论如何都会将学校列为示范性普通高中。”

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刘隆华。

某一年的招生季节,教育厅的一位领导给刘隆华打电话,告诉他一位市领导的孩子中考成绩不好,希望来实验中学报名,刘隆华答应了。第二天,家长便带着孩子来了,交了择校费之后,家长参观了一下校园,当时脸色便有些难看。第三天,教育厅的那位领导又给刘隆华打电话,告诉他那个孩子不来学校读书了,要重读初中,事实上是不愿到实验中学。

这件事成为学校的“奇耻大辱”,但这仅仅是一个个例。当时,实验中学每年都要流失几十名学生,要求转学者堪称络绎不绝——这样一所学校,自然不是一个二类示范高中的名头,就能一夜之间赢回人心的。刘隆华知道硬骨头还在后面。

链接

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介绍

评估工作报名于每年5月底截止,第一次评估为当年第四季度,复评为次年第二季度。

评估进程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听课与观看演出或展览。

打分环节可概况为5个A项(办学方向50分、学校管理210分、教育质量120分、办学条件120分、示范特色100分)、17个B项、52个C项,总分为600分。总分580分以上且A5不低于95分,可评为一类;总分560到579分且A5不低于92分,可评为二类;总分540到559分且A5不低于90分,可评为三类;总分为539分以下或A5低于90分,不能获评示范性普通高中。

根据规定,2002年秋季起,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每学期收费为:一类900~1000元,二类700~900元,三类600~800元。从2003年秋季起,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可面向全省招生,并可增加招收教育成本补偿生的比例。2009年,贵州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下发《通知》,规定一类示范性高中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计划招生总数的25%,择校费三年不得超过1.8万元;二、三类示范性高中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计划招生总数的20%,择校费三年不得超过1.5万元,贵阳市以外市、州、地学校不得超过1.2万元。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 下一篇:冯凝荐书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