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松:我们需要第二次天真

时间:2022-05-14 02:37:09

5月6日上午11点,广州方所的咖啡厅里,人很少,《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一个人坐在里面,翻阅着一本书,不时用他的相机拍摄记录。在关于《汉声》的传说中,用相机记录,正是黄永松记录民间工艺的工作方法之一。我走近时,发现这位已经70岁的民间文化保护者,要比想象中年轻很多。

谈话间,黄永松常常笑起来,笑容像孩子,又比孩子多了一种挺拔与坚韧,而且他反应极快,话常常说了半句,他便已经知道下半句。前一天下午,黄永松在广州方所举办讲座,谈汉声与民间文化的故事,也回答了很多现场青年的问题。有人问他,民间工艺在今天没有市场怎么办,有90后问他,为什么不关注他们喜欢的文化?今天,很多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疑问和陌生,似乎对黄永松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他知道你在想什么,也知道,他需要耐心地告诉你什么。

41年前,同样是青年的黄永松在台湾参与创办了《汉声》杂志。从最初英语版ECHO杂志的“东西交流”到中文版汉声杂志的“衔接古今“,黄永松的生命一直没有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所谓《汉声》,就是在内容上,他们不做西方的,也不做现代的,在讲座现场,他告诉观众“我们要做活生生的,还在民间里面活存的、使用的、运作的传统文化。”

1988年,他首次回到了大陆,他深入民间,发现民间文化,“在逐渐深入过程中,我们开始带着抢救的心态去记录这些濒临灭绝的民间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之着迷”,他们采用田野实际调查兼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记录、整理中国那些正在湮灭的民间文化。比如,1993年,他们先后三次赴山西旬邑黄土窑洞,为剪花娘子库淑兰留下了两本图文并茂的传记,四年后出版。1997年,黄永松与同伴们,在浙江雁荡山上的村落里记录了染坊制作夹缬的全过程。2009年的《慈城·宁波年糕》,更从“三个年糕的传说”讲起,分稻米、工艺、食谱、科学和知味乡亲,呈现了宁波年糕的加工过程。黄永松和同伴在中国偏远角落行走,“哪里出现缺失,哪里变化太快,我们就做哪一部分。”而土地也给了他单纯的喜悦和享受。

说话间, 一个小姑娘从咖啡座边的护栏处递过她的手机,希望黄永松给她签名。黄永松很惊奇,“我第一次在手机上签名!”

他很用心地签着,写下了两个字,“自在”。

上一篇:打通城市无障碍通道 下一篇:保护民间文化,也可以保护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