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的财务成本分析构想

时间:2022-05-14 12:50:25

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的财务成本分析构想

[摘要] 公司与社会是一对休戚相关的变量,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正相关关系。

在财务成本分析中引入公司社会责任,不仅能保持企业持续生命力,而且可以提升企业财务业绩,维护顾客忠诚度。本文综合了成本分析指标,构建了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的财务成本分析指标体系,并提出公司社会责任下成本分析需要与制度建设相配合。

[关键词] 财务成本公司社会责任财务成本分析体系制度环境

企业是社会公众组织,企业应为消费者立,应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从公司的角度而言,长期忽视相关的社会责任,可能在短期时间节约经营成本,但终究会因违背和谐社会发展而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的惩罚。而一个重视并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其社会形象和产品、服务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将不断提升,最终公司将获得长期盈余的回报。由此可见,公司与社会是一对休戚相关的变量,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正相关关系。

财务成本是任何企业都重视的要素,在履行公司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财务成本将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这里,财务成本不仅是指由会计制度核算出来的,用于公司内部成本管理的成本,还应包括企业外部成本,以及非核算化成本。财务成本分析(下文简称成本分析)是寻求成本降低途径的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利用企业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

一、引入公司社会责任的财务成本分析必要性

1.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

“公司的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2O年代以来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贫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提出的。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目前世界各国并无划一的定义。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社会责任普遍被理解为公司对股东之外的利害关系人的责任。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作为自己惟一存在的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些其它所有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公司职工)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当地社区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2.引入公司社会责任下的财务成本分析的必要性

(1)保持企业持续生命力的需要。成本意识理念是所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具有理念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成本分析多限于“以物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分析,未能重视“以人为中心”成本分析,如员工技术培训、员工素质教育、员工身心健康等投入支出分析。遵循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成本分析所获取的成本数据主要源自于业务形成,成本是显现的、看得见的,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而对非显现成本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程度,如环境污染、熟练员工流失、生产安全疏漏等造成的损失缺乏认识。由于上述这些现象在短时期内对企业获利影响并不显现,很容易被人忽视,但从长远发展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存、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味成本分析是不仅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更站在整个社会利益人的角度来衡量公司经营活动的成果。这种做法对确立企业在社会地位,树立企业形象,以及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企业财务业绩的需要。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金融分析师发现,与那些毫不考虑社会和环境公司相比,那些充分负有社会责任的公司的股票业绩更佳。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乐的经营理念是“爱国”,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经营方向明确为人民大众,且企业战略走“公众品牌”之路。自1994年办企业开始,将未来企业设定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上。1998年改变了中国原料药――半合成青霉素不再进口的局面。产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价格设计首先计算一下患者用两天的药量的药费负担。其财务业绩由1995年销售收入2.6亿元上升到2001年度销售收入18亿元。

(3)维护顾客忠诚度的需要。许多企业将“顾客满意”作为评价企业声誉的标准之一,但很少考虑顾客满意度与生产、服务于生产这一产品的“人”的关联度。大量调查表明:企业越是注重社会责任,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工作在一线的员工的心态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维护工作一线的员工自身权益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因为顾客的满意度,来自于员工的满意度,员工能全身心地投入生产、服务,才能保证企业生产流程的安全、产品质量的安全。

二、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成本分析的构想

本文认为应从构建公司社会责任财务成本分析指标体系,以及营造分析制度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1.构建财务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建立在公司社会责任基础之上的财务成本分析体系应包括以下分析指标:

一是反映保护环境、资源力度的成本分析指标

(1)废料利用率。废料利用率指标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废料可以循环使用的程度,该指标反映公司对资源的珍惜和节约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废料利用率=可循环使用的废料÷物质消耗总额

(2)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率反映企业投入环保资金所占总资产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其计算公式为:

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额÷总资产

(3)单位收入耗能量。单位收人耗能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消耗水、电、气、油支出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反映生产经营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耗能量=企业水、电、气、油等能源消耗额÷主营业务收入

(4)单位收入排废量。单位收入排废量反映企业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与主营业务收人的比值,该指标表明了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所承担生态责任的一种态度。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排废量=公司未达标“三废”排放量÷主营业务收人

其中:三废是指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

二是反映稳定员工、富有创新力的成本分析指标

①单位收入研发费。单位收人研发费反映企业每年投入研发费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对人类社会技术进步所负的责任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收人研发费=每年投入研发费÷主营业务收人

②人员培训支出率。人员培训支出率反映企业对不同层次员工基本素质、业务水平培养投入情况,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对留住人才措施履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人员培训支出率=每年投入培训费÷主营业务收入

③工资、福利支付率。工资、福利支付率反映企业已付工资总额、福利支出与应付工资、福利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员工自身权益利益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工资、福利支付率=已付工资、福利支出额÷应付工资、福利总额

④工作安全投放率。工作安全投放率反映企业对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应投入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安全投放率=员工工作环境安全投入额÷资产总额

其中:员工工作环境安全投入内容包括劳保品、安全保护必要设施、健康保健措施等

三是反映对社会、社区贡献程度的成本分析指标

①信誉成本与收入比率。信誉成本与收入比率反映企业违背经济合同所遭受社会诚信损失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信誉成本与收入比率=信誉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其中:信誉成本包括货物积压损失、诉讼费用、赔偿费、罚金、公关费等。

②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可用于评价公司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贡献率=公司社会贡献总额÷公司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公司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人),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交纳的税金,净利润和捐赠支出等。

③公益性支出与收入比率。公益性支出与收入比率反映企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力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反映公司的社会责任。其计算公式为:

公益性支出与收入比率=公益性捐赠支出总和÷公司社会贡献总额

综合上述财务成本分析各指标,财务成本分析体系构成示意图如上:

2.营造财务成本分析制度环境

为了有效运作财务成本分析体系,本文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下成本分析还需要制度保障。

(1)出台鼓励企业进行跨地区、跨产业整合的政策。以造纸厂为例,年生产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其碱回收装置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满足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运转开支,并有一定的盈利;而年生产规模在1万吨以下的小型制浆造纸企业,其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远远低于它给环境造成的损失,而且也无力投资污染治理设置和支付运转所需要的费用。

由此可见,大规模的企业,不仅有实力购置污染治理设施,而且规模越大,其对污染的治理能力也越强。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分散于不同地区,整合过程会受到不同地区政府干预,因此,有必要出台鼓励整合政策,以保障环境治理在各地区的协同发展。

(2)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增补外部成本考核指标。建立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要任务,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是促进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目前,在绩效考核中多见于企业内部成本考核,少见于企业外部成本考核。因此,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需要设定一些反映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外部成本指标,以此要求企业树立正确业绩观,在追求效益最佳化、股东回报最大化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企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科技投入、自主创新、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注重外部成本对企业影响,促进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3)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灌输在经营成本控制最初环节中。由于财务成本分析依据大量数据,因此事后分析形式受到一定的青睐。但这一做法往往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为产品成本基本数值形成与其设计模式有着紧密的相关度。如果在产品设计、服务体系设计初期存在缺陷问题,就不可避免地使后期的成本管理受到限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企业研发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师在设计一种产品之前就先为该产品设定了相应的成本。科学合理设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发挥成本控制作用。加强成本源头控制对整个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应树立低成本与高效率的完美结合理念,这里高效率是指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创意。这将意味企业研发过程不仅关注新产品在市场可行性,更要关注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灌输在成本控制最初环节,公司领导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