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的历史与藏人的南红珠饰情节

时间:2022-05-14 12:23:59

南红的历史与藏人的南红珠饰情节

南红的历史与藏人的南红珠饰情节

在距今3000年的成都金沙,创造了中国最为灿烂的青铜文明之一——古金沙国的能工巧匠沿用了三星堆先民使用贝币的传统,制造出了当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南红制品——南红贝币,这枚贝币现在被保存在古金沙博物馆。

时间流淌至距今2500年,伴随着古金沙国神秘的销声匿迹,同样神秘的古滇国慢慢兴起,他们有了和南红产地更加接近的优势,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南红的红玛瑙的使用似乎贯穿了整个古滇国500年的历史。在第三代滇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庄蹻之孙眼中,南红成了平淡生活中的艳丽色彩,他要求匠人用南红雕刻了甲虫和牛头,并将这心爱的带进了石寨山M12号墓。

古滇国灭亡后,南红这种材质却仍然在今云南地区保留了下来。但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这900年中,云南以外地区几乎没有发现,仅仅在草原丝绸之路的零散遗迹中有所发现,这些南红珠子通常缺乏有序的地层资料借以参考断代。

而后,为南红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历史是,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正式走上藏区的舞台。由于藏区使用的红珊瑚全部为所谓倒枝珊瑚,只产于日本海峡和台湾海峡,贸易的相对困难和珊瑚本身材质的珍贵决定了红珊瑚只是属于藏区高层生活的奢侈品,而广大的藏胞也同样需要这些红色的寄托,于是南红真正以批量产品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众多信徒的随身配饰。除此之外,人很喜欢南红,还因他们普遍认为南红砸成粉可以用来止血,可以入药。这种情况至早结束于清晚期,伴随着我们通常认为清晚期南红矿藏的枯竭,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告一段落。

藏族所有记载南红玛瑙的经典,见于甘孜州东谷寺藏元代经卷,都将南红玛瑙说明为“天龙八部中厉鬼之血”,佩戴它可以避“龙难”,与红珊瑚并列为藏七宝。南红是玛瑙中最为温润的品种之一,完整吻合中国人对于玉器的最典型的要求――温润。南红久放会变得失去部分光泽,而当把玩者有时间佩戴起来的时候,它能迅速变得油光四溢。

而在中国,红色在传统上表示喜庆,婚礼上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民间认为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故而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紫禁城红色的城墙及皇帝朱批即用红墨批阅奏章彰显了红色的特殊高尚的地位。藏族也不例外。有藏族传说,南红玛瑙是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鬼怪时滴落的血液凝固而成,具有祛病避邪的特殊功用,因此为藏族所重视。

红珊瑚颜色鲜艳,但是作为有机宝石难以打理,而且缺少一抹温润的色泽。南红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矿物,南红没有红珊瑚来的鲜艳,但南红中的柿子红、锦红,给人的感觉不是耀眼的红色,而是一种直至人心的温暖。同时,南红颜色富有变化,柿子红、锦红、红白等等,总能让人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其中值得书上一笔的是,由于藏区文化(主要是藏传佛教)对于清廷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雍正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或喜爱或无奈地沉浸于藏区文化之中,南红伴随着藏区文化之中走入清廷也就变成了相当理所当然的事情。最迟在雍正元年(1723)年,南红走入了清廷,记载其品种的名字叫做“红白玛瑙”。产于其时的最为著名的南红作品——玛瑙凤首杯,优秀材质和顶级工艺的结合,让人叹为观止。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2.5简介及福州市PM2.5污染分布特征'> PM2.5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