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成果需激发全民积极性

时间:2022-05-13 09:21:35

巩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成果需激发全民积极性

【摘 要】云南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的科学素质行动,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效果,较好地带动了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但这些工作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还有必要作为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重点来抓,还需要继续推动实施针对这些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尤其要重视激发全民提高科学素质的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人群;主动性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提出,“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云南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的科学素质行动,取得了预期效果,较好地带动了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但这些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确实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任务,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还有必要作为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1.继续推动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已经规划了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具体工作。[1]我们注意到,除已经规划的工作之外,针对未成年人,还要适当考虑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层次性;[2]而且,最主要的难点还在于提升农村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3]。必须突出重点,各个击破,从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入手,通过有效措施,使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途径不断增多,使农村居民人人亨有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4]

在继续推动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方面,云南省各级科协组织和党校系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怒江州科协以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决策水平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2006-2010年云南省政府系统公务员培训规划纲要》,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是,配合组织人事部门,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实施“基层公务员培训工程”和“少数民族公务员培养工程”,充分运用东西部对口培训、省院省校合作培训、滇沪合作培训项目以及出国(出境)培训等渠道,与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市人事局联合,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到怒江举办科技、科普专题讲座,向全州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年来,共组织机关干部聆听前沿知识讲座125场次,参加人数达24000人次,并成功举办了对新招聘的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等各类培训班34期,培训人数达1240余人。[5]但我们注意到,目前有必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纳入到学习型政府的建设中去。

2.激发全民提高科学素质积极性

2010年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分析报告显示,云南省公民对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感兴趣的公众占39.1%,对工农业生产园区感兴趣的公众占31.7%。在过去一年中参与各种科普活动的情况调查表明,公民参加过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为20.2%;参加过各类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比例,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科技培训(43.5%)、科技咨询(35.1%)、科普讲座(21.7%)、科技展览(21.1%)和科普宣传车活动(12.2%)等。同时,对于上述科普活动“没有参加过但听说过”的比例均高于35%。[6]这些数据不但表明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偏低的状况,更严重的是,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公众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的程度较低,参加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差强人意。也就是说,云南省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比较差。

实际上,有资料表明,甚至科技界对科普的积极性也不高。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曾经提到,2004年一项对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认为科普是科学家的份内事、同科研一样重要的只占39.1%,认为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支持一下、科普低一个层次、科普是科协及基层的事的共占到了59%。[7]

很显然,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的大环境有待加强,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支持科普工作者的氛围有待形成。要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公民科学素质,需要大力激发云南省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公民自己的科学素质需求。科普工作必须着眼于个人的“公民需求”,帮助公民提高自身的需求力,激发公民对科学的兴趣和需求,促使公民主动接近科学。[8]其次,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新闻报道等大众传媒的推动,提高社会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如:迪庆日报、迪庆州广播电台、迪庆州民语译制中心等在加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各实施阶段的社会宣传工作中,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并对普及义务教育、科技实践活动、科学素质工程、科技创新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宣传,推出报道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典型引路来鼓舞和激励士气,更好地全面推进了公众参与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

(2)开展科普项目社会征集,提高公众参与热情。这种运作方式,能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通过参与科普,提高了知名度,开拓了市场,提高了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激发、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的主动性和活力,培育了科普品牌。[10]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科协.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R].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32.

[2]王绶琯.科学素质教育刍议[J].科普研究,2009,(1):6-9.

[3]张义忠,汤书昆,陈彪.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保障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5):90-92.

[4]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7:33.

[5]怒江州科协.怒江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情况汇报[R].六库:怒江州科协,2012:6

[6]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分析报告[R].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30-34.

[7]徐善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4,(4):9-10.

[8]诸大建.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普的战略性课题[J].科技导报,2001,(11):9.

[9]迪庆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R].香格里拉:迪庆州科协,2008:3.

[10]官孝熙.科学技术传播、普及与公众科学素养[R].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2010:161-164.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下一篇: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