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分析

时间:2022-05-13 05:01:54

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胃切除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184例胃切除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组1的92例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组2的92例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实施营养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以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比组2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比较分析 胃切除术是主要用于治疗胃部恶性肿瘤的方法。当切除胃后,因手术的原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促进机体恢复的有效方法是补充充足的营养成分,降低并发症的出现[1]。本文作者通过为胃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效果进行比较,以其为胃切除术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科学的营养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诊治的184例胃切除术患者,消化道重建方法主要是运用食管-空肠Roux-en-Y术。其中96例为男性,88例为女性;年龄在40~72岁,平均为(52.34±9.52)岁;根据实施营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手术方式等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1.2.1肠内营养组 本文选择92例胃切除患者,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消化道重建完毕后,将鼻肠管置入到食管-空肠吻合口远端约25cm处,当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约术后24h,通过鼻肠管缓慢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0ml,当确定患者无腹胀、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后,将肠内营养乳剂(TPF)进行滴注,1000ml/d;刚开始滴注时以每小时匀速滴注50ml,连续滴注2~3d,期间依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整;当患者逐渐适应了营养液滴注量后,将其调整到1500ml/d,滴速可调整到80ml/h;当患者肠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的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慢慢的恢复自主饮食。大多数患者在7d之后可逐渐恢复饮食,而且应该静脉滴注抗生素,用于感染的预防。TPF成分:每1000mlTPF含有脂肪39g、蛋白质40g、糖类120g、微量元素4.2g、维生素0.25g。

1.2.2肠外营养组 本文所选的92例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术后给予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以及微量元素混合液进行静脉滴注,术后1~3d总热量为17kcal/(kg.d),氮量为0.13g/(kg.d);术后4~7d总热量为25 kcal/(kg.d),氮量为0.19 g/(kg.d)。

1.3观察指标[2] 对两组患者实施营养前后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以及转铁蛋白(TRF)含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4.0系统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以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比组2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代营养学更加重视了胃切除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最大限度的对其进行利用。通过研究发现腹部实施手术的患者术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胃和结肠麻痹,小肠的吸收功能和运动功能能够较快的恢复,这就使得胃切除术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够实现。肠道吸收短肽的能够明显比氨基酸单体和长肽蛋白高,能够通过上皮细胞低聚肽运输系统继续拧吸收,术后早期可以选择不含纤维素、短肽的要素膳[3]。虽然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相对合理的代谢底物,但是因患者的高分解代谢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并没有充足的外源性营养底物而出现逆转,因而本文所选的患者体重出现程度不等的降低。相关文献报道指出[4],长时间应用全胃肠外应用可导致肠粘膜萎缩、肠粘膜通透性增加以及肠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肠道细菌出现移位,严重时甚至导致肠源性败血症。因而,肠道的屏障的重要性慢慢的被人们所了解。早期肠内营养能够维护出现的屏障功能,提升门静脉血流量,更加符合生理结构,加快胃肠道对食物的化学和机械刺激,使其出现整体调节机制,在喂养开始阶段整个肠道的血流量就显著提升,加快了肠道粘膜生长和蠕动功能,促进功能快速恢复[5]。

胃切除术患者因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患者会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蛋白质,假如没有及时给予补充,可能引起切口感染或者延迟愈合。然而切口在愈合过程中需要合理、全面的营养物质,例如铁、锌、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等。过去的观念认为,手术的患者必须在胃肠功能恢复之后才能够进行肠内营养,因而术后早期应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然而肠外营养不但无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相关研究指出[6],手术会影响胃肠动力,但是小肠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内就能够恢复正常,这就使得胃切除术患者能够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因而,肠内营养方案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较,更适合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更有助于机体能力所需要。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以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比组2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能够提升胃切除术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对胃切除术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晓君.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24(06):752-753.

[2]王娟,谭晓艳.肠内普通营养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11,30(02):641-642.

[3]刘晋黎,陈顾委,段万明,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13(31):528-529.

[4]宋延强,吕文平,庞新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23(02):745-746.

[5]机器人辅助胃切除术与淋巴结清扫术对胃癌的治疗:100例初步手术体会[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36(04):752-753

[6]王晓龙,张成武,刘宁,等.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Arg399Gln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患性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7):941-942.

上一篇:归龙消栓胶囊继用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人工关... 下一篇:血清IL―8、IL―10、PCT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